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省直机关2 86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张桃玲;代国红;黄辉

关键词:妇女病, 普查, 保健
摘要:目的:研究和开展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和预防工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效降低妇女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方法:对湖北省省直机关126个单位的2 866例妇女进行妇科病和乳腺病普查,并对普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妇科患病1118例,患病率39.0%,妇科患病率前5位按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子宫颈炎14.6%,阴道炎6.5%,附件炎5.7%,子宫肌瘤5.1%和阴道壁膨出1.4%.乳腺患病1341例,患病率46.8%,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居首位(45.6%),其次为乳腺纤维腺瘤(0.8%).检出2例早期子宫颈癌和1例乳腺癌,患病率分别是69.78/10万和34.89/10万.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规范化治疗是关键.妇女病普查普治既是预防子宫颈癌的唯一有效措施,也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提高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胎盘早剥病例的病因、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结果:妊娠合并血管病变和机械刺激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伴阴道流血、胎音变化;重症的胎盘早剥可以出现子宫体板硬、血性羊水、甚至休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达54.7%,围产儿的死亡率达45.2%.结论:做好三级保健网工作,加强孕期产前宣教工作,提高孕妇保健知识,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避免机械因素刺激等措施可以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

    作者:曾雪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茜芷胶囊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异常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茜芷胶囊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7年10月该院门诊因放置IUD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200例,分为2组,观察组108例,给予茜芷胶囊5片,3次/d,口服7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92例,给予普通止血药,方法同前.结果:观察组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茜芷胶囊对放置IUD后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伟平;沈景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氨甲喋呤宫颈注射与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宫颈注射与肌肉注射两种用药途径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异位妊娠氨甲喋呤保守治疗的250例患者,分成两组,宫颈注射氨甲喋呤者为实验组,肌肉注射氨甲喋呤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宫颈注射治疗用药少、副反应小、疗程短.结论:宫颈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优于肌肉注射治疗.

    作者:陈青文;吴学明;陈燕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整合素与卵巢癌侵袭转移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己居妇科肿瘤之首,超过所有其它妇科恶性肿瘤的总和,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资料证明,卵巢癌腹腔种植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由于卵巢的解剖特点(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得),使得60%~70%的患者初诊时已出现腹腔转移.因此,研究卵巢癌的腹腔转移机制,明确与侵袭转移相关的因素,已成为国内外卵巢癌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整合素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蒋婴;韩凤娟;王秀霞;吴效科;侯丽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铅应用广泛,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铅污染问题较为突出.20 世纪70年代,防治儿童铅中毒的问题已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议事日程.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提高,更加深入细致地有关儿童铅污染和中毒的研究不断地被报道,对其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现就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茵茵;曲波;石曌玲;郭海强;刘洁;张阳;孙高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在区域性二级医院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在区域性二级医院开展及应用,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开展应用的127例机械通气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我院开展机械通气技术前、后2年来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率、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开展应用机械通气技术以来,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率提高了54.14%.病死率下降了71.77%.结论:机械通气技术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区域性二级医院开展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意义重大.

    作者:王晓冰;张君平;赵群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产前盐酸氨溴索对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作用

    目的:研究在产前预防应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产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辅助作用.方法:将胎龄不满35周并在生后1 h内经气管内给予PS预防NRDS的早产患儿按产前情况分为3组: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采取预防措施组,产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预防组,产前应用大剂昔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预防组.比较3组NRDS的发生率、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24 h内动态血气分析.结果:3组NRDS的发生率尤显著差异,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未预防组.单纯地塞米松预防组与未预防组动脉血气在应用PS后恢复速度慢于联合沐舒坦组,特别是前两组血气PaO2在应用PS 6 h后出现下降,而联合沐舒坦预防组PaO2恢复后变化平稳.结论:联合沐舒坦预防组6 h后各项血气指标即达到相对稳定,说明产前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辅助生后PS预防NRDS可以缩短单纯应用PS患儿动脉血气达到相对正常值的过程,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王铭杰;蹇常娥;岳少杰;邓晓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乌甲素及宫术安栓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及宫术安栓单用或联合应用在人流术中镇痛及扩张宫颈的有效性.方法:将397例早孕要求无痛人流的受术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132例,术前30 min臀部肌注高乌甲素8 mg;Ⅱ组:131例,术前30 min肛门置入宫术安栓0.4 g;Ⅲ组:134例,术前30 min同时肌注高乌甲素8 mg及肛门置入宫术安栓0.4 g.比较3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及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优于单一用药组.结论:高乌甲素联合宫术安栓,镇痛效果好,宫颈扩张好,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的降低了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琳;李凤联;唐莉;李翠珍;宋杰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上虞市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上虞市3~6岁幼儿龋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8所托幼园所4 228名儿童龋齿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1 941名儿童患龋齿,患龋率为45.9%,其中男童患龋率为45.6%,女童为46.3%.患龋率无性别差异,但各年龄组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龋病要从儿童抓起,预防儿童龋病要从乳牙抓起.

    作者:陈国娟;阮香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房山区523名女教师体检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女性人群中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掌握本地区女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对本区6个乡镇12所中学的女教师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07年7月1日入住我院新生儿一科确诊为PVL的早产儿42例(PVL组)和无PVL的早产儿40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VL组与对照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新生儿胎膜早破、窒息、感染、酸中毒、入院1 h动脉氧分压、入院3天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机械通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胎膜早破、窒息、感染、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是PVL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胎膜早破、窒息、感染、酸中毒、机械通气时间、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是早产儿PVL的高危因素.

    作者:彭小明;孙正香;高喜容;黄瑞文;吴运芹;康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应用自制无气腹妇科腹腔镜手术悬吊器为腹腔内手术提供操作空间,结合腹腔镜在无气腹条件下共实施异位妊娠清除术14例,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32例、子宫肌瘤核出术16例,并选择有气腹腹腔镜手术62例作对照.结果: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与有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均无差异,只有有气腹组术后留置引流较尤气腹组多.结论: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是一种实用、安全、经济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英;刘素枝;郑天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产期保健及治疗

    目的:评价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期病情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甲亢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例孕前甲亢未复发或病情加重,无明显母婴异常,余14例均有不同程度甲亢症状,孕期初发4例,加重2例,复发8例;孕早期发病9例,孕中晚期发病5例;3例早产;5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胎盘功能低下;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1例心衰);4例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窒息死亡);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低、足月低体重儿各1例.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衰等,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时治疗.

    作者:王茜;王灵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1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母亲孕次、年龄及职业与唐氏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16例怀疑唐氏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并记录其母亲孕次、流产次数、年龄及职业.结果:216例患儿大部分属于三体型,与父母的核型无关,80%患儿的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次及流产次数的增加未见生育21-三体儿的风险增加.结论:目前无法预防唐氏综合征的情况下,产前筛查与诊断及对已生育的21-三体综合征加强对症治疗、护理与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王秀娣;宫剑;杨少燕;陈小芳;曹淑彦;李孟荣;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素质调查

    目的:了解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素质现状和存在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使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为标准,检查全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情况.结果:12.85%的托幼机构配齐厂保健人员;全民及集体性质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在资格认证、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工作年限方面优于个体民营性质托幼机构的保健人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贯彻落实托幼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个体民营性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管理.

    作者:张馨尹;麦素漫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足月小于胎龄儿脐血中HO-1测定及其与小于胎龄儿发病关系

    目的:探讨HO-CO系统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病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为SGA的病因学防治开辟新思路.方法:选择2004年11月~2006年11月间正常分娩的足月小于胎龄儿(非匀称型SGA)50例(其中母亲无妊高征为SGA1组30例,母亲患中重度妊高征为SGA2组20例),以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20例为对照(AGA组).于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标本并留取近胎盘处脐带标本,分别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血红素氧合酶-1(heine oxygenase-1,HO-1)的活性,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脐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百分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新生儿脐血管上HO-1的表达.结果:①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AGA组(P<0.01).而SGA1组与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百分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GA组、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P<0.05).③脐血管上HO-1的表达:SGA1组和SGA2组与AGA组比较HO-1表达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GA1组与SGA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HO-1活性与胎儿宫内发育及新生儿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邵勤;戎小平;江莲;郭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压氧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符合HIE诊断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HBO.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01,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头颅CT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36,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DQ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05,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干预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疗效肯定.

    作者:蔡美英;李桂芳;何君;王亚娟;娄益环;毕青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孕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的含量对照分析

    目的:根据产检的孕妇血清HBV指标阳性和HBV-DNA含量.跟踪该孕妇产后乳汁HBV-DNA含量,阐明新生儿可通过乳汁感染HBV的可能性,指导孕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进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630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和乳汁HBV-DNA含量.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孕妇血清和乳汁HBV-DNA检出率和含量都比其他指标阳性的孕妇血清和乳汁HBV-DNA检出率和含量高.结论:当血清HBV-DNA的含量均>1.0×106(对数值6)拷贝/ml时,乳汁HBV-DNA的含量增高.

    作者:伍淑瑶;赖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补肾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7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例,口服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1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SG2h)、胰岛素(INS)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FSH、LH、T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多(P<0.05).而两组餐后2 h血糖(SG2h)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空腹血糖(FBG)基本没有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糖代谢紊乱,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对不育妇女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柳瑜;徐力堃;徐雪梅;林俊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TCT结合HPV HCⅡ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TCT结合HPV HCⅡ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将2006年1~6月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 Ⅱ-Ⅲ并行宫颈锥切术、且切缘阴性的的60名患者分为4组,即TCT阴性、HPV阴性组;TCT阴性、HPV阳性组;TCT阳性、HPV阴性组;TCT阳性、HPV阳性组,对其进行2年的跟踪研究,必要时进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及颈管诊刮(ECC),直到观察病例出现宫颈病变或研究终止.结果:与TCT阴性、HPV阴性组,TCT阴性、HPV阳性组及TCT阳性、HPV阴性组相比,TCT阳性、HPV阳性组患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度明显增高.结论:TCT结合HPV HC Ⅱ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二者结合能满足CIN 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的随访;在CIN治疗后的随访中,HPV阴性可排除复发CIN的风险.

    作者:刘萍;黄淑华;刘岩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