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健;唐家龄;黄燕清;肖青;张国正;梅珊珊;王海涛;何小倩;龚桂芳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佳时机与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母儿死亡率.方法:对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有并发症55例,发生率61.8%,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有并发症者66例,发生率74.1%,死亡10例.结论:选择佳时机与方式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高母儿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根本措施.
作者:王姣珍;刘云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安达芬)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WALLACH公司的QUAN-TUM200型高频电波刀治疗,术后10天创面完全脱痂,患者自行将安达芬塞入阴道,每次1粒,隔日1次,共12次.CIN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TCT,2次正常后改为1次/6个月复查TCT,术后6个月复查HC2HPV.结果:CIN患者术后级别低于术前15例,2例术前活检为CIN Ⅰ,术后病理为CIN Ⅱ,病理级别提高占4.22%,术后3个月TCT检查ASCUS 1例,CIN 1次治愈率为98.12%,2次全部治愈,宫颈外翻及宫颈炎治愈率100.00%,宫颈湿疣2例,1次全部治愈,51例HPV感染者LEEP术后半年全部病例转阴.结论:LEEP联合安达芬治疗宫颈病变,效果好,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燕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彝汉两族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共和乡随机抽取汉族和彝族已婚育龄期妇女各1 000例,收集一般情况、个人卫牛行为、生育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对每例研究对象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妇科检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宫颈糜烂总患病率为41.8%,汉彝族妇女的患病率分别为53.0%和30.7%,汉族高于彝族(χ2=102.173,P=0.000).且宫颈糜烂的严重程度也是汉族高于彝族.年龄是宫颈糜烂的保护性因素,而采用盆内浇洗的方式进行外阴清洗、性生活频率高、怀孕总次数多等是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结论:西部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常见,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汉族均高于彝族.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计划生育等措施可减少官颈糜烂发生.
作者:崔思芳;余金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乳腺癌是好发于妇女的恶性肿瘤,号称妇女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4万为新发病例,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此病.
作者:马娇;齐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216例停经84天内早孕健康妇女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并对其年龄、停经天数、孕次、产次进行分析.结果:口服药物流产效果与早孕妇女的年龄、孕次、产次无关,与停经天数有关.停经50~59天组,不全流产率低(12.9%).停经<49天与50~59天流产效果比较,其流产率基本相同(P0.05),提示口服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59天内的早孕妇女,且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普贝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待产的孕妇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72例,采用普贝生1枚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150例,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比较网组产妇用药后12 h官颈成熟效果、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用药后12 h宫颈评分,135例提高≥3,对照组47例用药12 h后宫颈评分提高≥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为(7.78±4.05)h,对照组为(21.55±10.46)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14.0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8.00%,其中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
作者:范伟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近5年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时段的产妇为对象,使用统一问卷,收集资料.结果:母乳喂养率在90.0%上下波动,而纯母乳喂养率则在45.0%~60.0%之间;奶水不够是添加代乳品的主要原因,添加工具主要为奶瓶奶头,职业女性和剖宫产分娩的妇女纯母乳喂养率低.结论:母乳喂养受职业、分娩方式及社会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减少不利因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许厚琴;杜莉;金辉;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6年8月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侧脑室增宽,并追踪胎儿超声改变及预后.结果:胎儿侧腩室重度增宽35例,其中伴发其他畸形23例,染色体异常2例,放弃妊娠32例,病死2例,智力障碍1例.侧脑室轻度增宽6例,其中染色体异常1例,失访1例,智力障碍1例,余4例胎儿娩出后,各方面情况均正常.结论:明显侧脑室增宽的预后差,宜早终止妊娠;轻度侧脑室增宽在染色体止常、不合并其他畸形的情况下,预后大多较好.
作者:王乐丹;黄永刚;吕杰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值,探索其与汉族的异同.方法:①用微量胆红素法测定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1~7大)血清胆红素,将其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胆组,比较两组间各种围产因素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②用同样方法测定280例汉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将壮族、汉族新生儿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结果:①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天达到高峰,平均峰值为(188.29±35.87)μmol/L,≥220.5 μmol/L者占22.83%,峰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58.60μmol/L.男女性别两者比较:第1、2、3、7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第4、5、6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壮族新牛儿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略高于汉族,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围产期因素中,壮族正常组与高胆组的比较:高胆组的母亲孕周小于正常组(P<0.01),婴儿出生体重、母亲年龄、母亲孕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及峰值与汉族基本相同,亦与国内报道相似.监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可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符宝铭;林超琼;潘光合;杨广林;闫芳;黄战;周春浪;欧珊;韦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在孕期保健门诊和产时对孕产妇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监测孕期和产时接受自愿咨询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活动,使HIV抗体检测成为孕产妇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
作者:姚元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妇女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职工的身心健康.为了解我市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妇女病发病情况,更好地做好保健工作,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治工作.
作者:李宗瑞;庞淑兰;闫娅妮;韩淑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选取5种常用于激素替代治疗(HBT)的孕激素,体外检测其不同类型、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方式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T47D,MCF-7和MCF-7/aro,经E2和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孕激素(P)作用后,Northern Blotting或RT-PCR技术检测雌激素代谢酶的mRNA表达,同位素标记的底物用于酶的活性测定.进一步模拟活体HRT,建屯序贯治疗(SCR)和连续联合用药(CCR)的体外细胞模型.结果:与单用E2组相比,安宫黄体酮(MPA,10-8M-10-6M)与E2(10-8M)共同作用后,可上调雌激素活化酶芳香化酶、17β羟基甾醇脱氢酶Ⅰ型(17β-HSD1)、硫酸酯酶(STS)的活性并使mRNA表达升高.黄体酮(P4)也有上述作用,但是影响较小.左炔诺孕酮(LNG)、炔诺酮(NET)和地诺孕酮(DNG)对酶没有刺激作用.未见孕激素对雌激素抑制酶17β羟基甾醇脱氢酶Ⅱ型(17β-HSD2)和硫酸酯转移酶具有刺激作用.CCR体外细胞模型中检测到芳香化酶和17β-HSD1活性增加,而SCR模型中没有明显的酶刺激反应.结论:孕激素不同类型、不同用药方式对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代谢酶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其他孕激素相比,MPA对酶的刺激作用强,其用于HRT是否通过上调酶的活性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尚有待研究.
作者:马小平;徐冰;戴淑真;姚勤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纤连蛋白FFN(Fetal fibronectin)值,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及围产儿预后,为临床上确立FFN预测值及早期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榆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抽取孕妇肘静脉血5 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分别选取第90、95、97.5百分位值作为候选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预测值,评价预测效果,严格追踪选定病例的妊娠结局,记录围产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孕周.结果:所有参加检测的孕妇均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将选定病例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的胎儿体莺、孕周和1、5、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FFN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指标及围生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邢运贞;曹淑新;杨小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患,也是无排卵性不孕常见的原因,在高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4%~7%,引起PCOS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随之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病理生理特征,而胰岛素水平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应用降低胰岛素水平的药物(亦称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外周胰岛素水平,同时可降低雄激素水平,并改善排卵情况[1,2].
作者:许小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妇女的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作为不寻常的生活事件,仍构成了强大的心理应激源.孕产妇经历着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环境的一些变化,大部分的孕产妇能适应这些变化,但也有一部分的孕产妇不能适应,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发生身心障碍.
作者:于津;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PPROM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0月~2007年9月内182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感染(占28%)及头盆不称(占19.2%)等是PPROM的卡要病因,其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PPROM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李红梅;陈金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大量国内外文献都已证明,人工流产是导致继发不孕的首要原因,而且流产次数越多,继发不孕的发生率越高[1].为了避免和减少人工流产而引起的不孕,对我院2000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间共2 876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颖;俄洛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原因,以期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60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者发生率分别是22.9%、54.2%和90.0%,前者与后两者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重度粘连发生率改良组低,粘连程度轻,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并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粘连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次之,改良剖宫产术粘连轻,发生率低.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帮困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知识认知和自报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长宁区2007年6~9月参加妇科普查的1 487名帮困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应用t检验、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帮困妇女对生殖系统慢性疾病(如官颈癌和乳腺癌)及性病可能症状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2.0%,50.0%和52.9%;对其它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75%以上.生殖系统疾病知识主要从广播/影视传媒(78.6%)和书刊报纸(64.1%)获得,缺少专业人员指导.近2周和6个月报告有生殖系统疾病症状者分别占24.1%(其中50.6%未治疗)和26.7%(其中62.4%未治疗),经济困难和自感病轻足未治疗的主要原因.帮困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与2同和6个月生殖系统疾病症状患病率旱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83(0.73~0.95)和0.87(0.78~0.99).结论:帮困妇女对生殖系统疾病的知识知晓尚不完善,自报牛殖系统疾病症状患病率较高,有症状患者未治疗比例高,经济困难和认识不足是限制患者及时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何萍;马骏;刘兆兰;徐飚;黄璧琨;徐丽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外米婚嫁妇女艾滋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订艾滋病(AIDS)预防控制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年以来迁入连云港市现常住本地的7423名农村妇女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占80.66%,迁入时间主要集中在1996~2005年,占57.59%,现主要居住于连云港市4个县的89个乡镇,HIV感染率为0.13%,感染者中,原籍云南的占80.00%,并发现2例配偶HIV抗体阳性,性传播率为25.00%(2/8),子女中2例HIV抗体阳性(均为<18月婴幼儿).结论: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中存在着一定的HIV感染流行,并造成配偶和母婴间传播.应加强该类人群的HIV综合临测工作,对已发现的感染者做好定期的随访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以大限度地控制AIDS在一般人群中进一步蔓延.
作者:孙东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