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纤连蛋白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围产儿预后

邢运贞;曹淑新;杨小杰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纤连蛋白, 围产儿预后, Apgar评分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纤连蛋白FFN(Fetal fibronectin)值,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及围产儿预后,为临床上确立FFN预测值及早期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榆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抽取孕妇肘静脉血5 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分别选取第90、95、97.5百分位值作为候选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预测值,评价预测效果,严格追踪选定病例的妊娠结局,记录围产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孕周.结果:所有参加检测的孕妇均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将选定病例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的胎儿体莺、孕周和1、5、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FFN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指标及围生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多次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本院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并转行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7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UI后行IVF-ET助孕者40例、IUI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者9例、IUI后行IVF+ICSI(即Half-ICSI)者21例.②40例接受IVF助孕者中,5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2.50%;9例行ICSI助孕者无1例受精失败;21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其中4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9.05%.③70例反复IUI助孕失败患者转行IVF/ICSI治疗后,受精失败的发生率为12.86%(9/70).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卵细胞受精障碍,ICSI对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年限等病史可适当放宽Half-ICSI的指征.

    作者:李杭生;张少娣;张翠莲;殷宝莉;谷保霞;张宇晖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三种剖宫产术式与腹腔粘连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原因,以期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60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者发生率分别是22.9%、54.2%和90.0%,前者与后两者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重度粘连发生率改良组低,粘连程度轻,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并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粘连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次之,改良剖宫产术粘连轻,发生率低.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5-FU注射治疗逆转CIN的临床病理研究及随访

    目的:探讨5-Fu官颈局部注射对CIN的阻断逆转效果及远期疗效评价.方法:5-Fu 3 ml(75 mg)分点局部注射,深度2~4 mm,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7~10日.结果:治疗前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IN 24例,其中CIN Ⅰ级12例.经1~3个疗程治疗,6例经病理证实恢复正常;1例7年后行锥切术,病理检查仍町见CIN Ⅰ级改变;1例在继续注射中.治愈率CIN-Ⅱ级町达100%,CIN-Ⅲ为60%,所有CIN-Ⅲ级病例经治疗全部降低级别.4例HPV检测阳性者中3例转阴,1例效价下降接近正常值.结论:5-Fu局部注射治疗CIN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无创伤性,能保留完整宫颈及正常功能,远期随访复发率低,无恶变发生,适于未婚未育者.

    作者:田雪红;赵淑华;袁捷;江元;潘宇;高洪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病人术后的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佳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妇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选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复合全麻气管插管,机械控制呼吸.于手术结束前15 min接硬膜外镇痛泵.镇痛药物浓度:A组:0.125%.罗哌卡因,B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5μg/ml,C组:0.125%罗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持续输汴剂量2 ml/h,PCA量3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术后4 h、8 h、12 h、24 h、48 h患者的视觉模糊评分(VAS),各时间段镇痛药液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等各项指标.结果:C组在术后4 h、8 h、12 h、24 h、48 h各时点VAs评分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C组在术后8 h、12 h、24 h、48 h各时段镇痛药液用及实际PCA按压次数均少于A、B两组(P<0.05).C组术毕~48 h镇痛药液总量减少及实际PCA按压次数减少(P<0.05).结论:0.125%罗哌卡因与0.5μ/ml舒芬太尼配伍镇痛效果佳,镇静适当,无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较为适合妇科手术术后病人的自控硬膜外镇痛.

    作者:王慷;姜春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免费HIV抗体检测率的影响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在孕期保健门诊和产时对孕产妇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监测孕期和产时接受自愿咨询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活动,使HIV抗体检测成为孕产妇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

    作者:姚元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P16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Cyclin D1、P16蛋白在52例子宫内膜癌和2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比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的病理分级、肌层浸润、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yclin D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8%(2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3/26)(P<0.01).子宫内膜癌Cyclin D1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且多有肌层浸润.P16蛋白在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5%(23/26),其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组间表达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内膜癌组Cyclin D1与P16协同异常表达率为30.8%,协同正常表达率为32.7%.经等级相关分析,Cyclin D1与P16表达未见相关关系.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蛋白和Cyclin D1的表达异常,检测结果有助于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转移侵蚀及预后.两者协同异常表达表明肿瘤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

    作者:白华;任常山;曲陆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阴道镜在女工普查中诊断宫颈疾病的应用价值

    阴道镜结合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提高,我院从2003年开始应用电子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开展妇女病普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任香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动态监测

    目的:了解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值,探索其与汉族的异同.方法:①用微量胆红素法测定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1~7大)血清胆红素,将其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胆组,比较两组间各种围产因素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②用同样方法测定280例汉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将壮族、汉族新生儿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结果:①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天达到高峰,平均峰值为(188.29±35.87)μmol/L,≥220.5 μmol/L者占22.83%,峰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58.60μmol/L.男女性别两者比较:第1、2、3、7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第4、5、6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壮族新牛儿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略高于汉族,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围产期因素中,壮族正常组与高胆组的比较:高胆组的母亲孕周小于正常组(P<0.01),婴儿出生体重、母亲年龄、母亲孕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及峰值与汉族基本相同,亦与国内报道相似.监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可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符宝铭;林超琼;潘光合;杨广林;闫芳;黄战;周春浪;欧珊;韦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攀枝花农村地区彝汉两族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彝汉两族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共和乡随机抽取汉族和彝族已婚育龄期妇女各1 000例,收集一般情况、个人卫牛行为、生育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对每例研究对象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妇科检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宫颈糜烂总患病率为41.8%,汉彝族妇女的患病率分别为53.0%和30.7%,汉族高于彝族(χ2=102.173,P=0.000).且宫颈糜烂的严重程度也是汉族高于彝族.年龄是宫颈糜烂的保护性因素,而采用盆内浇洗的方式进行外阴清洗、性生活频率高、怀孕总次数多等是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结论:西部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常见,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汉族均高于彝族.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计划生育等措施可减少官颈糜烂发生.

    作者:崔思芳;余金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乌鲁木齐与阿图什两地孕妇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初步探讨并比较乌鲁木齐和阿图什两地279例孕妇膳食营养状况,阐明两地孕妇营养情况对母子健康的影响,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妇幼营养与优生学的宣传教育以及预防各种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终达到母子健康的目的.方法:采用24 h膳食调查,将全部资料用营养计算器软件V1.6处理,然后输入Excel得出平均值,并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再测定血红蛋白.结果:①鲁木齐和阿图什两地孕妇多数营养素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供给标准.②乌鲁木齐组孕妇的维生素A、维牛素E、锌、硒、维生素B12:、碘比阿图什组高,其他均比阿图什组低.结论:乌鲁木齐和阿图什两地孕妇多数营养素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而且两地孕妇的膳食营养水平有差异.

    作者:吐尔逊江·买买提明;王艳萍;周艳;马木提;王晓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 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 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 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 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臀指数0.91;HR-HPV 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 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足正常/炎症3.24%(51/1 572)、CIN Ⅰ84.21%(16/19)、CIN Ⅱ 91.67%(11/12)、CIN Ⅲ 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榆出.结论:HR-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 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作者:潘小利;张子云;张连云;赵文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过敏性咳嗽患儿89例为观察组,99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A,以及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小儿86例为对照组B.3组患儿均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l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件率为40.4%;对照组AMP-IgM阳性率为12.1%;对照组BMP-IgM阳性率为8.1%.36例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口服,总有效率为83.3%.随访6~12个月,仅4例轻度咳嗽发作.结论: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明显.

    作者:王小春;邓春红;黄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182例的临床诊治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PPROM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0月~2007年9月内182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感染(占28%)及头盆不称(占19.2%)等是PPROM的卡要病因,其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PPROM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李红梅;陈金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与围产儿缺氧

    目的:运用脐血血气分析早期预测围产儿缺氧缺血状态,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344例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第一声啼哭前立即抽取脐动脉血0.1 ml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记录围产因素,并跟踪新生儿的临床过程.结果: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中,pH低为6.585,pH<7.20者46例,新生儿窒息31例;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pH、PaCO2、HCOmM3-及BE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 Pa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组31例中有10例pH<7.20,在Apgar评分≥8分的正常组313例中有36例pH<7.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脐血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估计新生儿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文燕;张玉华;陈蔺;曾辉明;谭玮;丁香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宫颈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安达芬)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WALLACH公司的QUAN-TUM200型高频电波刀治疗,术后10天创面完全脱痂,患者自行将安达芬塞入阴道,每次1粒,隔日1次,共12次.CIN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TCT,2次正常后改为1次/6个月复查TCT,术后6个月复查HC2HPV.结果:CIN患者术后级别低于术前15例,2例术前活检为CIN Ⅰ,术后病理为CIN Ⅱ,病理级别提高占4.22%,术后3个月TCT检查ASCUS 1例,CIN 1次治愈率为98.12%,2次全部治愈,宫颈外翻及宫颈炎治愈率100.00%,宫颈湿疣2例,1次全部治愈,51例HPV感染者LEEP术后半年全部病例转阴.结论:LEEP联合安达芬治疗宫颈病变,效果好,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燕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效果的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患,也是无排卵性不孕常见的原因,在高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4%~7%,引起PCOS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随之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病理生理特征,而胰岛素水平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应用降低胰岛素水平的药物(亦称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外周胰岛素水平,同时可降低雄激素水平,并改善排卵情况[1,2].

    作者:许小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血浆纤连蛋白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围产儿预后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纤连蛋白FFN(Fetal fibronectin)值,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及围产儿预后,为临床上确立FFN预测值及早期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榆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抽取孕妇肘静脉血5 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分别选取第90、95、97.5百分位值作为候选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预测值,评价预测效果,严格追踪选定病例的妊娠结局,记录围产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孕周.结果:所有参加检测的孕妇均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将选定病例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的胎儿体莺、孕周和1、5、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FFN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指标及围生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邢运贞;曹淑新;杨小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上海市2003~2007年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近5年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时段的产妇为对象,使用统一问卷,收集资料.结果:母乳喂养率在90.0%上下波动,而纯母乳喂养率则在45.0%~60.0%之间;奶水不够是添加代乳品的主要原因,添加工具主要为奶瓶奶头,职业女性和剖宫产分娩的妇女纯母乳喂养率低.结论:母乳喂养受职业、分娩方式及社会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减少不利因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许厚琴;杜莉;金辉;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第一产程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8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的128例病例的临床诊断指标、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128例中能找到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的病例有103例(80.5%),以脐带因素高52例(50.5%),其次为羊水过少30例(29.1%),胎盘钙化7例(6.8%),活跃期停滞7例(6.8%),胎膜早破8例(7.8%),宫角血管自发破裂1例.结论:脐带缠绕是第一产程出现胎儿窘迫的高发因素.胎儿监护图型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或羊水Ⅲ°污染与新生儿窘迫发生相关.

    作者:黄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普贝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待产的孕妇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72例,采用普贝生1枚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150例,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比较网组产妇用药后12 h官颈成熟效果、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用药后12 h宫颈评分,135例提高≥3,对照组47例用药12 h后宫颈评分提高≥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为(7.78±4.05)h,对照组为(21.55±10.46)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14.0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8.00%,其中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

    作者:范伟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