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王春香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替普瑞酮,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当中,消化内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消化内科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远好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替普瑞酮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如何缩短患者出院结算等待时间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患者出院结算是其住院期间后的服务环节,该环节服务效果好坏与患者满意度直接相关,为了有效解决患者出院结算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找到住院患者出院结算等待时间过长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李英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95.45%,无效率4.55%,疾病复发率6.82%.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29.18±1.62)分,焦虑评分(25.31±2.94)分,抑郁评分(28.44±1.20)分.结论:老年带状疱疹具有发病率高,发病面积大等特征,护理人员需开展针对性干预护理,方可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成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1862例地贫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研究北海市合浦县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情况,为婚检、产检地贫筛查双阳的夫妇是否要进行该病的产前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故采用GaP-PCR技术结合PCR/寡核苷酸探针反相斑点杂交法及PCR/寡核苷酸探针反相斑点杂交法,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对北海市合浦县1862例婚检及孕检夫妇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合浦县的婚检、产检夫妇的地贫基因检测,发现该县地贫高风险家庭的比率是相当高的.由于合浦县的人口基数大,为了提高该县的人口素质,一定要把婚检、产检的人群作为重点的服务对象,把好地贫筛查和基因检测的大关,从而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郭少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抽取2份样本量相同的静脉血样本,均进行CK-MB、Myo、CTnT检测,其中一份采用POCT法检测,另一份送往检验科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及其检测时间.结果: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度较化学发光法明显升高,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化学发光法(p<0.05).POCT法检测时间较化学发光法明显缩短(P<0.05).结论: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且POCT法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但POCT法的检测成本较高,且敏感性不高,极易漏诊,故其主要适用于门急诊或病房床旁急性心梗的快速诊断.

    作者:马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如何做好孤独老人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渐加快,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些老年人因为退休和子女的工作等长期单独生活,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而且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子女都外出打工,孤独老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帮助这些孤独老人做好心理方面疏导,也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对孤独老人心理疏导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陶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系统化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将系统化心理护理用于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分析对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分组研究,B组行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系统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 进行研究.结果:A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A组生活质量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应用系统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面心理,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孟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慢病防控之特效疫苗

    目的 利用公众对疫苗预防疾病重要性的认知,结合当前慢性病发病的严峻形势、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控难点,简述健康促进与教育对慢性病防控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提升对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从而推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提升公众参与度.

    作者:饶德兴;刘明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梅毒螺旋体,属于幽门螺杆菌一个亚种,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试验主要是分析血液中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体,以确定感染梅毒螺旋是否是受感染的梅毒螺旋体.本文采用60名患者的血清样品与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胶体金方法检测梅毒.通过对着两种梅毒抗体的研究后,使得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优势所在.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获取梅毒和先天性梅毒的控制性,继而提升梅毒的治愈率.切实的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霍立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针灸理疗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患者,对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颈椎病应用常规理疗治疗,观察组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理疗治疗,比较两组颈椎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颈椎病的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颈椎病的有效率72%,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治疗前,两组颈椎病患者的VSA疼痛评分比较,其结果相似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治疗后,两组颈椎病患者的VSA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能够明确观察到的是,观察组颈椎病到VSA疼痛评分改善范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理疗能够有效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

    作者:陈淑珍;王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联合组给予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联合组IL-1β、MCP-1水平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而联合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采用替硝唑片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安全性高.

    作者:马洁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51例患者中仅3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则有15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4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BI及NDS评分,发现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模式.

    作者:钟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将早期护理干预用于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以护理方式对我院收治的87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组研究,B组行常规护理,A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并发症率为2.27%,与B组20.93% 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提升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付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关于临床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研究

    目的:通过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研究分析为耐药菌的把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患儿234名,并对其进行进行痰液样品采取,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21名患儿生成多重耐药菌引发感染,感染率为8.97%,其中主要菌株类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小儿极易生成多重耐药菌,临床需要增强对抗菌药品加以监督.

    作者:郭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饮食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讨采用当归芍药散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中药熏洗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 ~2018年6月收治的CPID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当归芍药散及中药熏洗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中药熏洗治疗可显著缓解CPI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疗效显著.

    作者:孙红;张岩雪;王文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诊断比较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诊断比较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先后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情况如下: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7.5%,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诊断比较,超声内镜的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罗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骨髓穿刺中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 探讨骨髓穿刺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本院收治的86例需行骨髓穿刺的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在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骨髓穿刺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杨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单纯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实施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董津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肿瘤放疗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食管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祁康宁;刘东军;姜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静脉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纳入200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采用异丙酚为对照组患者麻醉,采用利多卡因+异丙酚为观察组患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后的生命体征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前后的HR和SpO2水平变化,相对于对照组更为稳定,MAP水平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体动和知晓、检查后咽喉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痛胃镜麻醉中应用静脉利多卡因和异丙酚的效果明显,患者检查中的生命体征更为稳定,且能够降低患者检查中体动与知晓以及咽喉痛的发生率,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

    作者:张彩霞;魏小琴;武学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