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使用雌激素防治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

冯翠屏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脆性骨折, 雌激素
摘要:目的:在女性有雌激素减少症状初期,补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雌激素受体活性降低或数量减少,影响骨矿物质在骨组织的沉积以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方法:对该院68例40岁以上有雌激素减少症状、查雌激素正常低限或减少、愿意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极早期、个体化、小剂量、周期性补充雌、孕激素.结果: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后,参与治疗者症状改善;女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提高;脆性骨折发生率下降.结论:在有雌激素减少症状初期补允雌激素可防治中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正规使用雌激素不增加致癌风险.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528例女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和治疗结果,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52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528例患者中输卵管阻塞213例,占40.34%;排卵功能障碍184例,占34.85%.其中单一治疗方法失败的112例小孕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后妊娠33例,妊娠率29.46%.结论:本组患者中输卵管阻塞和排卵功能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且常是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周光远;陈家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42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提高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胎盘早剥病例的病因、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结果:妊娠合并血管病变和机械刺激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伴阴道流血、胎音变化;重症的胎盘早剥可以出现子宫体板硬、血性羊水、甚至休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达54.7%,围产儿的死亡率达45.2%.结论:做好三级保健网工作,加强孕期产前宣教工作,提高孕妇保健知识,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避免机械因素刺激等措施可以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

    作者:曾雪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产期保健及治疗

    目的:评价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期病情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甲亢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例孕前甲亢未复发或病情加重,无明显母婴异常,余14例均有不同程度甲亢症状,孕期初发4例,加重2例,复发8例;孕早期发病9例,孕中晚期发病5例;3例早产;5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胎盘功能低下;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1例心衰);4例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窒息死亡);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低、足月低体重儿各1例.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衰等,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时治疗.

    作者:王茜;王灵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对新生儿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预防新生儿套管针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输注甘露醇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湿敷组患儿使用套管针输注20%甘露醇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 min,常规组未做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法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纱布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套管针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黄婷;李志辉;王影齐;钟翠芳;黄丽红;张家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妇女血浆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凝仪对正常妊娠妇女90例、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妊娠期妇女9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100例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和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两组妇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含量均高于正常非妊娠妇女(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FIB及D-二聚体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痈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浆FIB、D-二聚体的含量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PT、APTT均缩短(P<0.01).结论:动态监测孕妇血浆的凝血指标,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丽梅;秦海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护理.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48例,其发生率为3.40%.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0.41%,胎盘因素占22.92%,软产道损伤占12.50%,凝血功能障碍占4.17%.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

    作者:马莉;杜占云;张艳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子宫颈残端肌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子宫颈残端肌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200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例宫颈残端肌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相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出血、副损伤的防治等).结果:我院妇科病房在1997年2月~2007年7月期间,次全子宫切除术1920例,术后发生子宫残端平滑肌瘤共5例,发生率为0.26%,另1例是外地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病;子宫肌瘤为主要手术指征者占83%;6例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包括肌瘤及子宫颈残端,1例膀胱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剩余4例无副损伤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2.3 h;术中失血量平均为550ml,输血量平均约200ml;术后6例顺利出院.4例术后病理为富细胞性平滑肌瘤,2例为平滑肌瘤.结论:术前交代要有技巧,避免患者恐慌;术前检查全面评估肿块的部位、性质;术中操作精准,先核瘤,后于筋膜内切除宫颈残端.在充分的准备和高超的技巧面前,宫颈残端肌瘤完全可以手术治愈,手术副损伤也可以避免.

    作者:郭权;马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孕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的含量对照分析

    目的:根据产检的孕妇血清HBV指标阳性和HBV-DNA含量.跟踪该孕妇产后乳汁HBV-DNA含量,阐明新生儿可通过乳汁感染HBV的可能性,指导孕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进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630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和乳汁HBV-DNA含量.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孕妇血清和乳汁HBV-DNA检出率和含量都比其他指标阳性的孕妇血清和乳汁HBV-DNA检出率和含量高.结论:当血清HBV-DNA的含量均>1.0×106(对数值6)拷贝/ml时,乳汁HBV-DNA的含量增高.

    作者:伍淑瑶;赖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补肾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7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例,口服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1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SG2h)、胰岛素(INS)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FSH、LH、T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多(P<0.05).而两组餐后2 h血糖(SG2h)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空腹血糖(FBG)基本没有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糖代谢紊乱,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对不育妇女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柳瑜;徐力堃;徐雪梅;林俊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上虞市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上虞市3~6岁幼儿龋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8所托幼园所4 228名儿童龋齿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1 941名儿童患龋齿,患龋率为45.9%,其中男童患龋率为45.6%,女童为46.3%.患龋率无性别差异,但各年龄组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龋病要从儿童抓起,预防儿童龋病要从乳牙抓起.

    作者:陈国娟;阮香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1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母亲孕次、年龄及职业与唐氏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16例怀疑唐氏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并记录其母亲孕次、流产次数、年龄及职业.结果:216例患儿大部分属于三体型,与父母的核型无关,80%患儿的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次及流产次数的增加未见生育21-三体儿的风险增加.结论:目前无法预防唐氏综合征的情况下,产前筛查与诊断及对已生育的21-三体综合征加强对症治疗、护理与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王秀娣;宫剑;杨少燕;陈小芳;曹淑彦;李孟荣;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整合素与卵巢癌侵袭转移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己居妇科肿瘤之首,超过所有其它妇科恶性肿瘤的总和,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资料证明,卵巢癌腹腔种植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由于卵巢的解剖特点(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得),使得60%~70%的患者初诊时已出现腹腔转移.因此,研究卵巢癌的腹腔转移机制,明确与侵袭转移相关的因素,已成为国内外卵巢癌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整合素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蒋婴;韩凤娟;王秀霞;吴效科;侯丽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心理辅导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试验组儿童施行为期4个月的健康教育,并收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儿童的各项数据.结果:试验组儿童的知识、行为得分明显提高,维生素C营养状况、贫血状况有所改善,龋齿病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符合儿童特点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长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控制疾病,从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作者:李波;王健;刘品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475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通过普查使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方法:2007年1月~6月,应用乳腺近红外线诊断仪对我院辖区4 752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发现乳房肿块继续行乳腺彩超、钼靶摄像、针吸细胞学、活检等检查,发现乳头溢液行溢液涂片检查.结果:查出乳腺疾病1784例(37.54%),乳腺增生症1691例(35.59%),乳腺纤维腺瘤42例(0.88%),导管扩张症6例(0.13%),脂肪瘤30例(0.63%),乳腺癌2例(0.04%),其它13例(0.27%).城镇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妇女(P<0.01),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结论:需进一步提高妇女乳腺保健意识,积极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和加大普查工作力度,对乳腺癌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立晖;张晓耀;曹淑文;屈翔;张晓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2.5%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90例足月孕妇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用2.5%氯普鲁卡因(观察组)和2%利多卡因(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观察麻醉作用时间、运动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起效和痛觉消失时间快,运动阻滞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2.5%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能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谢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贫困山区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对贫困山区慈利县2000~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对策.方法:对2000~21306年慈利县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6年的7年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98.80/10万;居前4位的死亡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寒、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前检查<5次者占66.67%;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者占94.44%.结论:产科出血仍然是贫困山区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加强产前检查、增加住院分娩率、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丽秀;周昌菊;林耀泉;谭芳;王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素质调查

    目的:了解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素质现状和存在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使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为标准,检查全区托幼机构保健人员情况.结果:12.85%的托幼机构配齐厂保健人员;全民及集体性质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在资格认证、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工作年限方面优于个体民营性质托幼机构的保健人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贯彻落实托幼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个体民营性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管理.

    作者:张馨尹;麦素漫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与曲马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联合曲马多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价值.方法:将212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片联合曲马多片,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仪给予口头安慰.观察受术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联合应用完全镇痛率达99%,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宫颈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片与曲马多片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且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作者:孟满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应用自制无气腹妇科腹腔镜手术悬吊器为腹腔内手术提供操作空间,结合腹腔镜在无气腹条件下共实施异位妊娠清除术14例,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32例、子宫肌瘤核出术16例,并选择有气腹腹腔镜手术62例作对照.结果: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与有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均无差异,只有有气腹组术后留置引流较尤气腹组多.结论: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是一种实用、安全、经济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英;刘素枝;郑天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48名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

    目的:分析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掌握当前妇女病发病趋势,研究对策.方法:对248名已婚女职工按照统一制订的普查表格询问、登记、进行妇科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对常见妇科病分年龄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11年的普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女职工妇女常见病患病率为43.95%,各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囊性增生、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阴道炎.乳腺囊性增生和慢性宫颈炎以31~40岁组为高发人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妇科肿瘤、乳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注重妇女更年期保健,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原建慧;平卫伟;胡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