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分析

邓秋儿;冯宝琴;温晓玲;梁群;谭惠芹;彭凤韵

关键词:甲状腺, 手术, 应激反应, 护理
摘要:目的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应激性反应.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甲状腺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胆固醇检测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逐渐倾向年轻化,且主要是2型糖尿病.在一些大中城市,发病率分别可达6.4%及3.9%,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1].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常累及神经、心脑血管、肾脏等系统.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的C-反应蛋白(CRP)及胆固醇的检测,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咸永松;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川崎病患儿的健康教育及追踪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人们对川崎病(KD)的认识,以配合治疗、护理及随访,减少血管炎对心血管的损害及后遗症.方法对148例患儿患属采用个别针对性教育、集体教育和随机教育的方法,以交谈、墙报、宣传单和陪人会上的健康宣教等形式完成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使患儿患属对KD的特点、治疗、护理及其对心血管的损害和远期影响有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以及专科门诊的定期追踪复查,减少了血管炎对心血管的损害和后遗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方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随诊的依从性,有利于KD的康复及远期追踪.

    作者:黄慕怡;胡桂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3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都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雾化吸入,实验组用沐舒坦加生理盐水雾化,对照组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天2次.对患儿喘憋、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疗效及喘憋、咳嗽、肺部哕音消失情况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比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2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血尿素氮、肌酐、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实验组的皮肤瘙痒减轻情况、中分子物质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提高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作者:刘育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同种异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的护理

    介绍了1例小肠移植术的护理体会.从病室选择、医疗物品的准备、药品的准备、术后病室管理、术后监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严格护理管理,做好护理监护是保证小肠移植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焦改梅;李保秀;霍巧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病人术后的早期监护

    回顾性总结26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及采取的有关预防和治疗措施,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早期的监护要点,防治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早期可出现较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以后颅窝血肿和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为危险,故术后早期应严密监测,特别强调对病人呼吸、血压和意识状况的观察,床旁应常规备有呼吸机和脑室穿刺包.

    作者:曾艳;朱松辉;谭红莲;李化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结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从对营养液的配方、配制及输入的速度、部位等进行观察与护理.110例病人全胃肠外营养时间6~18d,治愈出院102例,8例明显好转,没有1例因操作与护理不当而出现电解质紊乱、输液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李冬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重症肌无力术后发生多次危象的抢救与护理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2],但胸腺切除术后常发生MG危象导致死亡[3].我院胸外科2005年6月15日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病人,术后多次发生危象,5次呼吸骤停,气管插管抢救,并采用了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法冲击疗法,住院35d,监护室监护17d,病情好转出院.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谌科霞;方莉;吴吉明;陈德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例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术的配合体会

    总结2例右单肺移植手术过程中人员配备、物品准备、手术配合和术中护理.提出手术配合和护理重点:术前讨论、手术物品准备、加强无菌管理与供肺保护、患者输液速度调节、护士操作熟练等,有助于肺移植手术的成功.

    作者:徐亚玲;韩芳;李旭;刘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护理干预初探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评估调查对象的社区健康教育需求,以社区人群为对象,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引导健康生活模式的POP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对POP的病因、症状和预防知识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开展POP一级预防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慢性病预防的社区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中.

    作者:黄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胃管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胃管在危重患者中的置管方法及护理配合,以解决患者胃肠道营养及胃液引流问题.50例按常规护理操作方法反复多次插胃管不成功的患者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结合临床护理操作而留置胃管.其中90%一次插管取得成功;10%经2次插管取得成功.解决了胃液引流及胃肠道营养问题,保证了有效的胃肠减压.

    作者:王惠珍;钟秋生;王祥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分步给药法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患者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方法将受检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分步给药法,对照组为常规给药法,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镜时的镇静程度、咽部反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异丙酚用量少(p<0.01),对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较常规给药法小(p<0.01).观察组的患者镇静深度较常规给药法的镇静深度浅(p<0.05),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给药法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用分步给药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作者:孟慧;肖定华;沈守荣;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麻风病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

    分析了麻风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心理特征为:抑郁、焦虑、怀疑和孤独感.主要护理措施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疏导、劝解、安慰、暗示等手段和方法,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教育、行为影响以及心理指导,建立信任与合作,改变其不良的心理障碍.

    作者:任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的焦虑评估与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0例,对2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采用汉密顿焦虑量度表,进行入出院前后焦虑情况及生活满意度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出院前后焦虑程度经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助于降低焦虑程度,促进老年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肝炎治疗康复的影响

    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慢性肝炎病人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从根本上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18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组由经治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分别于住院后对病人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于住院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2组比较,健康教育组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病人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疗养知识、用药知识、饮食、隔离知识等,对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娥;付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总结了对669例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分别从消除或减轻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缓解焦虑心理、猜疑心理及孤独绝望心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叶灿漫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分析

    目的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应激性反应.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甲状腺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作者:邓秋儿;冯宝琴;温晓玲;梁群;谭惠芹;彭凤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车辆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和各种灾害性事件迅速增加,病情也多趋向于复杂化,危重程度显著增高,已成为住院、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紧急抢救,及时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医生的快速诊断和治疗,使伤员转危为安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6月收治的90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亚丽;宴丽;张君霞;张宝慧;陈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在基层医院开展风险管理的实践

    护士属于高风险职业,随着人民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风险和危机意识,尤其是基层医院,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预测和规避风险,使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危机事件层出不穷,据文献报导[1],医疗纠纷自90年代以来正以每年10%的递增速度上升,尤其在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施行后,递增的速度加快,医患关系空前紧张[1].

    作者:刘赛平;钟美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PDCA循环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为提高分诊正确率,减少因各种会诊、检查而耽误治疗时间,对急诊病人采用常规分诊和PDCA循环模式进行分诊比较,结果采用常规分诊正确率为90.2%,PDCA循环模式分诊正确率为94.8%,p<0.01.将PDCA循环用于急诊分诊工作中,提高了急诊分诊质量.

    作者:刘艾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