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花;金龙;玄延花;刘树森;林贞花
目的:了解影响北京市朝阳区女职工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有针对性地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5~65岁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TCT检查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同时患有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的患者建立数据库,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殖器官炎症、妇科肿瘤及乳腺增生是影响北京市女职工身心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结论:生殖器官的炎症、肿瘤以及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铁丽萍;周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北京市项目社区妇女避孕及人工流产现状,为政府加强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及改革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意向性、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项目社区妇女进行匿名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项目社区1723名已婚育龄妇女,2005年的综合避孕率为82.3%,经产妇避孕率为94.1%,未产妇避孕率为70.9%.本市户籍妇女避孕率为81.0%,流动人口避孕率为85.8%;已婚妇女近半数采用避孕套,为46.5%,采用长效避孕方法比率较低,使用IUD者占31.3%.未婚妇女采用安全期和避孕套者分别占33.4%和33.3%;已婚和未婚妇女经历人工流产者,分别占46.5%和16.1%.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了解避孕相关知识明显低于无人流史妇女;本市48.6%妇女避孕知识来源于医疗机构,而流动人口为31.7%.本市户籍妇女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占81%,而流动人口妇女占64.2%.结论:项目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与北京和全国水平基本相同.由于采用高效、长效避孕比率略低于北京及全国水平而导致避孕失败率高,人工流产率或重复流产率高;社区妇女避孕知识匮乏,社区服务站的利用率低,应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健康服务站的投入,加强避孕药具供应,畅通渠道,提高人群避孕药具的可获得性.
作者:汤丽荣;韩丽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佛山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经治疗后的智能发育状况.方法:对2000年6月~2006年6月88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先天性甲低患儿和同期专科门诊诊治的5例甲低患儿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经早期正规治疗,仍有21.6%患儿智能发育偏低,4.5%患儿出现智能发育低下.治疗月龄在1月和2月内患儿智能发育无差异,治疗月龄在3月后智能发育与前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总发育商各能区中大运动较其它能区发育好.结论:为甲低患儿提供早期综合治疗和干预对促进甲低患儿脑功能恢复,降低智力低下的发生,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亚莲;俞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旨在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入住该院儿科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腑病患儿126例.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以足月正常体重者为主,多数有围产期窒息并伴有各种围产期高危因素,过半数有宫内窘迫表现,临床表现为抽搐、兴奋、激惹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CT/B超示缺氧、脑水肿,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的颅内出血等改变,多数病例经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足月儿有窒息、围产期高危因素、宫内窘迫者需高度警惕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可能,应结合临床及头颅CT/B超综合考虑做出诊断.
作者:王盖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3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2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26例,卵巢黄体破裂修补术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2例,宫外孕切除36例.结果:101例镜下手术成功,1例宫角妊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7例:皮下气肿3例,肩背痛2例,盆腔包块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6%.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值得重视.
作者:吴淑玲;洪巧连;朱震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春期功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心理指导、生理卫生指导、家庭指导和饮食指导对青春期功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使患者的止血时间缩短,消除了恐惧心理,增加了生殖保健知识.结论:对青春期功血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艳丽;李声;杨燕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儿童早期发展的涵义是指从胎儿直到6岁前的身心发展过程.根据婴幼儿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体质、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近年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全国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实验,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国平;梁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术中寒战是指术中病人出现的不随意肌肉收缩而导致肢体抖动.寒战发生时,肌体氧耗增加,易出现缺氧、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及心肌缺血等情况.其发生率据报道在施行硬膜外麻醉病人可高达20%~50%[1].这对于采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尤其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或心肺功能不全的产妇非常不利.
作者:赵青松;徐世琴;沈晓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盆腔康复医疗体操对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测评标准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观察组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进行盆腔康复医疗体操治疗,3个月后测评生活质.结果:①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②盆腔医疗康复体操配合护理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物理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盆腔医疗康复体操配合物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蔼明;陈裔英;乔晋琳;沈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正常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及不等像进行检测及临床评估,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发育和双眼不等像的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对2所幼儿园100名视力正常的3~6岁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并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片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24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立体视及不等像的检测.结果:正常学龄前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立体视锐度逐渐增高,5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不等像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着弱视程度的增高,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增高;随着屈光参差度数增加,立体视锐度降低,不等像值增高.结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及不等像检查软件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软件,不仅可用于临床检查和诊断,还可用于科学研究.
作者:高曼;贺冰;张冬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提高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9例死亡围产儿和1998年1月~2008年6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部行围产儿死亡后尸检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为7.63‰.临床病例中围产儿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和发育不全,胎龄<37周时死亡率高,死亡围产儿中男婴多于女婴.在尸检病例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为主要的死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防治孕期并发症、围生儿窒息、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美花;金龙;玄延花;刘树森;林贞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掌握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观察2002~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提供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新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2~2006年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监测和质量控制,及时对上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与2002年比较婴儿死亡率略有上升;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有所下降.意外死亡、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先天异常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与2002年相比有所下降;出生窒息旱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而早产低体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讨论: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人群保健意识、安全意识教育;积极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作者:巫霞;冉隆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剖析1年来该院以社会因素为指征剖宫产孕妇术前心理状态,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3月间在该院无医学指征而自愿要求实施剖宫产的孕妇50例进行心理状态调查.自行填写William WK znug编制SAS、SDS及自制的与分娩相关的心理状态问卷调查表.结果:要求剖宫产组的SDS评分超过常模值,但<50,提示仅存在抑郁倾向而未达到抑郁状态;阴道分娩组SDS评分低于常模值,提示无抑郁存在.结论:加强对产前孕妇心理支持,可有效减少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吴彩琴;段亚军;张慧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骶前孔阻滞行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骶前孔阻滞组(n=35)和对照组(n=30).监测各组麻醉范围、双下肢皮温、肛温、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临床效果及手术中VAS评分变化.结果:骶前孔阻滞麻醉范围及皮温变化涉及臀中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手术前后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骶前孔阻滞操作简便,效果肯定,可作为人工流产镇痛的可选途径.
作者:张丽娟;石崇俭;王振海;刘劲松;王殿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调查6个月~5岁儿童早期铁缺乏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652名6个月~5岁的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5岁以下男女儿童早期铁缺乏症检出率分别为19.48%和22.66%,女童多于男童,年龄检出率以5岁组高,其次为2岁组.小儿母亲在孕期贫血的发生率为25%,母孕期贫血的婴儿,早期铁缺乏症明显增多,检出率为51.21%.结论:防治母孕期、哺乳期铁缺乏是预防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早期铁缺乏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杜淑玲;王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早孕期血清孕酮值指导保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资料.结果:总流产率为15.4%;PCOS组流产率为8.7%,低于文献报导的30%(p<0.001),孕酮<31.8 nmol/L组均流产,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酮监测可指导孕早期的保胎治疗.
作者:梁莹;亓蓉;孙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于珠蛋白合成受抑所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分为α、β、γ、δ等几种亚类,其中α-地中海贫血常见,β-地中海贫血次之.α-地中海贫血遍及世界各地,但不同地区其流行特征不同,笔者就α-地中海贫血的流行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晨春;仇小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对产后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产后第1天的妇女400例,分为健教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健教组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的前瞻性干预研究.结果:健教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而婴儿的哺乳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健教组产妇贫血的发生率、乳腺炎的患病率、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20.23%、7.74%、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3%、15.15%、4.85%.结论: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普及产后妇女的健康知识,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妇女的合并症,降低了产后妇女的发病率,提高了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大大地促进了母婴的健康.
作者:张桃玲;黄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降低缺陷儿出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常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孕早期绒毛活检、胚胎(胎儿)镜、羊膜腔穿刺术以及经皮胎儿脐血穿刺取样等,这些操作可能对胎儿或孕妇造成一定的危害,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以其对母儿极少损伤成为广大医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白幼鹏;铁炜炜;周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导致妇女产后抑郁的因素.方法:使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衢州市172名围产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研究.结果: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和流产史对产前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以上学历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高于其他妇女,有流产史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更高.产前抑郁水平对产后抑郁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未发现影响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其他因素.结论:产后抑郁是由于产前抑郁所致,产前抑郁受妇女的教育程度和流产史影响.
作者:姚梦凌;李胜琴;邓志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