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素容;黎英豪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评估和处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病人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缓解,24h后再出血率降低.
作者:韩业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4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产期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提供合理饮食,加强孕期的监测和分娩期护理,合理使用胰岛素,积极预防产后感染,加强新生儿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周爱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人们对川崎病(KD)的认识,以配合治疗、护理及随访,减少血管炎对心血管的损害及后遗症.方法对148例患儿患属采用个别针对性教育、集体教育和随机教育的方法,以交谈、墙报、宣传单和陪人会上的健康宣教等形式完成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使患儿患属对KD的特点、治疗、护理及其对心血管的损害和远期影响有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以及专科门诊的定期追踪复查,减少了血管炎对心血管的损害和后遗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方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随诊的依从性,有利于KD的康复及远期追踪.
作者:黄慕怡;胡桂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通过对61例门静脉高压症脾手术后患者的资料分析,分别从患者年龄、术前肝功能状况、呼吸道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呼吸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认为年龄55岁以上、肝功能不良、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史、全麻、复杂手术方式等是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易患因素.术前改善机体状况,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先兆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开始肺部理疗等是预防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费艳霞;周瑞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了糖尿病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分别从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兰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30例阴茎癌住院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14例和心理护理组16例,采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术前SDS评分指数均高于正常人群,术后两组患者SDS指数较术前升高,但常规护理组SDS指数(0.72±0.05)较心理护理组SDS指数(0.64±0.04)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阴茎癌手术患者均存在抑郁症状,在围术期予以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抑郁情绪.
作者:吴萍辉;毛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气道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与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气道灌洗术护理.结果A、B 2组患者气道痰痂或痰栓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组应用气道灌洗术能有效地抑制痰痂或痰栓的形成,优于常规气道护理,是保障气道通畅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劲松;安如俊;毛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药洗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温水洗澡(温水组),另一组用中药煎液洗澡(中药组),观察2组新生儿洗澡后的睡眠效果及皮肤情况.结果中药组新生儿洗澡后的睡眠效果优于温水组(p<0.01),皮肤病的缓解时间短于温水组(p<0.05),发病率低于温水组.结论应用中药洗澡可改善新生儿的睡眠,缓解皮肤病的不适,降低皮肤病发病率.
作者:李海志;邓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2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血尿素氮、肌酐、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实验组的皮肤瘙痒减轻情况、中分子物质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提高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作者:刘育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慢性肝炎病人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从根本上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18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组由经治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分别于住院后对病人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于住院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2组比较,健康教育组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病人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疗养知识、用药知识、饮食、隔离知识等,对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娥;付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别观察术前1d、手术当天和术后3d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状况.干预组术前和手术当日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2组患者焦虑水平在术前1d无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当日、术后3d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手术当日血压、心率、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手术患者焦虑心理,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幅度.
作者:许佳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分析了麻风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心理特征为:抑郁、焦虑、怀疑和孤独感.主要护理措施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疏导、劝解、安慰、暗示等手段和方法,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教育、行为影响以及心理指导,建立信任与合作,改变其不良的心理障碍.
作者:任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分析护士职业压力表现、影响因素及危害性,提出防止的对策:要更新观念,宣传到位;合理安排,调节弛张;调整心态,情感支持;创新理论,科研前位.
作者:郭淑梅;沈树花;曲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BP-21血液灌流装置对34例毒鼠强中毒的患儿进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并与非血液灌流的30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组与非血液灌流组比较,清醒时间及抽搐完全停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结论及早施实血液灌流治疗,加强护理与监护,可提高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静;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0例,对2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采用汉密顿焦虑量度表,进行入出院前后焦虑情况及生活满意度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出院前后焦虑程度经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助于降低焦虑程度,促进老年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了25例利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加强置管前的护理,注意置管中的护理配合,重视置管后的观察,避免了患者反复腹腔穿刺的痛苦,置管期间患者活动不受影响,提高了生活质量;置管引流过程中严密观察置管患者病情变化,确保导管通畅,预防导管感染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阳根云;黄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总结了对669例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分别从消除或减轻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缓解焦虑心理、猜疑心理及孤独绝望心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叶灿漫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应激性反应.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甲状腺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作者:邓秋儿;冯宝琴;温晓玲;梁群;谭惠芹;彭凤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车辆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和各种灾害性事件迅速增加,病情也多趋向于复杂化,危重程度显著增高,已成为住院、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紧急抢救,及时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医生的快速诊断和治疗,使伤员转危为安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6月收治的90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亚丽;宴丽;张君霞;张宝慧;陈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士时夜班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感受和行为规范,设法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为护理管理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通过对不同医院和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50名参与值夜班的护士进行电话访谈,并从中抽取10名有代表性的夜班护士进行第二次电话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分类及反思,从中概括主题.结果护士夜班工作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过重、情感易受挫折、自我追求受限及身体健康的危害.结论夜班护士呈现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工作较消极和个人无成就感等疲溃现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与其沟通,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减轻她们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从而减轻压力源.
作者:邹素容;黎英豪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