尹航;葛明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腹泻发病现状,并对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腹泻儿童1 100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粪便检查,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好发时间.结果:1 100例儿童中,轮状病毒582例,占52.91%;诺如病毒258例,占23.45%;札如病毒89例,占8.09%;星状病毒52例,占4.73%;腺病毒119例,占10.82%.其中轮状病毒在10~12月及1月高发,诺如病毒为7~9月高发,其他病毒在各时间段均有检出.结论:唐山地区儿童腹泻的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引发腹泻的主要病毒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及腺病毒也较常见.不同病毒有其流行病的高峰期,轮状病毒为秋冬季,诺如病毒为夏秋季,其余病毒无明显季节分布.
作者:余亮科;赵文喆;高捷;张双;张志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500例女性不孕症的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异常445例,占89.0%.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慢性盆腔炎(58.6%)、多囊卵巢综合征(18.0%)、子宫内膜异位征(14.0%).继发性不孕症中,慢性盆腔炎的构成比高于原发不孕(x2=8.60,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构成比低于原发不孕(x2=17.02,P<0.01).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及造口术、卵巢打孔术、内异症电灼术为主要术式.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明确女性不孕的原因,并针对病因实施相应的微创手术治疗,两种微创手术优势互补,是目前诊治女性盆腔因素不孕症的佳方法.
作者:郭政;王丽英;李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对母体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65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GDM治疗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治疗组在巨大儿、生长受限、早产、窒息、低血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生儿死亡仅出现I例,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合理使用胰岛素,可以降低GDM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宝霞;刘晓梅;徐晓华;王鸿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及其增长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在该院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590例.按孕前BMl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25)3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总增幅,将观察对象分为正常组(BMI增幅<4)、超重组(4≤BMI增幅<6)和肥胖组(BMI增幅≥6),并分别随访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孕前BMI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②孕期BMI的增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超重组、肥胖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结论:对孕前高体重指数及孕期BMI增长大的孕妇应加强营养指导,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运动,限制期限BMI增长,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宁凤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01~2008年该院出生缺陷的情况,了解该地区出生缺陷的高危高发因素,及时发现可疑的致畸因素及产前诊断的不足和需要强化之处,为开展出生缺陷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1~2008年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8年共监测围产儿20 394例,缺陷儿138例,发生率为6.77‰.主要缺陷为总唇裂、指(趾)畸形(多/并指趾)、复合畸形、无脑畸形、肾脏异常、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短缩;产母年龄<20岁和年龄≥35岁出生缺陷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孕前及孕早期预防、孕期宣教、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监测质量,可以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芮青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的情况,探讨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2010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患者进行登记筛查,经散瞳验光,对确诊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60 318例5岁以下儿童中,检出屈光不正27 256眼,2006~2010年屈光不正构成比由37.02%上升至45.18%.109 926只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98 490眼,占89.59%;近视性屈光不正5 664眼,占5.15%,5岁以下儿童主要以远视为主.结论: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减少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刘莉;邵静;王瑞卿;刘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538例因细胞学结果异常或本人意愿行宫颈分泌物HPV-DNA亚型检测,对其中228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定位宫颈组织活检和(或)ECC、LEEP术,以高级别的病理结果为终病理学诊断.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228例HPV阳性病例中,检测到21种亚型中的18种,未检测到HPV-35、42、51三种亚型.感染频率前6位依次为:HPV-16(29.82%)、58(19.74%)、52(17.54%)、33(9.21%)、53(9.21%)和11(5.26%).样本中单型感染184例,多型感染44例.在宫颈高度病变组中HPV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52、58、33、31/45/53、18/CP8304,但仅HPV-16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与正常或炎症组、低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型感染中,高度病变组与低度病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16是上海市虹口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和致病型,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作者:崔芳;黄永芳;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盆腔脏器膨出(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同期手术治疗SUI合并PO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9例以SUI为主诉症状,均合并阴道前壁膨出;7例以阴道脱出物为主诉症状,SUI为Ⅱ-Ⅲ型,盆腔脏器脱垂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分期Ⅱ-Ⅲ期.手术方法为抗尿失禁术,采用TVT-O(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术、盆底修补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Prolift前片及全片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盆底膨出复发,无尿失禁复发,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术后3月出现前壁网片侵蚀,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手术同期治疗POP与SUI可以取得满意而稳定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复发率低,但应注意术前严格的尿动力学检测及对患者病情的整体评价,以确定个体化手术方式.
作者:虞晴;纪丽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 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史晓岚;杨帅;王元惠;张国庆;何金森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恶性危险指数(RMI)中超声影像学指标的可行性,并探讨RMI在绝经后卵巢肿块的术前良恶性的诊断及处理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绝经后卵巢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卵巢肿块双侧病变的恶性率大于单侧病变者;单侧卵巢肿块大径线>10 cm的恶性率大于大径线≤10 cm者;多个分隔无助于良恶性的判断.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灵敏度大于RMI 1、RMI 3及血清CA125.血清CA125、RMI 1、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均大于超声评分,RMI 1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大于RMI 2.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且囊壁光滑,且检测血清CA125者22例,血清CA125均<35 U/ML,大径线均<10 cm,按RMI 2进行危险度分型,低危型均无恶性病变发生.结论:RMI 2更值得应用于绝经后卵巢肿块术前良恶性的判断,从而指导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仍存在改良的必要性和空间.RMI 2<25为低危型,可应用于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囊壁光滑者,行保守治疗的筛选中.
作者:董瑞丽;谷丽萍;许天敏;刘苏;曹成成;王俊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对改善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且无激素使用禁忌证的妇女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分别给予口服倍美力、克龄蒙、补佳乐片,3个月后比较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3组用药后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细胞学(v分)较用药前都有显著改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激素替代药物改善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安全可靠,可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可根据各自实际选取更适宜药物.
作者:冯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激光治疗的阈值期阈值前期1型ROP病例19例(37眼),随访均半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35眼治疗反应良好,ROP发生退行性变化.6眼因1次治疗不够需要再次作激光凝固,8眼在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嵴病变处可见有少量出血,在随访中自行吸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2眼效果差,1眼放弃治疗,另1眼被迫行玻璃体切除术.结论:激光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郑粉善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患者输卵管疏通,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6.45%.结论:异位妊娠对输卵管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宫腹腔镜治疗后妊娠率较低,需及早助孕治疗.
作者:林津;韩斌;马炎辉;王彦龙;谢红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调查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发病情况,为社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20岁女性860例体检中发现的常见妇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妇科疾病检出率为46.05%(396/860),以宫颈炎、阴道炎和子宫肌瘤为主,检出率分别为17.33%(149/860)、14.78%(127/860)和9.65%(83/860),在常见妇科疾病中分别占37.63%(149/396)、32.07%(127/396)和20.96%(83/396);发病年龄以30~40岁为主,占64.90%(257/396);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为 55.05%(218/396);发病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妊娠、婚姻状况和哺乳有关.结论: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辖区内的女性进行妇科疾病定期的普查普治,以减少妇科疾病
作者:赖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比较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多普勒超声动脉血流指数差异,从而为官内发育迟缓胎儿预后不良的合理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倒超声诊断宫内发育迟缓胎儿以及120例正常胎儿测定脐动脉(UmA)的多普勒血流波形.结果:正常对照组超声声像图谱峰值一致,谷底光滑,底边无光;而宫内发育迟缓组表现为谷底毛糙、峰值混乱,底边有比较强的信号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宫内发育迟缓组S/D与RI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当胎儿为宫内发育迟缓时,有必要测定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指数,以便及时发现宫内胎儿不良状况,把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邓文秋;覃献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患儿的缺牙特点.方法:收集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进行口腔检查,从恒牙先天缺失数日、牙位分布、咬合关系及多生牙、阻生牙、余留牙大小、形态等比较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结果:缺牙中以少数牙缺失为常见,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中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中切牙.性别及左右侧未见明显差别,咬合关系异常者较多,少数牙伴有畸形及多生、阻生牙.结论:单纯性恒牙先天缺牙多为少数牙先天缺失,缺牙部位以下颌中切牙为常见,缺失牙位在左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咬合关系异常较多见.
作者:金永哲;王民艳;杨秀玲;姜秋;杜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在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2010年9月~2011年3月因输卵管近端粘连导致不孕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行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术中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和对照组30例术中输卵管管腔内未放置百菲米.术后随访半年,分析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半年内宫内妊娠结局.结果: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卯管通畅率实验组94.55%(52/55),对照组92.59%(50/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畅牢实验组89.09%(49/55),对照组70.37%(3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宫内妊娠率实验组33.33%(10/30),对照组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可降低输卵管复发性粘连,提高宫内妊娠率.
作者:张颖佳;孔佳;李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规范技术操作,使其能够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2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醒神解郁针法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计算治疗3周、6周末的减分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醒神解郁针法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均有显著疗效(P<0.01),但两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解郁针法与氟西汀均可有效治疗抑郁症,但醒神解郁针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实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邢凯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对随机抽取的85例孕妇尿碘进行定量检测.结果:85例孕妇中,碘营养正常69例,占总数的81.2%;轻度碘缺乏14例,占总数的16.5%;严重碘缺乏2例,占总数的2.3%;未检测出高碘孕妇.结论:从群体角度来看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不存在碘缺乏状况,从个体角度来看部分孕妇碘摄人量偏低,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补碘.
作者:马志荣;焦国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28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28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54,P<0.05;r=-0.512,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GLP-1、GLP-1R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鑫;王晶;尚丽新;李萍;张文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