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李秀清;李洁;怡学英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诊治过程、恶性肿瘤子宫肌层浸润的确认及治疗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GTD患者的宫腔镜检查资料.结果:32例GTD患者中,14例为葡萄胎清宫后患者,其中10例在宫腔镜下见到水泡状组织残留并予一次性清除,4例宫腔内未见水泡样组织残留;18例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l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7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与宫腔镜检查符合率100%,11例行化疗,其中2例行2次以上的宫腔镜检查,化疗后均见病灶明显缩小直至消失.32例患者均无宫腔镜检查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B超对于葡萄胎清宫残留物、GTD浸润肌层病灶有诊断意义,可辅助用于观察化疗疗效,对于治疗转归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永青;王宁;许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产科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较危急,需有效、及时和正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子宫切除是解决顽固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手段,对其适应证及时机的掌握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所以掌握子宫切除的指征和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尹航;葛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的情况,探讨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2010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患者进行登记筛查,经散瞳验光,对确诊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60 318例5岁以下儿童中,检出屈光不正27 256眼,2006~2010年屈光不正构成比由37.02%上升至45.18%.109 926只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98 490眼,占89.59%;近视性屈光不正5 664眼,占5.15%,5岁以下儿童主要以远视为主.结论: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减少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刘莉;邵静;王瑞卿;刘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以150例患者为治疗对象,以中医综合治疗75例为治疗组,以西医治疗75例为对照组,3个月后分析两组受试对象的治疗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运用中医中药及辅助治疗后,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潮红)、外阴及阴道萎缩、骨质疏松、四肢麻木、心悸失眠不适、皮肤出现皱纹、色素沉着、肠胃功能紊乱、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明显好转,而对照组效果较差,且不良反应大.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相当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郭明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式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水平.方法:收集子宫肌瘤临床病例90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的时间进行抽血,检测患者的血糖、全甘油三酯、全胆固醇以及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结果:在不同手术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检测中,患者血糖水平没有出现显著性的改变,而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血脂指标也没有出现明显改变.此外,还发现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在6个月后会出现TC、TG以及LDL显著升高,HDL显著降低的现象,而采用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并且程度要更为严重.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后,随着手术对子宫损伤程度的不同,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脂紊乱.该结果对于临床术后护理可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及溴隐亭药物治疗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07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5例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经鼻蝶显微手术加例,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25例,对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及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生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在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上,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优于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但在实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王雪鹏;张开治;房向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头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cm.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头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43周男低于女外,其余的15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0.05占多数.结论: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周胎龄初生儿(男+女)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头围孕周均值.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发育均值明显受到籍贯因素的影响,存在北部省份均值高南部省份均值低的地区性差异,而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不明显.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患儿的缺牙特点.方法:收集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进行口腔检查,从恒牙先天缺失数日、牙位分布、咬合关系及多生牙、阻生牙、余留牙大小、形态等比较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结果:缺牙中以少数牙缺失为常见,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中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中切牙.性别及左右侧未见明显差别,咬合关系异常者较多,少数牙伴有畸形及多生、阻生牙.结论:单纯性恒牙先天缺牙多为少数牙先天缺失,缺牙部位以下颌中切牙为常见,缺失牙位在左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咬合关系异常较多见.
作者:金永哲;王民艳;杨秀玲;姜秋;杜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治疗2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52.38%,无效率9.52%,总有效率90.48%,而对照组治愈率11.90%,无效率47.62%,总有效率52.38%,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结论: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疗效明显,且能改善潮热、心悸、乏力、出汗等伴随症状.
作者:孔月晴;胡建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比较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多普勒超声动脉血流指数差异,从而为官内发育迟缓胎儿预后不良的合理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倒超声诊断宫内发育迟缓胎儿以及120例正常胎儿测定脐动脉(UmA)的多普勒血流波形.结果:正常对照组超声声像图谱峰值一致,谷底光滑,底边无光;而宫内发育迟缓组表现为谷底毛糙、峰值混乱,底边有比较强的信号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宫内发育迟缓组S/D与RI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当胎儿为宫内发育迟缓时,有必要测定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指数,以便及时发现宫内胎儿不良状况,把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邓文秋;覃献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患者输卵管疏通,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6.45%.结论:异位妊娠对输卵管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宫腹腔镜治疗后妊娠率较低,需及早助孕治疗.
作者:林津;韩斌;马炎辉;王彦龙;谢红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儿保门诊周岁内婴儿保健工作的流程、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实施和促进母婴保健2011年发展纲要的重要性.方法:结合儿童保健门诊实际案例,参照全国婴幼儿生长发育常规指标,常见多发营养偏差矫治,相关检测.应用医学统计相关理论综合分析.结果:1 000例婴儿从生后早产儿以21天、足月儿28天开始到保健门诊直至满周岁持续12次月月预约者(即月月见)与1 000例婴儿在1周岁内共计12个月来儿保门诊≤3次者(称为不定来)两组结果对比t值显示如下:体重9.76(<0.05)、身长12.12(<0.05)、佝偻病或缺钙症状11.65(<0.01)、营养性贫血83.68(<0.01)、微量营养素缺乏234.26((0.01)、消化不良或腹泻175.36(<0.01)、元素铅超标176.41(<0.01).结论;强调1周岁内婴儿每月定期来儿童保健门诊看医生,有助于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营养不良、营养偏差及预防铅负荷超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保健门诊推广.
作者:董训兰;赵倩倩;何小玲;麦玮碧;李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明确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146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检测64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82例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的血清CRP水平,并与35例正常小儿进行对比.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明显增高,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前后细菌感染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对抗生素的使用和临床疗效的判定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吴英杰;辛秀梅;高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的现状以及与儿童营养状态的差异,为促进儿童健康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测量方法测量2所幼儿园259名5~6岁儿童体质量、身高,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同时对母亲进行儿童体形认知问卷调查,比较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与该人群营养状况的符合程度.结果:调查对象的消瘦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86%和6.18%,男女儿童营养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806,P>0.05);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与体格筛查结果比较总符合率64.48%,一致程度不够理想(u=4.36,P<0.01).结论:沧州市城区5~6岁集体儿童生长发育总体水平良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舣重问题;母亲对儿童体形的评价存在认知偏差;当前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任务.
作者:任建立;德艳艳;刘明清;于彩霞;张丽萍;任静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500例女性不孕症的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异常445例,占89.0%.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慢性盆腔炎(58.6%)、多囊卵巢综合征(18.0%)、子宫内膜异位征(14.0%).继发性不孕症中,慢性盆腔炎的构成比高于原发不孕(x2=8.60,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构成比低于原发不孕(x2=17.02,P<0.01).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及造口术、卵巢打孔术、内异症电灼术为主要术式.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明确女性不孕的原因,并针对病因实施相应的微创手术治疗,两种微创手术优势互补,是目前诊治女性盆腔因素不孕症的佳方法.
作者:郭政;王丽英;李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etor,NGF)表达的含量,探讨中医中药在促进广泛子宫全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32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术后用中药及针灸治疗)和对照组(术后未做特殊处理),B超测量膀胱残余尿量,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N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管拔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GF术前术后均有表达,术后第1天血清NGF含量均高于术前,术后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N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中药可以提高广泛子宫全切术后NGF的表达量,能够减少残余尿量,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王杜平;陶红霖;陈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538例因细胞学结果异常或本人意愿行宫颈分泌物HPV-DNA亚型检测,对其中228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定位宫颈组织活检和(或)ECC、LEEP术,以高级别的病理结果为终病理学诊断.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228例HPV阳性病例中,检测到21种亚型中的18种,未检测到HPV-35、42、51三种亚型.感染频率前6位依次为:HPV-16(29.82%)、58(19.74%)、52(17.54%)、33(9.21%)、53(9.21%)和11(5.26%).样本中单型感染184例,多型感染44例.在宫颈高度病变组中HPV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52、58、33、31/45/53、18/CP8304,但仅HPV-16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与正常或炎症组、低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型感染中,高度病变组与低度病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16是上海市虹口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和致病型,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作者:崔芳;黄永芳;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产儿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防护价值.方法:对40例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早产儿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v,150mAs)及低剂量(120 Kv,50mAs)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及其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的定量与定性诊断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适用于早产儿颅脑病变的检查,有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作者:朱大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按摩对促进产后恶露排除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妇3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0例和对照组182例,从产后当日开始,实验组每天早、中、晚按摩宫底加用关元、三阴交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恶露排除情况.结果:两组的恶露排除量、子宫内膜情况、宫底高度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进行择时穴位按摩,可明显促进产妇的恶露排除、子宫复原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丽君;赵作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IVF/ICSI过程中,超重/肥胖和PCOS对促排卵参数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7月于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用标准长方案进行IVF/ICSI的152名PCOS和152名非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超重/肥胖和PCOS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的平均年龄和基础FSH无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PCOS这一变量后,超重/肥胖对获卵数、MⅡ数和可利用胚胎数有明显负面影响.但是超重/肥胖和PCOS对妊娠、生化妊娠、流产无明显影响.结论:超重/肥胖对IVF/ICSI过程中某些参数具有影响,但是依赖于PCOS.超重/肥胖和PCOS对IVF/ICSI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章汉旺;卜志勤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