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1-4411
  • 国内刊号:22-1127/R
  • 影响因子:1.48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94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9年16期文献
  • 7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血压、蛋白尿、红细胞压积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72例妊高征患者中视网膜病变者4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蛋白尿、红细胞压积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眼底的改变可以估测病情,为妊高征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眼底检杳简便易行,直观可靠,可以作为妊高征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普及应用.

    作者:王志燕;王玉华;张站会;吴永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佳时机与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母儿死亡率.方法:对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有并发症55例,发生率61.8%,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有并发症者66例,发生率74.1%,死亡10例.结论:选择佳时机与方式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高母儿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根本措施.

    作者:王姣珍;刘云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宫颈癌动脉化疗栓塞后微血管密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后官颈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方法:52例Ⅰb2~Ⅱ b期原发性宫颈癌患者接受了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根据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两组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肿瘤组织MVD的变化.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后MV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有效组下降多于无效组,但有效组化疗栓塞后MVD与化疗栓塞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栓塞后MVD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残留癌组织的血供和细胞活性,其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缩短介入化疗的间歇时间及化疗栓塞后手术的时间可能提高疗效,如在动脉栓塞时配伍抗微血管生成的药物有可能提高疗效.

    作者:阮晓红;钟开运;杨爱莲;周伟;茹景顺;黎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攀枝花农村地区彝汉两族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彝汉两族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共和乡随机抽取汉族和彝族已婚育龄期妇女各1 000例,收集一般情况、个人卫牛行为、生育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对每例研究对象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妇科检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宫颈糜烂总患病率为41.8%,汉彝族妇女的患病率分别为53.0%和30.7%,汉族高于彝族(χ2=102.173,P=0.000).且宫颈糜烂的严重程度也是汉族高于彝族.年龄是宫颈糜烂的保护性因素,而采用盆内浇洗的方式进行外阴清洗、性生活频率高、怀孕总次数多等是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结论:西部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常见,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汉族均高于彝族.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计划生育等措施可减少官颈糜烂发生.

    作者:崔思芳;余金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HBsAg(+)孕妇的焦虑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HBsAg(+)孕妇的焦虑水平,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孕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使用Spilberger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孕妇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HBsAg(+)孕妇的年龄、既往妊娠史、家庭收入、孕周等因素与焦虑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HBsAg(+)孕妇要进一步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个性化的措施,认真做好疏导工作,使她们顺利渡过孕产期,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高海生;李聪捷;李同归;谢二辰;李丽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312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较复杂,因其常是恶性肿瘤的征兆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对2003年1月~2008年1月5年内在我院门诊诊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312例进行临床分析,探索其原因及有关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

    作者:宋丹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37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多数胎盘早剥有诱因;临床表现有腹痛、腰骶部痛、子宫敏感性增高、胎心改变、胎动改变等;胎心监护的准确性高;重型胎盘早剥对母婴损害大.结论:重视胎盘早剥诱因、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诊断、早处理.

    作者:李迎春;李贻卓;罗思红;张芳;陈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妊娠中晚期补钙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孕20周以后补钙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孕20周以后及孕28周以后的初孕妇,经过预测筛查平均动脉压(MAP)≥85 mmHg、血清钙降低有高危倾向的204例,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组均不服药;治疗组在确定之日起口服钙剂,2 g/日至分娩.结果:低血钙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经补钙与不补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母体血清钙水平降低,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孕20周即可开始预防性补钙,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罗玲斐;马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唐山市5 961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职工的身心健康.为了解我市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妇女病发病情况,更好地做好保健工作,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治工作.

    作者:李宗瑞;庞淑兰;闫娅妮;韩淑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冈和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49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产后出血49例,发牛率2.58%,观察组分娩前诊断为病理妊娠33例,占所有产后出血病例的67.35%;对照组诊断病理妊娠10例,占20.41%;两组比较筹异有显著性(χ2=21.9,P<0.01);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34例,占69.39%.结论:病理妊娠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及时处理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高素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围绝经期的影响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它严重损害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这一人群的生活质量,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作者:侯桂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乌鲁木齐与阿图什两地孕妇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初步探讨并比较乌鲁木齐和阿图什两地279例孕妇膳食营养状况,阐明两地孕妇营养情况对母子健康的影响,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妇幼营养与优生学的宣传教育以及预防各种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终达到母子健康的目的.方法:采用24 h膳食调查,将全部资料用营养计算器软件V1.6处理,然后输入Excel得出平均值,并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再测定血红蛋白.结果:①鲁木齐和阿图什两地孕妇多数营养素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供给标准.②乌鲁木齐组孕妇的维生素A、维牛素E、锌、硒、维生素B12:、碘比阿图什组高,其他均比阿图什组低.结论:乌鲁木齐和阿图什两地孕妇多数营养素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而且两地孕妇的膳食营养水平有差异.

    作者:吐尔逊江·买买提明;王艳萍;周艳;马木提;王晓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第一产程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8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的128例病例的临床诊断指标、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128例中能找到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的病例有103例(80.5%),以脐带因素高52例(50.5%),其次为羊水过少30例(29.1%),胎盘钙化7例(6.8%),活跃期停滞7例(6.8%),胎膜早破8例(7.8%),宫角血管自发破裂1例.结论:脐带缠绕是第一产程出现胎儿窘迫的高发因素.胎儿监护图型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或羊水Ⅲ°污染与新生儿窘迫发生相关.

    作者:黄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过敏性咳嗽患儿89例为观察组,99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A,以及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小儿86例为对照组B.3组患儿均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l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件率为40.4%;对照组AMP-IgM阳性率为12.1%;对照组BMP-IgM阳性率为8.1%.36例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口服,总有效率为83.3%.随访6~12个月,仅4例轻度咳嗽发作.结论: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明显.

    作者:王小春;邓春红;黄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影响.方法:于孕12周内建立围产期保健基线资料,随访观察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身长.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与孕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孕前BMI、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具有一定的影响.重视并适时提供咨询和干预,维持适宜的孕期增重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胡成文;洪倩;胡传来;陶兴永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182例的临床诊治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PPROM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0月~2007年9月内182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感染(占28%)及头盆不称(占19.2%)等是PPROM的卡要病因,其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PPROM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李红梅;陈金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动态监测

    目的:了解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值,探索其与汉族的异同.方法:①用微量胆红素法测定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1~7大)血清胆红素,将其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胆组,比较两组间各种围产因素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②用同样方法测定280例汉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将壮族、汉族新生儿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结果:①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天达到高峰,平均峰值为(188.29±35.87)μmol/L,≥220.5 μmol/L者占22.83%,峰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58.60μmol/L.男女性别两者比较:第1、2、3、7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第4、5、6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壮族新牛儿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略高于汉族,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围产期因素中,壮族正常组与高胆组的比较:高胆组的母亲孕周小于正常组(P<0.01),婴儿出生体重、母亲年龄、母亲孕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及峰值与汉族基本相同,亦与国内报道相似.监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可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符宝铭;林超琼;潘光合;杨广林;闫芳;黄战;周春浪;欧珊;韦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与围产儿缺氧

    目的:运用脐血血气分析早期预测围产儿缺氧缺血状态,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344例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第一声啼哭前立即抽取脐动脉血0.1 ml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记录围产因素,并跟踪新生儿的临床过程.结果: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中,pH低为6.585,pH<7.20者46例,新生儿窒息31例;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pH、PaCO2、HCOmM3-及BE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 Pa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组31例中有10例pH<7.20,在Apgar评分≥8分的正常组313例中有36例pH<7.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脐血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估计新生儿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文燕;张玉华;陈蔺;曾辉明;谭玮;丁香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6年8月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侧脑室增宽,并追踪胎儿超声改变及预后.结果:胎儿侧腩室重度增宽35例,其中伴发其他畸形23例,染色体异常2例,放弃妊娠32例,病死2例,智力障碍1例.侧脑室轻度增宽6例,其中染色体异常1例,失访1例,智力障碍1例,余4例胎儿娩出后,各方面情况均正常.结论:明显侧脑室增宽的预后差,宜早终止妊娠;轻度侧脑室增宽在染色体止常、不合并其他畸形的情况下,预后大多较好.

    作者:王乐丹;黄永刚;吕杰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 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 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 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 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臀指数0.91;HR-HPV 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 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足正常/炎症3.24%(51/1 572)、CIN Ⅰ84.21%(16/19)、CIN Ⅱ 91.67%(11/12)、CIN Ⅲ 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榆出.结论:HR-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 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作者:潘小利;张子云;张连云;赵文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血浆纤连蛋白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围产儿预后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纤连蛋白FFN(Fetal fibronectin)值,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及围产儿预后,为临床上确立FFN预测值及早期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榆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抽取孕妇肘静脉血5 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分别选取第90、95、97.5百分位值作为候选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预测值,评价预测效果,严格追踪选定病例的妊娠结局,记录围产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孕周.结果:所有参加检测的孕妇均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将选定病例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的胎儿体莺、孕周和1、5、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FFN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指标及围生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邢运贞;曹淑新;杨小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三种剖宫产术式与腹腔粘连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原因,以期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60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者发生率分别是22.9%、54.2%和90.0%,前者与后两者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重度粘连发生率改良组低,粘连程度轻,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并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粘连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次之,改良剖宫产术粘连轻,发生率低.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5-FU注射治疗逆转CIN的临床病理研究及随访

    目的:探讨5-Fu官颈局部注射对CIN的阻断逆转效果及远期疗效评价.方法:5-Fu 3 ml(75 mg)分点局部注射,深度2~4 mm,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7~10日.结果:治疗前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IN 24例,其中CIN Ⅰ级12例.经1~3个疗程治疗,6例经病理证实恢复正常;1例7年后行锥切术,病理检查仍町见CIN Ⅰ级改变;1例在继续注射中.治愈率CIN-Ⅱ级町达100%,CIN-Ⅲ为60%,所有CIN-Ⅲ级病例经治疗全部降低级别.4例HPV检测阳性者中3例转阴,1例效价下降接近正常值.结论:5-Fu局部注射治疗CIN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无创伤性,能保留完整宫颈及正常功能,远期随访复发率低,无恶变发生,适于未婚未育者.

    作者:田雪红;赵淑华;袁捷;江元;潘宇;高洪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液动力学与术后苏醒过程的改变.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进行如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TCI组(A组)和静吸复合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TCI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均以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模式诱导,A组以丙泊酚TCI靶浓度5μg/ml诱导,插管后以血浆浓度3.5μg/ml为靶浓度维持麻醉至缝皮前,B组持续吸入2%异氟醚(氧流为2 L/min)至缝皮前.术中按需追加芬太尼与维库溴铵.两组病人分别计录:术前、术中1、5、10 min及术后MAF和HR;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1和24 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手术后第1天随访并记录有无术后恶心呕叶(PONV).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各时段MAP、HR、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人离开手术室时的OAAs评分和拔管后的MMSE评分显著增高(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缩短(J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各时段MAP及HR显著下降(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汴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术,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比有苏醒快和PONV发牛率低的优点,同时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李春萍;宋雪松;金立民;姜凤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引起母婴死亡,经系统的治疗后适时地终止妊娠是防止妊娠高血压疾病继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几年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多采用手术方法结束分娩,但笔者认为分娩镇痛的广泛开展,有效地降低了产痛,也有效的减少了由于产痛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韩伟;袁彤;麻海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病人术后的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佳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妇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选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复合全麻气管插管,机械控制呼吸.于手术结束前15 min接硬膜外镇痛泵.镇痛药物浓度:A组:0.125%.罗哌卡因,B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5μg/ml,C组:0.125%罗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持续输汴剂量2 ml/h,PCA量3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术后4 h、8 h、12 h、24 h、48 h患者的视觉模糊评分(VAS),各时间段镇痛药液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等各项指标.结果:C组在术后4 h、8 h、12 h、24 h、48 h各时点VAs评分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C组在术后8 h、12 h、24 h、48 h各时段镇痛药液用及实际PCA按压次数均少于A、B两组(P<0.05).C组术毕~48 h镇痛药液总量减少及实际PCA按压次数减少(P<0.05).结论:0.125%罗哌卡因与0.5μ/ml舒芬太尼配伍镇痛效果佳,镇静适当,无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较为适合妇科手术术后病人的自控硬膜外镇痛.

    作者:王慷;姜春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经阴道尿道中段耻骨弓下骨膜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探讨简易、有效、费用低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方法.方法:对有多年尿失禁症状、经常规检查提示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的18例妇女采用经阴道尿道中段耻骨弓下骨膜悬吊术加尿道后韧带折叠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55±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30±20)ml;无1例患者输血,未发生膀胱和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24~72 h,平均48 h;术后住院5~10天,平均6天.18例中治愈12例(66%),改善4例(22%),总有效率为88%(16/18).1例术后近期凶排尿困难剪除悬吊尿道中段的缝线,另1例术前Ⅰ度尿失禁病人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经阴道尿道中段耻骨弓下骨膜悬吊术简单、有效、微创,不需使用特殊、昂贵的器械和材料,疗效好、并发症少,符合中国的国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晓春;谢庆煌;胡路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LH)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的134例中,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e Total Hysterectomy,TLH)69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IAVH)6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TLH组平均手术时间(216.3±48.74)min,平均出血量(223.0±196.8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8±1.80)天.LAVH组平均手术时间(217.8±50.06)min,平均出血量(245.9±139.91)ml,平均住院为(7.8±3.19)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与LAVH均具有手术视野清楚、可避免开腹、减少手术创伤的优点,而LAVH则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廊证.

    作者:黄子健;唐家龄;黄燕清;肖青;张国正;梅珊珊;王海涛;何小倩;龚桂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普贝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待产的孕妇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72例,采用普贝生1枚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150例,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比较网组产妇用药后12 h官颈成熟效果、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用药后12 h宫颈评分,135例提高≥3,对照组47例用药12 h后宫颈评分提高≥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为(7.78±4.05)h,对照组为(21.55±10.46)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14.0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8.00%,其中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

    作者:范伟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HIV感染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方法:HIV感染者足月妊娠62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31例.观察麻醉显效时间、镇痛肌松效果,麻醉显效前、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 min的血压,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麻醉优良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IM+、CD8+、CD4+/CD8+比值并统计.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快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EA组显效时间快、麻醉完善、镇痛和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A组.CSEA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E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外周血测定T淋巴细胞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在HIV感染者剖宫产术的麻醉都可行,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金宇林;榻庆山;毕小宝;李煜;王琼;劳建新;张永福;肖丽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效果的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患,也是无排卵性不孕常见的原因,在高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4%~7%,引起PCOS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随之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病理生理特征,而胰岛素水平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应用降低胰岛素水平的药物(亦称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外周胰岛素水平,同时可降低雄激素水平,并改善排卵情况[1,2].

    作者:许小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宫颈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安达芬)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WALLACH公司的QUAN-TUM200型高频电波刀治疗,术后10天创面完全脱痂,患者自行将安达芬塞入阴道,每次1粒,隔日1次,共12次.CIN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TCT,2次正常后改为1次/6个月复查TCT,术后6个月复查HC2HPV.结果:CIN患者术后级别低于术前15例,2例术前活检为CIN Ⅰ,术后病理为CIN Ⅱ,病理级别提高占4.22%,术后3个月TCT检查ASCUS 1例,CIN 1次治愈率为98.12%,2次全部治愈,宫颈外翻及宫颈炎治愈率100.00%,宫颈湿疣2例,1次全部治愈,51例HPV感染者LEEP术后半年全部病例转阴.结论:LEEP联合安达芬治疗宫颈病变,效果好,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燕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4个月内婴儿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喂养方式是影响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母乳是婴儿为理想的天然食品,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的营养不可被替代,为了更好地开展婴儿保健工作,对赣榆县县城各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跟踪调查,以了解其喂养方式及影响因素.

    作者:姚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上海市2003~2007年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近5年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时段的产妇为对象,使用统一问卷,收集资料.结果:母乳喂养率在90.0%上下波动,而纯母乳喂养率则在45.0%~60.0%之间;奶水不够是添加代乳品的主要原因,添加工具主要为奶瓶奶头,职业女性和剖宫产分娩的妇女纯母乳喂养率低.结论:母乳喂养受职业、分娩方式及社会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减少不利因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许厚琴;杜莉;金辉;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HI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外米婚嫁妇女艾滋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订艾滋病(AIDS)预防控制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年以来迁入连云港市现常住本地的7423名农村妇女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占80.66%,迁入时间主要集中在1996~2005年,占57.59%,现主要居住于连云港市4个县的89个乡镇,HIV感染率为0.13%,感染者中,原籍云南的占80.00%,并发现2例配偶HIV抗体阳性,性传播率为25.00%(2/8),子女中2例HIV抗体阳性(均为<18月婴幼儿).结论: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中存在着一定的HIV感染流行,并造成配偶和母婴间传播.应加强该类人群的HIV综合临测工作,对已发现的感染者做好定期的随访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以大限度地控制AIDS在一般人群中进一步蔓延.

    作者:孙东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113例人工流产致继发不孕的临床分析

    大量国内外文献都已证明,人工流产是导致继发不孕的首要原因,而且流产次数越多,继发不孕的发生率越高[1].为了避免和减少人工流产而引起的不孕,对我院2000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间共2 876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颖;俄洛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上海市长宁区帮困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及知识知晓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帮困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知识认知和自报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长宁区2007年6~9月参加妇科普查的1 487名帮困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应用t检验、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帮困妇女对生殖系统慢性疾病(如官颈癌和乳腺癌)及性病可能症状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2.0%,50.0%和52.9%;对其它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75%以上.生殖系统疾病知识主要从广播/影视传媒(78.6%)和书刊报纸(64.1%)获得,缺少专业人员指导.近2周和6个月报告有生殖系统疾病症状者分别占24.1%(其中50.6%未治疗)和26.7%(其中62.4%未治疗),经济困难和自感病轻足未治疗的主要原因.帮困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与2同和6个月生殖系统疾病症状患病率旱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83(0.73~0.95)和0.87(0.78~0.99).结论:帮困妇女对生殖系统疾病的知识知晓尚不完善,自报牛殖系统疾病症状患病率较高,有症状患者未治疗比例高,经济困难和认识不足是限制患者及时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何萍;马骏;刘兆兰;徐飚;黄璧琨;徐丽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周期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周期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方法:将AIH周期中诱发排卵后48 h的LUF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阴道超声下卵泡穿刺(Follicle puncture,FP)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重复注射.结果:穿刺组排卵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HCG重复沣射组(P<0.01).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牛率明显下降.结论:卵泡穿刺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注射均为治疗LUFS的有效方法,卵泡穿刺法疗效尤为显著.

    作者:岳小妹;罗宇;乔婷;梅德华;庞训莉;沈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216例停经84天内早孕健康妇女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并对其年龄、停经天数、孕次、产次进行分析.结果:口服药物流产效果与早孕妇女的年龄、孕次、产次无关,与停经天数有关.停经50~59天组,不全流产率低(12.9%).停经<49天与50~59天流产效果比较,其流产率基本相同(P0.05),提示口服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59天内的早孕妇女,且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三城市医院流产妇女避孕知识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十预方案对流产妇女避孕知识、态度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干预性实验研究方法.结果:接受全面干预的人群避孕知识得分(9分)高于接受基本干预(7分)的人群(Z=16.6,P<0.01)和干预前(8分)的人群(Z=12.7,P<0.01);接受基本干预的人群避孕知识得分不比干预前高(Z=1.5,P:0.14).全面干预组流产后愿意使用和准备使用避孕套避孕的比例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去除了其它变量对避孕知识得分的影响后,年龄越大、出生在城市、女方及其男伴教育水平越高和接受全面干预的人群避孕知识得分也越高.结论:提供流产后计划牛育服务的全面干预能提高流产妇女的避孕知识水平和避孕药具使用率;年龄、本人及男伴文化程度和出生地是避孕知识的影响因素.

    作者:常明秀;徐晓;杨永利;张晓静;马文侠;张培育;申小静;金虹;程怡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多次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本院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并转行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7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UI后行IVF-ET助孕者40例、IUI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者9例、IUI后行IVF+ICSI(即Half-ICSI)者21例.②40例接受IVF助孕者中,5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2.50%;9例行ICSI助孕者无1例受精失败;21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其中4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9.05%.③70例反复IUI助孕失败患者转行IVF/ICSI治疗后,受精失败的发生率为12.86%(9/70).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卵细胞受精障碍,ICSI对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年限等病史可适当放宽Half-ICSI的指征.

    作者:李杭生;张少娣;张翠莲;殷宝莉;谷保霞;张宇晖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P16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Cyclin D1、P16蛋白在52例子宫内膜癌和2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比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的病理分级、肌层浸润、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yclin D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8%(2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3/26)(P<0.01).子宫内膜癌Cyclin D1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且多有肌层浸润.P16蛋白在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5%(23/26),其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组间表达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内膜癌组Cyclin D1与P16协同异常表达率为30.8%,协同正常表达率为32.7%.经等级相关分析,Cyclin D1与P16表达未见相关关系.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蛋白和Cyclin D1的表达异常,检测结果有助于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转移侵蚀及预后.两者协同异常表达表明肿瘤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

    作者:白华;任常山;曲陆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孕激素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代谢酶的影响

    目的:选取5种常用于激素替代治疗(HBT)的孕激素,体外检测其不同类型、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方式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T47D,MCF-7和MCF-7/aro,经E2和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孕激素(P)作用后,Northern Blotting或RT-PCR技术检测雌激素代谢酶的mRNA表达,同位素标记的底物用于酶的活性测定.进一步模拟活体HRT,建屯序贯治疗(SCR)和连续联合用药(CCR)的体外细胞模型.结果:与单用E2组相比,安宫黄体酮(MPA,10-8M-10-6M)与E2(10-8M)共同作用后,可上调雌激素活化酶芳香化酶、17β羟基甾醇脱氢酶Ⅰ型(17β-HSD1)、硫酸酯酶(STS)的活性并使mRNA表达升高.黄体酮(P4)也有上述作用,但是影响较小.左炔诺孕酮(LNG)、炔诺酮(NET)和地诺孕酮(DNG)对酶没有刺激作用.未见孕激素对雌激素抑制酶17β羟基甾醇脱氢酶Ⅱ型(17β-HSD2)和硫酸酯转移酶具有刺激作用.CCR体外细胞模型中检测到芳香化酶和17β-HSD1活性增加,而SCR模型中没有明显的酶刺激反应.结论:孕激素不同类型、不同用药方式对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代谢酶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其他孕激素相比,MPA对酶的刺激作用强,其用于HRT是否通过上调酶的活性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尚有待研究.

    作者:马小平;徐冰;戴淑真;姚勤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41例临床观察

    新牛儿窒息就是出生后一分钟只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氢状态,缺氧缺血引起细胞膜损伤除直接破坏外,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和细胞器官功能障碍,可引起机体系统器官损害,特别是心脑等生命重要器官对缺氧缺血十分敏感.

    作者:张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游泳对剖宫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对剖宫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出生的5天内的新生儿10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红素增高.研究组52例进行游泳,对照组52例单纯沐浴,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进行黄疸指数.结果:游泳组第3天,第5天黄疽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游泳能促进剖官产儿胆红素代谢.

    作者:刘伟;方海燕;徐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药遗尿贴片穴位透入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观察

    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直接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及国际新经皮治疗理论研制出中药遗尿贴片,采用经皮射频药物治疗机穴位透入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并设对照组作对比脱察,以了解中药遗尿贴片穴位透入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

    作者:于彩春;陈雷;陈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中未婚女性的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率.方法:将该院260例未婚女青年受术者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8例受术者中,未婚人流者260例,占38.34%.260例未婚人流者中,无业、个体户及服务人员135例,占51.92%;工人、农民84例,占32.31%;2次以上反复人流者197例,占75.76%.结论:加强对易发生未婚先孕人群的管理及开展性知识教育与避孕知识教育,以降低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率.

    作者:赵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阴道镜在女工普查中诊断宫颈疾病的应用价值

    阴道镜结合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提高,我院从2003年开始应用电子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开展妇女病普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任香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儿童孤独症的一些非认知领域研究

    自从Kanner 1943年首次提出孤独症概念以来,许多研究都试图解释这一身心障碍之谜.孤独症一直被认为是由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发展障碍,相关研究也着重于认知领域研究,以试图解释孤独症各类症状与神经生物缺陷之间的关系[1].

    作者:武晓艳;曾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现状与进展

    乳腺癌是好发于妇女的恶性肿瘤,号称妇女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4万为新发病例,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此病.

    作者:马娇;齐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孕产妇心理的评估、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妇女的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作为不寻常的生活事件,仍构成了强大的心理应激源.孕产妇经历着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环境的一些变化,大部分的孕产妇能适应这些变化,但也有一部分的孕产妇不能适应,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发生身心障碍.

    作者:于津;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免费HIV抗体检测率的影响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在孕期保健门诊和产时对孕产妇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监测孕期和产时接受自愿咨询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活动,使HIV抗体检测成为孕产妇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

    作者:姚元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人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我国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出院前给予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延长生命,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患者的避孕措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延平;李新霞;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