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方海燕;徐岩
目的:探讨游泳对剖宫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出生的5天内的新生儿10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红素增高.研究组52例进行游泳,对照组52例单纯沐浴,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进行黄疸指数.结果:游泳组第3天,第5天黄疽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游泳能促进剖官产儿胆红素代谢.
作者:刘伟;方海燕;徐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运用脐血血气分析早期预测围产儿缺氧缺血状态,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344例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第一声啼哭前立即抽取脐动脉血0.1 ml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记录围产因素,并跟踪新生儿的临床过程.结果: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中,pH低为6.585,pH<7.20者46例,新生儿窒息31例;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pH、PaCO2、HCOmM3-及BE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 Pa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组31例中有10例pH<7.20,在Apgar评分≥8分的正常组313例中有36例pH<7.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脐血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估计新生儿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文燕;张玉华;陈蔺;曾辉明;谭玮;丁香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纤连蛋白FFN(Fetal fibronectin)值,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及围产儿预后,为临床上确立FFN预测值及早期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榆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抽取孕妇肘静脉血5 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分别选取第90、95、97.5百分位值作为候选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预测值,评价预测效果,严格追踪选定病例的妊娠结局,记录围产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孕周.结果:所有参加检测的孕妇均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将选定病例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的胎儿体莺、孕周和1、5、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FFN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指标及围生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邢运贞;曹淑新;杨小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人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我国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出院前给予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延长生命,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患者的避孕措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延平;李新霞;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佳时机与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母儿死亡率.方法:对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有并发症55例,发生率61.8%,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有并发症者66例,发生率74.1%,死亡10例.结论:选择佳时机与方式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高母儿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根本措施.
作者:王姣珍;刘云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过敏性咳嗽患儿89例为观察组,99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A,以及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小儿86例为对照组B.3组患儿均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l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件率为40.4%;对照组AMP-IgM阳性率为12.1%;对照组BMP-IgM阳性率为8.1%.36例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口服,总有效率为83.3%.随访6~12个月,仅4例轻度咳嗽发作.结论: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明显.
作者:王小春;邓春红;黄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8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的128例病例的临床诊断指标、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128例中能找到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的病例有103例(80.5%),以脐带因素高52例(50.5%),其次为羊水过少30例(29.1%),胎盘钙化7例(6.8%),活跃期停滞7例(6.8%),胎膜早破8例(7.8%),宫角血管自发破裂1例.结论:脐带缠绕是第一产程出现胎儿窘迫的高发因素.胎儿监护图型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或羊水Ⅲ°污染与新生儿窘迫发生相关.
作者:黄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LH)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的134例中,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e Total Hysterectomy,TLH)69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IAVH)6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TLH组平均手术时间(216.3±48.74)min,平均出血量(223.0±196.8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8±1.80)天.LAVH组平均手术时间(217.8±50.06)min,平均出血量(245.9±139.91)ml,平均住院为(7.8±3.19)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与LAVH均具有手术视野清楚、可避免开腹、减少手术创伤的优点,而LAVH则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廊证.
作者:黄子健;唐家龄;黄燕清;肖青;张国正;梅珊珊;王海涛;何小倩;龚桂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影响.方法:于孕12周内建立围产期保健基线资料,随访观察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身长.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与孕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孕前BMI、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具有一定的影响.重视并适时提供咨询和干预,维持适宜的孕期增重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胡成文;洪倩;胡传来;陶兴永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在孕期保健门诊和产时对孕产妇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监测孕期和产时接受自愿咨询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活动,使HIV抗体检测成为孕产妇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
作者:姚元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乳腺癌是好发于妇女的恶性肿瘤,号称妇女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4万为新发病例,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此病.
作者:马娇;齐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原因,以期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60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者发生率分别是22.9%、54.2%和90.0%,前者与后两者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重度粘连发生率改良组低,粘连程度轻,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并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粘连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次之,改良剖宫产术粘连轻,发生率低.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中未婚女性的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率.方法:将该院260例未婚女青年受术者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8例受术者中,未婚人流者260例,占38.34%.260例未婚人流者中,无业、个体户及服务人员135例,占51.92%;工人、农民84例,占32.31%;2次以上反复人流者197例,占75.76%.结论:加强对易发生未婚先孕人群的管理及开展性知识教育与避孕知识教育,以降低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率.
作者:赵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帮困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知识认知和自报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长宁区2007年6~9月参加妇科普查的1 487名帮困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应用t检验、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帮困妇女对生殖系统慢性疾病(如官颈癌和乳腺癌)及性病可能症状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2.0%,50.0%和52.9%;对其它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75%以上.生殖系统疾病知识主要从广播/影视传媒(78.6%)和书刊报纸(64.1%)获得,缺少专业人员指导.近2周和6个月报告有生殖系统疾病症状者分别占24.1%(其中50.6%未治疗)和26.7%(其中62.4%未治疗),经济困难和自感病轻足未治疗的主要原因.帮困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与2同和6个月生殖系统疾病症状患病率旱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83(0.73~0.95)和0.87(0.78~0.99).结论:帮困妇女对生殖系统疾病的知识知晓尚不完善,自报牛殖系统疾病症状患病率较高,有症状患者未治疗比例高,经济困难和认识不足是限制患者及时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何萍;马骏;刘兆兰;徐飚;黄璧琨;徐丽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较复杂,因其常是恶性肿瘤的征兆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对2003年1月~2008年1月5年内在我院门诊诊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312例进行临床分析,探索其原因及有关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
作者:宋丹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后官颈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方法:52例Ⅰb2~Ⅱ b期原发性宫颈癌患者接受了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根据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两组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肿瘤组织MVD的变化.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后MV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有效组下降多于无效组,但有效组化疗栓塞后MVD与化疗栓塞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栓塞后MVD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残留癌组织的血供和细胞活性,其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缩短介入化疗的间歇时间及化疗栓塞后手术的时间可能提高疗效,如在动脉栓塞时配伍抗微血管生成的药物有可能提高疗效.
作者:阮晓红;钟开运;杨爱莲;周伟;茹景顺;黎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妇女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职工的身心健康.为了解我市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妇女病发病情况,更好地做好保健工作,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治工作.
作者:李宗瑞;庞淑兰;闫娅妮;韩淑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外米婚嫁妇女艾滋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订艾滋病(AIDS)预防控制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年以来迁入连云港市现常住本地的7423名农村妇女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占80.66%,迁入时间主要集中在1996~2005年,占57.59%,现主要居住于连云港市4个县的89个乡镇,HIV感染率为0.13%,感染者中,原籍云南的占80.00%,并发现2例配偶HIV抗体阳性,性传播率为25.00%(2/8),子女中2例HIV抗体阳性(均为<18月婴幼儿).结论:连云港市农村外来婚嫁妇女中存在着一定的HIV感染流行,并造成配偶和母婴间传播.应加强该类人群的HIV综合临测工作,对已发现的感染者做好定期的随访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以大限度地控制AIDS在一般人群中进一步蔓延.
作者:孙东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HBsAg(+)孕妇的焦虑水平,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孕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使用Spilberger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孕妇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HBsAg(+)孕妇的年龄、既往妊娠史、家庭收入、孕周等因素与焦虑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HBsAg(+)孕妇要进一步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个性化的措施,认真做好疏导工作,使她们顺利渡过孕产期,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高海生;李聪捷;李同归;谢二辰;李丽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 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 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 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 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臀指数0.91;HR-HPV 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 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足正常/炎症3.24%(51/1 572)、CIN Ⅰ84.21%(16/19)、CIN Ⅱ 91.67%(11/12)、CIN Ⅲ 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榆出.结论:HR-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 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作者:潘小利;张子云;张连云;赵文彬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