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梦凌;李胜琴;邓志凤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妊娠结局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常见的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妊娠高血压疾病(PIH)和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GT患者不需特殊治疗,PIH及ITP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术前血小板<50×109/L可输浓缩血小板.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当血小板<50×109/L或合并产科情况时,可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林苑;吴曼祯;陈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盆腔康复医疗体操对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测评标准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观察组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进行盆腔康复医疗体操治疗,3个月后测评生活质.结果:①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②盆腔医疗康复体操配合护理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物理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盆腔医疗康复体操配合物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蔼明;陈裔英;乔晋琳;沈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8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件IgE检测,将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儿童哮喘发病以婴幼儿期及学龄期多见,其中婴幼儿以食入性过敏为主,学龄期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则两者均可发生.结论:哮喘患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是儿童哮喘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之一.对有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儿应及早进行针对件防治及脱敏疗法.
作者:郭红;鲁继荣;靳英丽;任美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导致妇女产后抑郁的因素.方法:使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衢州市172名围产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研究.结果: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和流产史对产前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以上学历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高于其他妇女,有流产史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更高.产前抑郁水平对产后抑郁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未发现影响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其他因素.结论:产后抑郁是由于产前抑郁所致,产前抑郁受妇女的教育程度和流产史影响.
作者:姚梦凌;李胜琴;邓志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骶前孔阻滞行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骶前孔阻滞组(n=35)和对照组(n=30).监测各组麻醉范围、双下肢皮温、肛温、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临床效果及手术中VAS评分变化.结果:骶前孔阻滞麻醉范围及皮温变化涉及臀中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手术前后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骶前孔阻滞操作简便,效果肯定,可作为人工流产镇痛的可选途径.
作者:张丽娟;石崇俭;王振海;刘劲松;王殿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地区孕产妇产时保健利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产时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2006年生育的产妇1623例,运用SAS 8.2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分娩率为92.98%,在家分娩率为6.28%.在1509例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顺产占60.38%,剖宫产占39.25%,难产占0.37%.未住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占44.66%、来不及(急产)占32.04%、没必要去医院11.65%、交通不便2.91%.多因素分析影响住院分娩的因素主要有产妇年龄、是否做过产检、是否参加母婴保健保偿制(孕管卡);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孕管卡、已有子女个数、是否做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结论:该地区产时保健状况有待提高,应加强孕产期健康宣教,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唐晓君;汪洋;王宏;黄俊霞;龙敏;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年间剖宫产后再次妊娠601例分娩情况.结果:5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在总剖宫产中的比率分别为2.05%、2.71%、4.09%、4.23%、5.32%.结论:降低首次剖宫产率,增加阴道试产机会,从而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徐文;赵军;卢惠卿;杨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对海拔2260 m的西宁地区阴道镜检查1060例宫颈病变结果.结果:不同阴道镜图像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可见,明显癌的阴道镜图像中以浸润癌的检出率较高;白色上皮的阴道镜图像中以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较高;异形血管、镶嵌、点状血管及腺口白环的阴道镜图像中以原位癌及浸润癌的检出率较高;白斑的阴道镜图像中以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较高.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检查(活检)成为确诊的重重手段.
作者:张玉芳;马生秀;左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无痛性血尿的常见病因和膀胱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4例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血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膀胱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无痛性血尿伴随症状发牛率不高.膀胱镜检查结果提示中老年女性无痛性血尿常见的病因是炎症和肿瘤,肿瘤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老年期肿瘤发生率较更年期更高.结论: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在体检时应重视尿常规检查,发现血尿时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可行膀胱镜检查,以期及早发现肿瘤病变.
作者:何晓峰;袁晓奕;刘晓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孕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和特点,为孕妇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5~6月来我院门诊产检的484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93%的孕妇希望了解孕期保健知识;②对于孕妇学校课程需求高的知识模块是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模块,其次为产后心理问题及调试模块、胎儿发育过程及自我监测模块;③孕妇对于孕妇学校授课方式的需求较高的依次为讲座、观看录像、模仿操作、角色扮演.结论:孕产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比较迫切,孕妇对于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的多样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作者:焦亚萍;温秀兰;董宏薇;蒋凤菊;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正常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及不等像进行检测及临床评估,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发育和双眼不等像的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对2所幼儿园100名视力正常的3~6岁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并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片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24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的检测.结果:正常学龄前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立体视锐度逐渐增高,5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不等像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着弱视程度的增高,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增高;随着屈光参差度数增加,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值增高.结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软件,不仅可用于临床检查和诊断,还可用于科学研究.
作者:高曼;贺冰;张冬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提高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9例死亡围产儿和1998年1月~2008年6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部行围产儿死亡后尸检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为7.63‰.临床病例中围产儿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和发育不全,胎龄<37周时死亡率高,死亡围产儿中男婴多于女婴.在尸检病例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为主要的死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防治孕期并发症、围生儿窒息、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美花;金龙;玄延花;刘树森;林贞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同笑辅助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对照组72例服用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同笑,全部婴幼儿治疗前均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量及体格生长发育情况,治疗2个月和4个月随访血红蛋白、血清铁蟹白量及体重增加状况.结果: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使用同笑辅助治疗2个月后,体重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4个月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40.53 g/L,与对照组平均升高29.80g/L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经同笑辅助富马酸亚铁治疗后,血红蛋白上升较明显,比单纯使用富马酸亚铁颗粒显效快、疗效稳定.
作者:杜世华;徐晓红;朱生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子宫内膜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98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诊断性刮宫(诊刮)子宫内膜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98例围绝经期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6例,占69.13%,其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98例,占47.57%,良性病变55例,占18.45%,恶性肿瘤性病变共37例,占12.42%.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尤其是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是引起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变类型.
作者:李时荣;翁立新;云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调查6个月~5岁儿童早期铁缺乏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652名6个月~5岁的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5岁以下男女儿童早期铁缺乏症检出率分别为19.48%和22.66%,女童多于男童,年龄检出率以5岁组高,其次为2岁组.小儿母亲在孕期贫血的发生率为25%,母孕期贫血的婴儿,早期铁缺乏症明显增多,检出率为51.21%.结论:防治母孕期、哺乳期铁缺乏是预防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早期铁缺乏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杜淑玲;王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对101例缺铁性贫血(IDA)患儿给予NaFeEDTA口服液0.5 mg·kg-1·d-1,连服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常规和微量元素,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用药8周后93.0%的IDA患儿血红蛋白(Hb)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治疗前IDA患儿血清铁、锌、铜均较正常儿童低(P<0.05),治疗8周后血清铁、锌、铜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钙、镁变化不明显.结论:NaFeEDTA口服液治疗婴幼儿IDA临床效果好,可显著升高血清铁、锌、铜水平.
作者:阚淑月;杨建春;于桂兰;王春艳;王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儿童早期发展的涵义是指从胎儿直到6岁前的身心发展过程.根据婴幼儿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体质、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近年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全国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实验,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国平;梁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抢救新生儿窒息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取新生儿窒息135例,根据窒息程度将135例分为轻度窒息组(A组,4≤1 min Apgar评分≤7,n≤99)和重度窒息组(B组,0<1 min Apgar评分≤3,n≤36),每组处理上有采用口腔吸引后面罩辅助控制通气(方法1),也有采用气管插管吸引后辅助控制通气(方法2).结果:方法2与方法1相比,5 min Ap-gar评分显著增高[A2vsA1=(9.3±0.6)vs(7.8±0.3),P<0.05;B2vsB1=(8.5±0.4)vs(6.7±0.6),P<0.01)],复苏处理时间显著缩短[A2vsA1=(5.7±1.2)vs(8.6±1.4),P<0.05;B2vsB1=(8.1±1.8)vs(11.3±2.2),P<0.01].结论:采用气管插管辅助人工通气对新生儿窀息,特别对重度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复苏方法.
作者:梁淑琴;潘海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降低缺陷儿出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常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孕早期绒毛活检、胚胎(胎儿)镜、羊膜腔穿刺术以及经皮胎儿脐血穿刺取样等,这些操作可能对胎儿或孕妇造成一定的危害,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以其对母儿极少损伤成为广大医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白幼鹏;铁炜炜;周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日的:了解甘南藏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自觉感染症状及感染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结果:75.27%的妇女平时有生殖道自觉感染症状,其中去就医的比例仅为39.71%.无症状的妇女中阴道炎的总患病率为53.38%.结论:藏区已婚育龄妇女缺乏良好的生殖卫生行为,就医意识淡漠,阴道炎的患病率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杜蔚云;吕阳;周妍;晋海红;柳金梅;张志强;周毛;杨宗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