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洋;蒋蕙竹
目的: 探讨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新生儿窒息率的变化.方法: 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2001年1月~2003年12月出生的作为对照组,比较对助产士培训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2.86%,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992,P<0.01);培训后第1年(2004年)窒息发生率为1.52%,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61,P<0.01);2004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23,P<0.01);2005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8,P>0.05).结论: 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规范化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当助产士的复苏技术规范、熟练达到一定程度时,新生儿窒息率会稳定在一定水平.
作者:赵新霞;谭志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的喘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当前威胁儿童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现对136例小儿哮喘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连英;刘树敏;毓明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的通气效果.方法: 将80例先天性唇裂婴幼儿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麻醉拔管后对存在舌后坠的患儿,将气管导管从鼻腔插入鼻咽腔位置,起到抬起舌根保证正常通气效果作用.对照组麻醉拔管后对存在舌后坠的患儿,仍采取传统处理方法,既托下颌法、缝合舌体外牵引法、口咽通气道纠正法等.结果: 对照组有效通气达52.5%,发生托下颌无法纠正的上呼吸道梗阻2例,缝合舌体外牵引导致喉痉挛2例、口咽通气道使用导致呕吐3例.结论: 鼻咽通气管在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王淑梅;王丽萍;郭丽娟;李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项补救措施,为了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在宫颈局麻人工流产前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乳酸菌胶囊治疗萎缩性阴道炎100例疗效.方法: 萎缩性阴道炎病人每晚睡前阴道内深部分别放置乳酸菌阴道胶囊2枚或欧维婷软膏0.5 g各100例,连用7日.如未治愈,再按上述方法重复放药1周.结果: 乳酸菌阴道胶囊用药1周后复查,83例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达临床治愈,治愈率83%;17例显效,再次用药1周后均达临床治愈,用药后pH值明显降低.欧维婷软膏用药1周后复查,81例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达临床治愈,治愈率81%;19例显效,再次用药1周后均达临床治愈,用药后pH值明显降低.结论: 乳酸菌胶囊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分析,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8~2005年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单位上报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核实后,重新汇总、统计并分析.结果: 1998~2005年活产婴儿41 17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724例,年平均死亡率17.59‰,其中新生儿、婴儿分别为11.51%、15.30%;2005年的新生儿、婴儿和0~4岁儿童死亡率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76.61%、68.97%、68.90%;8年累积的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其它先天异常、意外窒息;1~4岁儿童以意外死亡为主要死因.其中溺水占55.36%.结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87.02%是死于1岁以内,而1岁内婴儿死亡中又有75.24%死于新生儿期,因此有效的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总体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晓绒;杨健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阴道乳酸杆菌对假丝酵母菌感染阴道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1 398例门诊已婚就诊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乳酸杆菌、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白细胞的调查.结果: 检出少量乳酸杆菌的有980例,其中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23.57%和20.30%,诊断为阴道疾病的占70.10%,检出多量乳酸杆菌的有418例,诊断为阴道疾病的只占29.89%.结论: 检出少量乳酸杆菌的妇女患阴道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检出多量乳酸杆菌的发病率.
作者:金晓霞;高辉;赵淑玲;吴丽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血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VEGF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测定PCOS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PCOS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VEGF可以促使卵泡周围血管生成,增加卵巢间质血管化,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作者:崔雅惠;袁捷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育龄妇女RTIs总患病率为66.02%,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患病率依次为57.43%、18.62%、7.40%.育龄妇女一种病原体感染率为19.60%,两种病原体感染率为2.00%,尚无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职业为非农民、输卵管已结扎、不良卫生习惯、丈夫近期外出、丈夫有尿路感染史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并出现混合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作者:范文燕;汪鑫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对120例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率94.17%,其中宫外孕、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分别为97.5%、80%、96%、60%.结论: 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其声像图有相似之处,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鉴别.
作者:文立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孕期胎儿肾孟分离的妊娠结局.方法: 孕期发现胎儿的肾盂分离超过4 mm以上则做追踪随访至新生儿期结束,追踪随访.结果: 肾盂分离终变成肾积水的比例为10%,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者2.5%.结论: 孕期发现胎儿肾盂分离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及发现,一旦发现肾盂积水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振武;宋语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Fas蛋白(CD 95/Apol 21,Fas)、Fas配体(Fas ligand,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 Fas及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和82%.乳腺癌组织FasL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Fas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Fa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Fas及FasL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
作者:李玉兰;高莉莉;郑立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妇科领域中应用范围更广.本文意在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
作者:黄杨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卵泡监测是妇产科临床治疗不孕症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超声检查进行卵泡监测的方法包括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
作者:张洪洋;蒋蕙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成都城区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分布趋势以及超重、肥胖流行状况.方法: 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和美国CDC2000标准对成都市城区10 520名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成都城区儿童少年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男9.6%、5.2%,女7.1%、2.3%(WGOC标准);男9.5%、2.8%,女7.1%、1.1%(IOTF标准);男8.0%、5.7%,女6.0%、2.1%(CDC2000标准),男生肥胖率普遍>女生,BMI均呈先缓慢下降,后迅速回升趋势,肥胖-超重比女生>男生,均大于可接受水平.结论: 成都城区儿童少年处于肥胖流行早期阶段,发生肥胖潜在危险性高,并呈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早期预防措施.
作者:张琚;王红;曹丽;李薇;郑小琴;陈洁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3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 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7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 IL-6、IL-8、VCAM-13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对判断新生儿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丹;王志学;王晓玲;顾学文;傅丹;许春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导致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孕产妇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发病6例(30%),产后发病14例(70%).20例患者中,均常规给予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症状好转.所有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结论: 孕产妇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重则导致股青肿,治疗不及时易引起肢体残废甚至患者死亡.对孕产妇l临床可疑者,应尽早诊治.我国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
作者:魏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索妇科检查对先兆流产安胎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月因先兆流产住院安胎患者718例临床资料,对行妇科检查组与不行妇科检查组的安胎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妇科检查并没有增加流产风险,并可降低误诊率.结论: 妇科检查对先兆流产患者是安全的和必要的.
作者:马莉;李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均为4周.对治疗前后疗效、24 h尿蛋白、12 h尿红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24 h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活血益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过敏性紫癜所致的肾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香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佳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07年8月收治的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83例手术治疗,其中乳腺癌根治术2例、改良根治55例、单纯乳腺切除术18例、肿瘤局部切除术8例;6例单纯放疗加内分泌治疗.8例于术后14个月至5年时局部复发,25例在随访10个月至5年时出现肺、肝、骨及脑转移,24例在随访14个月至6年时死于本病.5年生存率为86.7%.结论: 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内分泌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刘新梅;张晨芳;李婷;王续鳞;李思函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