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双琴;顾春丽;刘明芳;李晴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方法:问卷调查,对象为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医护人员.结果:在绍兴地区基层医院,47.0%的人员未参加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相关培训,75.9%的人员近3年内未参加培训,77.1%的人员临床参与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结论:行政干预、技术培训双管齐下才是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叶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和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IVF-ET治疗的PCOS患者9例(PCOS组)及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1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取卵日空腹血浆及卵泡液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以及卵子发育情况.结果:PCOS患者取卵日血浆及卵泡液tHcy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PCOS患者卵子回收率、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卵泡液tHcy浓度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负相关(均P<0.01);卵泡液tHcy浓度与血浆tHcy浓度正相关(P<0.000 1).结论:PCOS患者血浆及卵泡液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升高;血浆及卵泡液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PCOS患者卵子质量、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董丽霞;徐素欣;曹金凤;王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多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为轻、中、重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心电图、胃肠道功能异常,其异常发生率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应严密监测、积极治疗.
作者:顾春健;富琴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90例不同病情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30例,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结果:急性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D-二聚体含量在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D-D升高越明显,D-D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刘亚秋;刘喜;张侃;刘纯义;罗勇;夏汉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铅暴露儿童主要症状、年龄特点、环境铅来源及锌钙制剂治疗前后血铅水平变化.方法:对2003年~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43名铅暴露儿童诊治资料进行分析.铅暴露诊断参考指标为血铅大于5 μg/dL,同时伴有症状者.资料分析包括:主要症状、血铅水平、环境铅源、年龄性别特点等.同时,对驱铅治疗前后血铅与血矿物元素等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血铅值在5~10μg/dl伴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占30.2%(13/43),男女儿童均在8~9岁时就诊率高.膨化食品、玩具、碳酸饮料、房屋装修和咬铅笔是导致儿童铅暴露的高危因素,注意力涣散、易激惹和多动为常见症状.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躯铅治疗后,血铅值显示有意义下降(P<0.001),同时可防止血矿物元素的下滑.结论:神经症状出现在血铅水平<10 μg/dl,说明铅损害可以发生在目前的诊断标准以下.铅损害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锌钙合剂治疗对降低血铅和恢复血钙、锌水平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时莲;张美和;宋文琪;焦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可行性.方法:利用LEEP刀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136例,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成清奇;张幸春;张月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龄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的关系.方法:对13岁同龄学生240人,480只眼根据散瞳后屈光度进行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以轻中度为主,占7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垂直曲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P<0.05).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曲率、玻璃体腔长度有相关性(P<0.05),近视屈光度与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水平曲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13岁同龄青少年中、高度近视主要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而轻度近视的产生与眼轴无明显关系.眼角膜垂直径屈光力增高可能是形成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雅馨;高庆华;李海燕;刘淑玲;王桂芝;周春辉;徐春军;杜红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龄卵巢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60岁以上高龄卵巢癌病例.结果:根治性切除及肿瘤细胞减灭术38例(73.1%),姑息性切除14例(26.9%).术后并发症22例(42.3%),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8%.结论:手术治疗是高龄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重视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简巧细快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高龄卵巢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朴金霞;浦建文;王旭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8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宫、腹腔镜检查6条输卵管缺如,70条输卵管中46条阻塞,中远段阻塞30条,近中段阻塞16条,24条通畅;输卵管碘油造影假阳性率34.3%;宫、腹腔镜联合疏通41条输卵管,切除2条输卵管,3条输卵管行吻合术,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提示输卵管通畅.随访6~9个月,30例怀孕,受孕率78.9%.结论: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理想的诊治策略.
作者:余志惠;王晓晖;陈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该院住院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产史、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合并中度贫血等产前存在的高危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产程异常、助产技术、产后观察等为产时及产后存在的高危因素.结论:重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高危因素,加强保健工作,.提高医生的助产技术,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滕利;吕荣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HLA-DR+细胞水平及定位,分析免疫因素在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学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法检测100例卵巢早衰患者,6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60例自然绝经妇女,60例正常育龄妇女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ENA多肽抗体系列、CD3+、HLA-DR+、CD3+ HLA-DR+细胞水平.结果:①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26.53%(26/98),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均为阴性.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促性腺激素组、自然绝经组、育龄组(P<0.05),未发现有明显的特殊核抗原成分;13例ANA阳性POF患者经治疗后ANA转为阴性;②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增加,CD3+HLA-DR+(活化T细胞)增加,与自然绝经组和育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P=0.003);6例POF患者经激素替代后CD3+HLA-DR+水平未见明显降低.结论:部分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机体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状态,免疫因素可能是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致病原因.
作者:秦姗;沈鸿敏;徐素欣;宋月轻;常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妥泰治疗儿童失神癫痫(CAE)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妥泰治疗组24例和丙戊酸治疗组26例,妥泰治疗组均采用妥泰单药治疗,目标剂量3~8 mg/(kg·d);丙戊酸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目标剂量为20~40 mg/(kg·d).比较两组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妥泰治疗组24例中完全控制13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70.83%;丙戊酸治疗组26例中完全控制18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84.62%,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方面:妥泰治疗组24例患儿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6.67%;而丙戊酸组26例患儿中有9例出现副作用,占34.62%,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毒副作用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妥泰治疗CAE与传统药丙戊酸比较疗效相近,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银波;李春怀;梁东;贾飞勇;李海波;梁志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该县儿童缺钙情况.方法:对2006年6~8月到该县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就诊的儿童进行血钙、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受检儿童(0~6岁)410例,缺钙160例,缺钙率39.02%.其中以1~2岁婴幼儿缺钙为主.结论:为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建议尽早、长期合理给儿童补钙.
作者:朱慧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使广大适婚年龄的青年,以及育龄妇女,充分认识进行婚检、孕检、产检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ebia蛋白电泳仪,对在2003年11月~2006年11月期间婚检、孕检、产检者采静脉抗凝血2ml,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地中海贫血.结果:2 000例血标本中,检出地中海贫血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54例,占2.7%.结论:深圳盐田区虽然是名符其实的移民城市,但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并不少,因此开展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十分重要,对杜绝重度地中海贫血儿童及减少轻度地中海贫血儿童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意义重大.
作者:张彩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41例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低体重、窒息缺氧、喂养不当及糖尿病母亲的巨大婴儿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无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结论: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在于预防,即加强保暖,减少能量消耗及早期多次足量喂养,静脉补充葡萄糖,同时监测血糖,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对本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习靖;宋雁;刁敬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可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及实验血β-HCG检查经治疗前后对照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操作简便,是一种无创性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较好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露露;白新华;贡雪灏;张家庭;赵卫华;周凤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四阶段、概率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共调查育龄妇女7 333人;对影响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兵团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率为31.37%;居住在师直、年龄25~34岁、汉族、受教育程度高、已婚、从事非农业、家庭年收入高、经常看书报杂志、近2年收到过生殖健康宣传材料的妇女叶酸知晓率高.结论:应积极采取叶酸增补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农村、未婚和少数民族妇女叶酸知识的普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是提高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根本途径.
作者:魏斌;唐景霞;张丛笑;胡傲容;李新芝;郭淑霞;陈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沉阳市1990~2005年0~4岁儿童死亡地点,了解0~4岁死亡儿童死前就医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在全市建立52家死亡监测点.结果:1990~2005年死于家中的儿童比例有升高趋势.结论:采取措施,改善儿童就医条件.
作者:王玉瑛;宋亚非;刘璠;杨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给予罗格列酮4mg,1次/日,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IR)以及雄激素等指标,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患者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水平有下降趋势;治疗后规律月经者占60%,自然排卵率为56%,9.1%妊娠.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可以改善IR,同时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恢复规律月经、甚至自然妊娠.长期服用可降低将来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作者:孔芬英;段海风;王艳芬;潘丽霞;李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开展儿童ADH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试剂盒,运用ELISA方法分析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42±0.34)ng/ml和(177.70±37.92)pg/ml,对照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94±0.42)ng/ml和(206.20±42.45)pg/ml;与对照组比较,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递质在儿童ADHD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熊忠贵;金涛;徐海青;石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