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
目的:研究对于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分级评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4月至2016.4月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管理组25例,一般组患者接受院内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管理组接受科室风险管理过程中增加防跌倒风险分级评分手段,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价,总结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风险评估、预防、健康宣教、护理细节工作等内容评价均一般,管理组较高,P<0.05.一般组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管理组为8%,管理组较低,P<0.05.结论:科室早期实施风险分级评分,对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对应预防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且主诉质量评价颇高,住院期间出现不良事件较少见.
作者:姚海婷;申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头痛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性头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每周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和头痛影响测定-6评分分别为(2.65±0.54)次、(7.74±1.67)h、(0.54±0.41)分和(41.76±6.53)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高血压性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同时减少患者的恶心、呕吐和畏光等伴随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永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阿奇霉素相比,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更好的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孙普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癌手术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甲状腺癌手术上可以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恢复速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郑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症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抗抑郁药,观察组为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应用效果显著,抑郁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殷军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54例进行过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阻滞起效,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闫镝;彭晓静;王太;张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髓炎术后骨折不愈合、病理性骨折、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再次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方法.方法:对采用清除伤口、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使用抗生素制感染、再次选择一定的时期进行植骨内治疗的20例骨髓炎术后的患者金陵临床试验观察.[结果:在手术后的6~36个月中,选择中位数为28进行随访,除了3名患者的愈合速度比较缓慢以外,其余27名患者骨性都已经愈合.结论:对于接受骨髓炎手术的患者的康复情况,在清除伤口、把残端留在体内但不与任何组织缝合在一起、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使用抗生素抵制感染历经3~4周,检验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处于正常状态至少6个月以上,再进行植骨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7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U-mAlb、HbAl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U-mAlb、HbA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检出率方面,U-mAlb、HbAl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7.01%,均明显高于U-mAlb(77.92%)与HbAlc(61.04%)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尿微量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检出率较高,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谢福生;张民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已确诊为椎管内占位患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CT影像诊断病情,观察组患者采取MRI影像诊断病情,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影像方法诊断后,采取CT影像的常规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6%,观察组MRI检查后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影像诊断椎管内占位,与CT影像比较准确率较高,成为临床上为有力的诊断依据,也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云云;张绪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评估孕前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孕产妇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孕前均接受健康检查,而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为1.67%(1/60)与对照组15.0%(9/6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生优育中应用孕前检查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缺陷率,又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苏贵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关系.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90例产妇,于2016年07月04日至2018年04月16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各45例;且对两组产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能力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5例产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45例产妇的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基础上改善护理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性炭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铅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铅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独实施营养干预治疗,观察组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活性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血铅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铅中毒的治疗中应用活性炭联合营养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作者:郭晓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的治疗方法为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钢板内固定法.对患者随访一年,对比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典;徐纯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1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为41例,予以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8.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要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83%),且研究组复发率为(4.88%),低于参照组复发率(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树滨;李伟军;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科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传染病也具有了新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对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尽管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人类健康威胁有很好的遏制作用,但是新时期的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特点也使得传统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其任务艰巨而复杂,需要结合新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工作.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急诊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的急诊患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管理利于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与患者满意度,维护诊疗安全性.
作者:刘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龋齿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的临床方法,为我医院牙科治疗水平提升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6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使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观察组58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高速牙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去腐技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龋齿治疗中采取微创去腐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其方法需保持研究探讨.
作者:田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8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0)予以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急救时间(50.69±9.87)min与住院时间(14.03±2.1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有效急救时间(77.15±15.21)min与住院时间(16.59±2.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护理能够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庆文瑜;马尔哈巴·乌什尔太;陈雨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一、概述:老年患者由于骨质密度低、骨基质和矿物质相应减少致骨质疏松,加之动作不协调,容易跌倒,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常并发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死亡率很高,髋部骨折手术术后可促进患者功能的早日康复并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功能状态.近年来,由于PFNA中心型固定及其微创操作,越来越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半髋置换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可早期下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无疑是佳选择.然而临床中发现患者术中、术后显性失血比较少,但术后隐性失血量较多.术后严重贫是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分析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对手术导致的隐性失血量及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张平荣;任静;谢小荣;万建杉;孙嵘;刘涛;吴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alter截骨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Smith-Peterson常规切口治疗,研究组应用Salter截骨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治疗过程当中,Salter截骨术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甄少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