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2009年西湖乡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结果分析及对策

张娟;陈华;诸葛末伊;卞百年

关键词: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综合防治, 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强化对农村妇女的生殖道疾病的防治.方法:对2005~2009年西湖乡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总发病率39.79%,妇科发病率30.10%,乳房发病率20.10%.结论:必须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吉林市1960名5~10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60名5~10岁儿童中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81%,其中男、女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9.27%、6.2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遗传因素、食欲、喜欢洋快餐及油炸食品、出生体重、进食速度、运动时间、家庭饮食习惯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预防儿童肥胖应逐步改善膳食习惯与生活方式,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及配合.

    作者:郭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治疗结局的改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 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共69例,其中28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41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Gn启动剂量、Gn使用天数、Gn总量、HCG日血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0.00%、28.13%和46.43%,虽然高于对照组的41.46%、23.47%和31.7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并不能改善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治疗结局.

    作者:刘杰;章汉旺;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下肢痉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平衡及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下肢痉挛伴平衡或移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单纯娱乐疗法组及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组,分别测试各组独立步行时间及移动距离,并对其下肢关节周围肌群进行痉挛肌张力及肌力评定,两组分别采用娱乐疗法,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康复治疗6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的康复医学评定.结果:①不同治疗方法对痉挛肌张力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肌力改善效果明显.②不同治疗方法对静态平衡能力改善效果无显著影响,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移动距离增加效果显著.结论: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能促进下肢肌力改善及移动能力提高.

    作者:鲍捷;刘殿玉;刘嫣静;许丽敏;王国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调查

    目的:初步评估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300名唐山市不同医院的妇产科医师进行HPV及其疫苗认知、态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257名调查对象中不同学历妇产科医师在HPV及其疫苗认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有67.3%的妇产科医师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仅31.5%认为该疫苗能有效预防官颈癌,54.4%赞同政府承担疫苗费用,93.8%认为提高自身对HPV及其疫苗的认识对预防宫颈癌有用.结论: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预防生殖器疣和官颈癌的公共卫生策略.

    作者:王海秋;马冬;白娣斯;芮茜;邱卉;王艳;李海运;夏晨溪;李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2005~2009年西湖乡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强化对农村妇女的生殖道疾病的防治.方法:对2005~2009年西湖乡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总发病率39.79%,妇科发病率30.10%,乳房发病率20.10%.结论:必须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张娟;陈华;诸葛末伊;卞百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2003~2010年3790例孕妇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不同指征孕妇行羊膜腔穿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 2010年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3 790例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90例孕妇均一次穿刺成功,羊水培养成功率99.23%(3 761/3 790);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接受羊膜腔穿刺者占73.64% (2 791/3 790);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4.85%(184/3790),夫妇双方之一染色体异常时子代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达22.58% (7/31),孕妇高龄羊膜腔穿刺者阳性率5.99%(27/451);中孕血清学筛查21-三体及18-三体高风险病例穿刺阳性诊断率为4.37%(122/2 791)、9.09% (8/88);因羊膜腔穿刺者结果异常终止妊娠率55.43% (102/184).结论: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是安全可靠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详细收集孕妇病史信息、结合超声检测结果明确产前诊断指征可提高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

    作者:肖建平;吴金保;许飞;赵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性染色体异常女性病例分析

    目的:报告1例47,XYY和1例45,X/46,XY病例,探讨其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表型.方法:利用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结果:1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7,XYY,SRY检测为阳性;1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SRY检测为阳性.但社会性别均为女性.结论:深入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女性XYY综合征和45,X/46,XY嵌合体Turner综合征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作者:戴汝琳;杨潇;杨亚萍;薛林涛;刘睿智;郑贤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饮食、运动习惯对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江汉区5所幼儿园共1 120名儿童,按照标准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并以WHO儿童BMI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自拟问卷对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120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2%和11.9%,男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为巨大儿(OR=1.662,95%CI:1.066~2.590)、进食量多(OR =4.640,95%CI:3.319 ~6.486)、进食速度快(OR =2.121,95% CI:1.452~3.098)、喜欢吃洋快餐(OR=1.907,95%CI:1.363~2.668)、喜欢吃蛋类(OR=1.518,95%CI:1.115 ~2.086)等5个因素是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蔬菜、水果(OR =0.659,95% CI:0.477~0.911)、周末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35,95% CI:0.469~0.858)则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流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善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可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作者:郭苑;徐乔;孔玉梅;张清凯;李玉坤;张建端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新疆某市低保人群宫颈疾病筛查KAP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某市低保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以某市的低保女性人群为调查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KAP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研究对象自主填写问卷,并用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疆某市低保人群女性宫颈癌的HPV阳性检出率为24.8%,HPV阳性组人群有关官颈癌防治的KAP得分为(8.2±2.4)分,高于HPV阴性组人群得分(7.9 ±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7,P=0.027).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对官颈癌的筛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加强官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是官颈癌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范小芳;欧阳静;于民;孙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986~2005年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均值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综合分析比较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结果:在孕29 ~3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7 cm;在孕33 ~44周胎龄段,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胸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33周男低于女、孕30、34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13个孕周均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结论:在孕33 ~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胸围孕周均值显著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胸围孕周均值.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 ~2005年)增长趋势.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因复发性流产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患者140例,按编号(单、双号)分成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实验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做一般常规介绍.结果:实验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一种有效方法,健康教育可改善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卢连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改变与其病变严重程度和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收治的4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眼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2例患者中,眼底改变率为90.0%;视网膜病变及严重程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眼底病变愈重,治疗后转归愈差,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患病率越高.结论:眼底改变可以估计病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的可靠依据.

    作者:陈文浩;刘德林;姚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或开腹下肌瘤剔除或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官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3~2008年收治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280例,其中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组81例、腹式肌瘤剔除术(AM)组6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组70例、腹式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AUAO-M)组65例.观察4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月经症状缓解、肌瘤复发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闭经,检测患者月经中期血雌激素水平.结果:L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组,住院天数和感染率明显少于AM组;AUAO -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和LM组;L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和AUAO-M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AM组.术后随访2年,LM组肌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M组;AUAO-M组和LUAO -M组子宫恢复正常率和月经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LM和AM组,而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LM和AM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月经异常、降低肌瘤复发,是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欧阳煜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微创手术麦默通治疗150例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麦默通(Mammotome)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真空辅助乳房活检系统(麦默通)切除150例乳腺良性肿块,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手术切除在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恢复状况等方面的差别,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切除162个良性肿块,皮肤切口平均为6mm,旋切次数平均为10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5 min,术后超声扫描显示肿块完全被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轻度疼痛(68.0%)、局部血肿(5.3%)和乳房皮下淤血(2.7%),未见局部感染和气胸,患者未见明显瘢痕形成.结论:B超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具有定位准确、切口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刚;王佳铭;王长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孕中期AFP、β-hCG和uE3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孕中期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AFP、β- hCG和uE3水平,研究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血清学指标对双胎妊娠孕妇的意义,为双胎妊娠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提供重要参数.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经产后随访证实为正常胎儿的7 647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和40例正常双胎妊娠孕妇.对两组人群的AFP、β- hCG和uE3指标进行对比,采用对数正态性检验及统计学参数分析.结果:单胎妊娠孕妇组血清AFP、β- hCG和uE3的中位浓度均分别明显低于双胎妊娠孕妇组,两组各指标MoM值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且两两相关.结论: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孕中期AFP、β- hCG和uE3水平有明显差异,建立中国人双胎妊娠风险评价参数的数据库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万晓华;文江平;宋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研究

    目的:比较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的价值.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除外先天性缺陷以及家族遗传病的197例高危儿,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在出生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运动量表评估高危儿是否有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结果:GMs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早产和扭动运动阶段:正常者146例,异常者51例,敏感度88.89%,特异度84.12%,阳性预测值47.06%,阴性预测值97.95%;不安运动阶段:正常169例,异常为28例,敏感度81.48%,特异度96.47%,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97.04%.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94例,异常为103例,敏感度92.59%,特异度54.12%,阳性预测值24.27%,阴性预测值97.87%.三者的Kappa值分别为0.531、0.768和0.214.结论: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相比在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学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一致性,适合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作者:史明靖;温晓红;黄金华;王水云;祝月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Wnt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即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官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其主要以不孕、慢性疼痛及粘连形成为特征,它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却类似恶性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EM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子宫直肠陷窝,其次是膀胱、直肠、脐都、腹股沟、阴道,在胸膜、肺、支气管、输尿管、官颈、软组织和剖膜瘢痕等也有发生[1].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从早提出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到后来提出的激素、免疫、环境、遗传学说等各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陈素芬;谢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维生素E治疗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E和维生索C联合治疗对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11年5月在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12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及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两组间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维生素E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月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54例分析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及利弊.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月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的早产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0 mg/kg,24h后口服5 mg/kg,3剂一疗程.用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SaO2)、血糖、尿量,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并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颅内出血等倾向.治疗结束后第7天复查心脏彩超并完善头颅CT,生后4周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布洛芬关闭PDA的有效率为86%,同时NEC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却明显增加,脑室内出血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并能减少NEC的发生.

    作者:韩静;周翔;朱春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8-三体综合征胎儿孕中期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中孕期超声表现,探讨其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诊断发现的32例中孕期18-三体综合征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均具有各种不同的高危因素,其中31例有超声异常发现(96.9%),多见的超声异常为:心脏畸形(50.0%)、肢体畸形(43.8%)、脉络丛囊肿(40.6%)、官内发育迟缓(37.5%);29例(90.6%) 18-三体综合征胎儿可检出两项及以上超声异常,18例(56.3%)可检出4项及以上超声异常.结论:绝大部分的18-三体综合征胎儿中孕期可发现超声异常并以多项异常为主,超声系统检查是有效的18-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筛查方法,对胎儿进行中孕期超声系统检查并结合各种高危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

    作者:黎新艳;田晓先;黄飞雪;林莲恩;李雪芹;周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