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钱小娟
目的:目的:分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发病因素,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结果: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为产后6月到5年,病灶位于皮下18例、肌层4例,2例侵犯腹膜.结论:剖宫产手术操作要精细,切缘宜整齐,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HPV隐性感染患者的佳途径.方法:选取273例生殖道HPV隐性感染的女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应用α-干扰素皮下注射治疗,第2组应用α-干扰素生殖道靶位置注射治疗,第3组则采用前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治疗,以上3组用药剂量均相同.实验前后利用PCR技术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来确定HPV及主要分型.结果:治疗前各组HPV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以后第3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两组(P<0.05).结论:皮下联合生殖道靶位置注射.α-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薛书霞;王淑安;王晓慧;杨立杰;王晓敏;王玲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的基因突变型并简要探讨基因突变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1例G6PD缺乏症患儿采用自然或错配引物介导的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中国人群3种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型.结果:81例G6PD患儿中检出G1388A突变32例,G1376T突变19例,A95G突变6例,其余未定型,3种常见突变共57例,占70.37%.3种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型均可导致严重的酶活性缺陷.结论:G1388A、G1376T和A95G是广西地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G6PD基因突变型改变与其临床表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作者:郑敏;罗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术是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虽然近几年无痛人流术已在很多医院临床应用,但由于我院为教学医院,各种方法都有必要应用分析和总结.
作者:高素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术前应用药物软化、松弛宫颈的作用.方法:将124例绝经半年以上的妇女分为4组,每组31人.甲、乙、丙3组分别口服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序贯,丁组不服任何药物.结果:甲、乙、丙3组由于宫颈软化和松弛,术中扩张顺利,而丁组宫颈未被软化,故扩张困难.宫颈扩张顺利组取器困难和取器失败发生率分别为22.55%和0;而宫颈扩张困难组则分别为100.0%和59.09%,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为绝经后妇女取IUD时术前口服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可软化、松弛宫颈,使手术容易操作,从而减轻受术者痛苦,提高取IUD成功率.
作者:张文君;朱玉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宫腔镜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6例宫腔镜检查患者术前B超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80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宫腔镜和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息肉172例(阴道超声和病理符合率为90.12%),宫颈管息肉130例(86.92%),内膜增生102例(92.16%),子宫肌瘤96例(96.88%),退化蜕膜及绒毛68例(95.59%),内膜炎26例(84.62%),内膜癌9 例(88.89%),宫腔粘连8例(75%),超声异常但宫腔镜下无组织刮出48例(33.33%).内膜呈分泌反应48例,超声和病理符合率为60.42%.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67%.结论:对可疑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应进行宫腔镜、阴道超声和病理检查.经阴道超声可作为初筛手段,对于子宫内赘生性病变阳性率高.宫腔镜下取标本增加病理诊断符合率.
作者:曹云桂;朱莉华;蒋微滨;朱梅娟;张青;施永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TVH)和腹部切除(TAH)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及其适应症的拓展.方法:采用新式TVH方法.结果: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成功率98.5%,仅有2例(占1.5%)因盆腔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TVH与TAH对比,TVH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TAH.结论:TVH对于非脱垂子宫切除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作者:袁玲;陈海琼;朱小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贵阳市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获得该人群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健康保健的依据,同时也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贵阳市不同行业中抽取40~60岁、中专或中级职称以上的在职人员628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正式调查前,抽取少部分样本进行内容效度和复测信度分析.所有研究人员进行一致性训练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自编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问卷在同一月份对中年女性知识分子采用现场自填式进行调查,获得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不理想,13.9%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较差(<x-s),72.4%的知识分子生存质量一般(x-s~x+s),生存质量的总分为221.48±43.13,生理领域的得分为64.13±13.05,心理领域的得分为53.66±12.58、环境领域的得分为41.15±15.21,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为62.54±13.30.单因素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工作时间、吸烟、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情况、两周患病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由大到小排序为是否患有慢性病、两周是否患病、年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情况.结论:贵阳市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质量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环境相对不好所致.影响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的因素有体育锻炼情况、两周是否患病、是否患有慢性病、年龄、职业、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吸烟.
作者:张碧昌;孙袁;邓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双腔右心室(DCR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检查的特点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为DCRV的16例患儿的CDFI诊断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通过不同切面显示,漏斗部下方右室前壁局限性肥厚呈楔形,室间隔肥厚呈舌形,均突向右心室腔,二者间形成狭窄孔,CDFI可见自狭窄孔处呈高速喷泉状的五彩镶嵌血流束,高、低压两腔的压力阶差可反映梗阻的程度;CDFI检查结果与手术相符者12例,漏、误诊4例,符合率为75%.结论:CDFI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对小儿双腔右心室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苏越美;刘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在儿保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方法:采用DDST对儿童保健门诊2003年1月以来受检的116例高危儿,对其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运动能4个能区逐项测试.对照组为同期受检的正常儿200例.结果:116例高危儿中DDST异常为9例,占7.8%;对照组DDST异常为2例,占1.0%,引起DDST异常的高危因素中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所占比例大.结论: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智力发育障碍儿童,以便早期干预,对基层儿保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影;李玉琴;岳凌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依据,探讨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因素.方法:对2000年11月~2005年3月我院行宫颈环扎术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与早产、流产、胎膜早破及感染无明显关系.术后感染、手术时宫颈长度及手术时间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结论:宫颈环扎孕周、缝合时宫颈长度与孕周延长有明显关系.
作者:赵友萍;周琦;吴连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产并发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18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60%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孕28~34+6周组分别为49.0%,19.0%和18.0%,孕35~36+6周组分别为18.0%,3.0%和3.0%,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孕28~34+6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守军;刘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讨孕期女性膀胱功能障碍变化.方法:按照世界尿控协会推荐的尿动力学检查标准方法对65例孕期女性志愿者(孕妇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查.14例上尿路疾病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已婚未育妇女做对照组.结果:测定功能性膀胱容量和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组大尿道压、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尿道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孕妇组AG值和尿道阻力因子均无一存在膀胱出口梗阻.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测定其余相关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孕妇组排尿后收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女性多表现为膀胱感觉敏感,尿道控尿能力增高,但膀胱排空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董黎;张曦;王鲁文;张彩霞;马玉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应用腹腔镜技术对59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0月间,我院应用腹腔镜对59例异位妊娠妇女进行了手术治疗.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1996年3月~2005年8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发生腹腔粘连者分别34例和7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和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并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作者:郑卫红;夏影丽;武卉;鲁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2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围手术期处理的资料.结果:急诊手术6例中,存活3例,延期手术15例中,存活11例.重症组中延期手术组,病死率为36.4%,紧急手术组病死率为60.0%.而非重症组中紧急手术和延期手术病例均存活.结论:对重症先天性膈疝患儿,积极改善肺功能,待呼吸循环状况稳定后延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苏红革;吴学军;王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常用的3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4年1~12月于我院宫内置器的育龄妇女随机分3组,分别放置2种不同IUD,吉妮环267例,爱母环242例,活性金属单环(165)256例,于放置后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3种IUD 12个月的累积续用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分别为:吉妮环97.00%、0.75%、1.50%;爱母环93.39%、0.41%、4.13%;活性金属单环(165)89.84%、6.25%、1.17%.结论:吉妮环累积续用率高、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爱母环累积续用率高,但副反应也相对高;活性金属单环(165)累积续用率低、但副反应发生率也低.爱母环与活性金属单环(165)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铁;钱小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张春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为掌握厦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厦门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死亡孕产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7例孕产妇死亡中,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28.57%;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71.43%.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妊高压、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肝性脑病、感染性心内模炎、右侧基底节出血.结论:依法行政,对贫困孕产妇实行限价收费,加强保健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松静;王兆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和听力障碍发病情况及早期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病情稳定时进行初筛,未通过者1~2月后作第2次复查,仍未通过者分别于3~6月龄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仍未通过者考虑可能存在听力障碍,进行早期干预,生后12~18个月进行评估患儿语言、智力等发育程度,并与同年龄段的正常发育儿童相比较,仍存在听力障碍的患儿进行远期干预.结果:随机筛查519例高危儿,初检结果未通过168例,阳性率为32.36%,复检168例,复检率100%,复检阳性53例,3~6月龄时作ABR检查,可疑听力障碍38例,生后12~18个月与该年龄段正常发育的儿童进行评估,发现18例病人听力障碍得到了早期发现和治疗,而有20例病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结论: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应该常规进行听力筛查,DPOAE结合ABR是一种较好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发现有可疑听力障碍的高危儿应该进行早期干预,以减轻患者及家庭社会的经济心理负担.
作者:徐乃军;刘英;周文莉;刘洪权;杨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