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新生儿脐带消毒方法的对比分析

朱佩英

关键词:新生儿, 脐带, 安尔碘, 消毒, 护理
摘要:目的比较安尔碘作新生儿脐带消毒和传统碘酊、酒精消毒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100例,采用安尔碘作新生儿脐带消毒处理;B组100例,采用传统的碘酊、酒精消毒脐带法.对2种新生儿脐带消毒方法的皮肤灼伤率、脐带残端结痂时间,以及脐炎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应用安尔碘作新生儿脐带消毒皮肤灼伤率为0,脐炎发生率低(1%),脐带残端干燥结痂脱落时间早,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新生儿脐带碘酊、酒精消毒法,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尔碘作新生儿脐带消毒法优于传统的碘酊、酒精消毒法.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6h)成功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是防止左心室重塑有效的方法之一.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A)早期再通,恢复TIMIⅢ级血流,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阻抑梗塞扩展、防止左心室扩大和重塑,保护左室功能,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塞范围就越小、病死率也就越低,尤其在发病后1h内溶栓,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但静脉溶栓治疗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

    作者:金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肛门改良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30例经肛门改良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肠道准备、饮食管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该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加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作者:杨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病腹腔镜下脾切除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应用护理程序,结合血液病的特点,在术前准备、健康教育、观察病情变化等方面对16例血液病脾切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认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严密病情观察是提高血液病脾切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健.

    作者:孙咏梅;钟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胆固醇检测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逐渐倾向年轻化,且主要是2型糖尿病.在一些大中城市,发病率分别可达6.4%及3.9%,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1].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常累及神经、心脑血管、肾脏等系统.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的C-反应蛋白(CRP)及胆固醇的检测,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咸永松;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配合

    总结了糖尿病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分别从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兰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夜班护士压力源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护士时夜班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感受和行为规范,设法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为护理管理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通过对不同医院和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50名参与值夜班的护士进行电话访谈,并从中抽取10名有代表性的夜班护士进行第二次电话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分类及反思,从中概括主题.结果护士夜班工作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过重、情感易受挫折、自我追求受限及身体健康的危害.结论夜班护士呈现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工作较消极和个人无成就感等疲溃现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与其沟通,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减轻她们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从而减轻压力源.

    作者:邹素容;黎英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作用.对256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电波刀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了术后阴道排液、出血的时间,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作者:胡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分步给药法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患者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方法将受检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分步给药法,对照组为常规给药法,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镜时的镇静程度、咽部反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异丙酚用量少(p<0.01),对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较常规给药法小(p<0.01).观察组的患者镇静深度较常规给药法的镇静深度浅(p<0.05),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给药法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用分步给药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作者:孟慧;肖定华;沈守荣;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目的探讨预防化脓性及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54例拟行阑尾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A、B 2组,A组依常规方式消毒铺单后进行手术操作,关腹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B组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单后粘贴医用粘贴手术巾,切开腹膜后,切口两边各置1块半湿盐水垫保护切口,关腹后,先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0.5%聚维酮碘溶液20~50ml冲洗伤口,并留置1~2min,再以干纱布拭净,严格止血后,常规缝合切口,观察2组病人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病人2种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重在切口的保护和处理.

    作者:张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体温测试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实用而又相对准确无创伤的小儿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126例住院小儿同时测量腋温和肛温3d,取其平均值作为研究数据.结果测得小儿腋温范围36.2~37.6℃,测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样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腋温与肛温的均数比较有差异,经相关与回归分析腋温与肛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示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但测量的肛温值始终高于腋温值.结论腋温测量易操作,可用测量腋温的方法来监测体温变化,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选发热病人的方法.

    作者:吴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

    分析护士职业压力表现、影响因素及危害性,提出防止的对策:要更新观念,宣传到位;合理安排,调节弛张;调整心态,情感支持;创新理论,科研前位.

    作者:郭淑梅;沈树花;曲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临床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临床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治疗、抢救配合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重庆市4所三甲医院44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护士、高学历及高学历同时高职称护士掌握程度较好;非专科护士、低学历、低职称以及年资在25年以上的护士掌握程度较差.结论护士对心律失常的掌握程度较大地影响着病人病情变化的客观信息,而主观原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及强化重要性的认识是根本的方法.

    作者:江洁;何红贞;唐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京万红联合局部氧疗治疗老年糖尿病(DM)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压疮经济、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使用京万红联合局部氧疗,对照组26例采用白蛋白联合本院自制的烧伤粉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京万红联合局部氧疗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疗效显著.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车辆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和各种灾害性事件迅速增加,病情也多趋向于复杂化,危重程度显著增高,已成为住院、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紧急抢救,及时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医生的快速诊断和治疗,使伤员转危为安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6月收治的90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亚丽;宴丽;张君霞;张宝慧;陈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3种肠道准备方法对肠道清洁度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肠道清洁的佳方法.方法将需作肠道清洁准备的156例病人随机分3组,A组:采用0.9%氯化钠清洁灌肠联合口服硫酸镁;B组:使用0.9%氯化钠清洁灌肠2次;C组:番泻叶焗服联合开塞露通便.比较肠道清晰率或者模糊率.结果番泻叶焗服联合开塞露组肠道清晰率高,其次为清洁灌肠联合服硫酸镁.番泻叶联合组与清洁灌肠联合服硫酸镁组肠道模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番泻叶联合组与生理盐水清洁灌肠2次的方法比较,肠道清洁率与模糊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番泻叶焗服加用开塞露通便效果好,是佳的肠道清洁方法.

    作者:胡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治疗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BP-21血液灌流装置对34例毒鼠强中毒的患儿进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并与非血液灌流的30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组与非血液灌流组比较,清醒时间及抽搐完全停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结论及早施实血液灌流治疗,加强护理与监护,可提高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静;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5例一期双侧髋关节置换病人,给予以护士指导下的患者自身训练为主体的规范的康复护理和康复程序治疗.结果经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和康复程序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年,无1例深静脉血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感染、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术前Harris评分(39.5±14.5),术后Harris评分(89.5±18.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3.726,p<0.05.髋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有助于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恢复到正常功能.

    作者:李科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23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认为良好的术前宣教、风险评估,严谨细致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桂平;肖顺华;段义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股静脉置管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回顾性总结股静脉置管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46例穿刺均取得成功,有40例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占86.9%;术后导管移位1例,局部血肿1例,穿刺部位红肿1例,导管堵塞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留置时间为13~54d,平均35d.拔管后未出现感染及出血,穿刺点愈合好,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合理选择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对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严献华;王耀辉;林德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维持血糖正常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血糖有了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合理控制饮食,适当选择优质蛋白、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限制脂肪摄入,对维持其良好的营养状况和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