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慧敏;刘爱娟;杨卫红;唐成和;李树军
目的 对比新生儿母婴同室和无陪病房的护理效果,以明确两者的优越性.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200例新生儿肺炎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95例予以无陪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105例予以母婴同室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母婴同室在改善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及增进母婴交流,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成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疗效满意,并且在医护人员及时正确的健康宣教和指导下母婴同室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实行新生儿母婴同室能有利于新生儿肺炎治疗及护理,增强母婴健康,应予提倡.
作者:张小平;段秀丽;王良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早产儿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33例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率,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其致病微生物的种类药敏结果 并与既往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52例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为33例,发生率为21.63%,死亡15例,死亡率为9.87%.与既往的病例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早产儿治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率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早产儿行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大部分致病茵为革兰氏阴性茵.改进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童慧敏;刘爱娟;杨卫红;唐成和;李树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局部冰敷加利百素外擦预防盖诺致周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接受了1~3个疗程的化疗(方案均为NP)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硫酸镁湿敷和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静滴护理外,还增加了局部间断冰敷与利百素外擦,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间断冰敷加利百素外擦能有效减少输注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大大降低患者痛苦.
作者:吴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耐信)、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等,认为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陈广华;张丽华;钟美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手术病人边缘时间的风险管理,包括手术病人边缘时间出现的风险问题和风险管理措施,认为应用风险理论对手术病人边缘时间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评估、预防,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消除隐患,提高围手术期手术质量.
作者:彭爱红;张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覆膜支架置入术,针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包括:控制血压、严密病情观察、手术前后护理的配合和心理护理.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地提高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成功率.
作者:齐少春;刘洪珍;张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循证护理在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循证护理程序提出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检索文献并进行筛选文献,后根据文献,结合护士的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 11例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无l例死亡.结论 循证护理是升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有效方法 .
作者:陈如红;许美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方法 用自制问卷对3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2例患者对类风湿关节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多数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病程、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结论 对初次住院、文化程度较低及病程较短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齐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住院产妇对优质护理的观点.方法 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对132名住院产妇进行调查,从产妇的答案中找出代表优质护理指征的术语,用Excel表格处理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计算,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对代表优质护理指征的术语进行归类.结果 产妇对优质护理指征的观点可归纳为6个主题:服务态度好、技术好责任心强、提供分娩相关知识及信息、关怀病人、及时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护理、住院期间获得良好的感受.结论 产妇对优质护理的要求全面且与其他科病人不完全相同,为制定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提供参考,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叶晓群;卢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别从护患沟通的基本形式、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如何运用沟通艺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金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溶栓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心理状态,做好溶栓前准备工作;溶栓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无出血现象;溶栓后掌握溶栓成功指标,动态观察心电图及胸痛变化,严密监测心电图,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时处理,重视溶栓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认为做好患者生活上护理及早期康复指导,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叉.
作者:严华;周玉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3例髋臼骨折行髋臼重建钢板内固定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上采取以下措施: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和有效牵引,做好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收到满意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唐海燕;王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5例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认为可延长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刘斌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现行护理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弊端,结合成人护生存在的实际特点及要求,对护理成人教育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和设想,包括课程设置应当综合化、课程内容应当适时更新、课程教学法应多样化、教学应结合成人护理人员的特点、优化师资队伍加强课程设置的评价,认为应符合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作者:李静音;唐建玉;陈吉珊;袁丽;黄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7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呼吸道护理的方法 与技巧,主要包括昏迷病人早期通过刺激咳嗽、彻底吸痰、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 和吸痰技巧,认为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技巧与方法 ,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包明丽;周颖;周凤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行为康复训练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60例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经过6个月的行为康复训练,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表>(NOSIE)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经过6个月训练,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优于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行为康复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环境的行为技能,使患者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行为技能以及娱乐和社交活动的能力和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
作者:姚娥媚;郎贇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826例孕龄28周及以上的孕妇采用HAMD抑郁量表筛查后,检出120例评分大于8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检查、产时、产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孕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孕妇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并于产后2周再次用HAMD抑郁量表评测2组产妇.结果 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国产期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池秀平;白晓丽;姜秋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整体护理模式指导下预防护患纠纷的策略,包括视护理对象为生理、心理及社会相结合的开放的有机整体,全面、均衡考虑其各项需求,体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与科学化,认为可有利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广度和深度增长的需求,从而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是抢救重症脑损伤、脑出血患者中有效的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帮助患者度过急性呼吸道阻塞.
作者:刘晓磊;俞绣芹;贾巧静;艾斯汗;王晓琴;高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4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重视心鲤护理,加强术前宣教,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监测,预防感染,特别是做好会阴部护理、尿管的护理、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的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吴爱珍;庄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