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秀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不同滴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蓝田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既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硫酸镁2g/h的速度持续静滴.对照组给予硫酸镁1g/h的速度持续静滴.对2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降压想国明显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硫酸镁2g/h的速度维持静滴降压效果好,且安全可靠,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红娟;李亚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社区226名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了219名居民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7.11±5.74),低于对照组总分(39.05±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年龄是影响患者社会支持得分的显著性因素,社区护理人员应在正确评估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基础上,树立社会支持理念,强化和拓宽患者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为患者营造一种正向且具支持性的环境,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李正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溶栓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心理状态,做好溶栓前准备工作;溶栓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无出血现象;溶栓后掌握溶栓成功指标,动态观察心电图及胸痛变化,严密监测心电图,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时处理,重视溶栓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认为做好患者生活上护理及早期康复指导,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叉.
作者:严华;周玉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急诊科实行三级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病人的接待处理、技术服务、急诊科环境等问题作了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结果 急诊病人满意度由原来85.26%提高到了92.39%.结论 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彭早玲;梁芬;柳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心脏不停的、有节律的进行收缩与舒张,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流动[1].
作者:白晓雯;张丽;侯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手术前和术后1周分别采用HAMD及HAMA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2组在抑郁与焦虑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预防或减轻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王绵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锐器损伤情况及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 对120名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次数、锐器种类、锐器损伤发生时间及操作环节,科室、季节分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护理人员1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损伤,发生率为全院护理人员的48.9%,年人均发生锐器损伤2.1次,且大部分被注射针头刺伤占35.6%;发生锐器损伤频率高的科室为门急诊和儿科,发生率为81.8%;锐器损伤发生月份的次数以4~6月和7~9月多,为47.3%.结论 应加强护理人员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戴云;黄玉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巾.因为手术需要,经常人为的将一些手术物品置于体腔内,怎样做到既方便手术,更方便取出,杜绝遗留物呢?采用外科缝线标记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昱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我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过程的作用.方法 将3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将自我护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提供部分、完全补偿性护理及健康教育,满足不同病情恶者对护理的需要.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和家庭对疾病有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 的知晓率、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将自我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提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主要从岗前培训、临床带教、以人为本的管理和严格考核与层级管理等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岗前培训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礼仪培训、业务知识培训、心理学及行为医学的学习.临床带教包括: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更新知识、心理护理及行为医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包括:为护士身心减压,引导个人性格良性发展、逐步满意需要,激发自我完善.严格考核与层级管理.
作者:王和燕;梅俊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4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重视心鲤护理,加强术前宣教,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监测,预防感染,特别是做好会阴部护理、尿管的护理、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的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吴爱珍;庄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25例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急救护理措施.包括止血、抗休克、观察病情、饮食护理和健康宣教,认为积极止血、抗休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急救护理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作者:李海珍;杨美霞;谢超嫦;梁秀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拔针是静脉输液过程巾的一项重要步骤,它是在穿刺失败或输液结束后的操作,病区护士每天都将操作很多次.然而不正确的操作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现将本科2例输液拔针时撕输液贴致皮肤撕脱伤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铭;胡继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速效伤风胶囊的有效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其过敏现象很少见,查阅文献速效伤风胶囊致剥脱性皮炎的报道少见.2006年9月本院收治了1例口服速效伤风胶囊致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经过21天精心治疗护理,治愈出院.
作者:兰军艳;郑绍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ICU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 对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问卷,对8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为一般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每组40例,一般干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 ICU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给予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综合干预组效果明显好于一般干预组(p<0.05).结论 通过对ICU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或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献;李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应急管理及护理措施.包括组织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宣传和病区消毒隔离,皮肤护理,体温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认为合理的应急管理、救治流程以及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使手足口病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死亡率,使疫情得到控制.
作者:吴景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耐信)、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等,认为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陈广华;张丽华;钟美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早产儿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33例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率,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其致病微生物的种类药敏结果 并与既往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52例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为33例,发生率为21.63%,死亡15例,死亡率为9.87%.与既往的病例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早产儿治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率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早产儿行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大部分致病茵为革兰氏阴性茵.改进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童慧敏;刘爱娟;杨卫红;唐成和;李树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42例颈椎病和颈椎骨折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避免颈椎骨折脱位加重脊髓损伤,做好牵引的护理,加强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卧位进食训练;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体住护理、伤口引流管的管理及呼吸道护理,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苏金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治疗3周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观察其血压控制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痛知识的认识、生活方式、药物知识、自测血压方法 的掌握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降低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治疗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