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任冉;姜继勇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已绝经, 未绝经, 病理, 临床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12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并以同期未绝经的10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用寿命表法计算两者的生存率.结果: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绝经组,而未绝经组中肥胖及不孕的发生率高于已绝经组.比较两组的高危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及5年存活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绝经后发生的子宫内膜癌预后差与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 352例妊娠晚期联合应用NST试验与脐血流图测定对胎儿预后的比照分析

    目前胎心率监护作为产前诊断的方法在国内已普遍用于临床,NST(无激惹试验)已作为常规检查,用以判断胎儿宫内安危,但其假阳性率较高.近年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技术的应用,为预测早期胎儿宫内乏氧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1 352例妊娠晚期妇女产前联合应用NST与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结果与临床对照分析,评价其在预测胎儿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张冬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 778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我县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及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2 778例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傅荷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胎心监护在第二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目的: 观察与探讨胎心监护对第2产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第2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的998例正常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外用多普勒听诊的992例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及分娩方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现胎儿窘迫率24.9%,脐带绕颈率32.4%,新生儿窒息率2.8%、新生儿死亡率为0,会阴侧切率33.0%,胎吸术产钳术率16.8%,剖腹产率8.0%;对照组分别为18.7%、28.2%、5.8%、0.3%、16%、9.5%、7.4%.统计学处理除新生儿死亡、剖腹产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第2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尽早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儿童全血中铅

    目的: 建立采用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的技术测定人全血中微量铅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消解,直接用AFS-9130原子荧光仪分析,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在选定的佳条件下,测得血铅在0~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58.526 8 X-17.140 8,相关系数r=0.999 2,检出限为0.071 7 μg/L,加标回收率为94.2%~109.9%,相对标准偏差为1.76%.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适合大批全血样品中铅的检测.

    作者:黄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宫腔填塞纱条用于防治产后出血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产后出血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76例产后出血病人应用宫腔填塞纱条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腔填塞纱条76例,阴道产5例,全部失败,后行手术切除子宫,剖宫产71例,成功69例,失败2例.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明显,成功率高,止血快,减少病人失血量并能保留子宫.在阴道产中应用操作不便,效果差.

    作者:马连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多巴胺D1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FLP-PCR)检测102例患者及108例正常孕妇的DRD1-48A/G和AT1RA1166→C变异多态性,对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DRD1G的分布频率在HDCP组和正常孕妇组分别为27.9%、9.3%,两组间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DRD1基因AG/GG型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AT1RC等位基因在HDCP组和正常孕妇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2%和5.6%,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AT1R基因AC/CC型较正常孕妇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1受体基因多态性-48A/G和AT1RA1166位点突变为C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相关.

    作者:廖予妹;乔福元;马少平;卢爱妮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长白山区2 800名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长白山区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状况,为改进儿童科学补碘干预措施、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第1手资料.方法: 在7个县(市、区)35所小学随机抽取2 800名8~10岁学龄儿童.采用简化分度方法检查甲状腺肿;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氧化还原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结果: 甲状腺肿大率6.86%;尿碘中位数245.2 μg/L,尿碘值在100 μg/L以下的尿样占13.00%;学生家庭食用盐碘含量合格率97.71%.结论: 长白山区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基本达到国家要求标准,但仍有少部分儿童尿碘水平低、碘摄入不足,影响智力发育,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潘晓菲;卢晟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甲氨蝶呤单项注射组(对照组),甲氨蝶呤注射配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为高,两组比较,观察组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程短、疗效高、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诗光;鞠宏艳;刘延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低出生体重儿血钙、锌和血铅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调研新生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血液中铅、锌、钙等元素的含量状况,为低出生体重儿补充锌、钙剂及驱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月~2006年3月刚入院的新生儿进行血铅、锌、钙元素检测,分为低出生体重儿组和出生体重≥2.5 kg新生儿组(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并分析铅中毒组和低血铅两组新生儿血钙和血锌的含量情况.结果: 100例新生儿血铅增高30例(占30%),低血钙29例(占29%),血锌低27例(占27%),其中低出生体重儿铅中毒22例(占22%),低血钙19例(占19%)、低血锌20例(20%).铅中毒组新生儿血钙、锌的含量明显小于低血铅组的血钙、锌含量.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铅中毒率高于对照组,血钙、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钙、锌的缺乏,可致血铅增高.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应注意进行这些有益营养元素的补充并进行驱铅干预.

    作者:程贤高;李晓春;程正平;汪燕;徐森懋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朝鲜族和汉族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延吉市朝鲜族和汉族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77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5.29/10万,朝鲜族育龄妇女死亡率略高于汉族育龄妇女.年龄大于35岁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77.96%,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居死亡原因的前3位.汉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意外死亡,朝鲜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肝癌在因恶性肿瘤死亡中居首位(朝鲜族肝癌死亡率高于汉族),交通事故在意外死亡中居首位(汉族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朝鲜族).结论: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普及防病知识,提高保健意识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范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导乐陪伴分娩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过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105例初产妇(观察组)与同期进入活跃期后仅由家属陪伴的10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导乐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母婴健康.结论: 因此,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新模式.

    作者:王春玲;高宝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12月~2005年6月在该院2 11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阴道镜检查2¨2例宫颈病变中活检320例,经病理诊断CIN 68例(CIN Ⅰ-CINⅡ),宫颈浸润癌26例,原位癌9例,慢性宫颈炎195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22例.结论: 阴道镜图象对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有无合并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莫琇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症、并发症及微创性.方法: 分析9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94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发现盆腔粘连范围、粘连程度均高于开腹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剔除直径大于10 cm的肌瘤个数、子宫创面缝合例数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住院天数、恢复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使用止痛泵及发热情况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病例110例,随访时间1~5年,肌瘤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及安全的优点,但此术式需要良好的手术技巧,并且选择手术适应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穆兰芳;芦莉;白文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188例产前检查的遗传性血液病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柳州市妊娠妇女中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情况.方法: 对1 188例产前检查的地中海贫血(地贫)、G-6-PD缺乏症、及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β地贫67例(5.64%),α地贫1例(0.08%),HbE 1例(0.08%),其他异常血红蛋白6例(0.50%),G-6-PD缺乏症158例(13.30%).结论: 柳州市妊娠妇女中显性的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高达19.53%(232/1 188),以地贫和G-6-PD缺乏症为主,产前检查成为防止遗传性疾病的唯一防线.

    作者:赵应斌;黎华莲;刘钢毅;丁燕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分析

    学龄前期儿童耳聋明显易为家长发现,但中等度听力损失却易被忽略,特别是当有一侧耳听力正常时可长期不能察觉,而于体检时才被发现,故在幼儿园内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1].为了解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状况,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及与听力有关的疾病,我们对丹东市区5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听力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于丹阳;张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威海市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的筛查

    目的: 探讨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情况及其特点,为威海地区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组织学检查的3022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细胞学检查共2 921人,异常129人,细胞学异常率4.42%(129/2 921).直接活检101人.后病理诊断宫颈癌20人,检出率86.01/10万.宫颈癌前病变45人,检出率193.55/10万.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35岁占50%,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差.浸润癌年龄主要分布在41~55岁,≤35岁的宫颈癌占26.67%,主要由直接活检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强.被诊断者基本为久居本地人群.结论: 威海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应引起重视,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群众防癌知识的普及,26~55岁年龄段应是宫颈癌前病变防治的重点人群.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引串;徐琳瑛;宫海霞;王振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胎盘早剥50例临床分析及围生儿结局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正确处理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市妇婴医院近4年发生胎盘早剥病例50例.结果: I度胎盘早剥与Ⅱ度胎盘早剥在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死亡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度胎盘早剥与Ⅲ度胎盘早剥在胎儿生长受限、围生儿死亡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的病因,注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胎膜早破等病因,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作者:郎秋英;康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宫颈癌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2006年105例因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分为A组(不放置引流50例)和B组(盆腔双管引流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热天数;术后1个月盆腔彩超,比较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手术时间A组少于B组(P<0.001);A组淋巴潴留囊肿3例,B组有2例,无差异;A组术后体温、肠蠕动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较B组亦明显减少(P<0.05);B组还存在拔管时患者恐惧、大网膜被引流管带出体外等并发症.结论: 不置引流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伤口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玮;娄阁;王耀先;高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8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86例正常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妊高征、胎儿窘迫、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该及时发现此病并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祁明珠;魏俊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14例,占33.3%,上皮性肿瘤29例,占69%,上皮性恶性肿瘤11例,占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78.6%.阴道超声提示囊实性肿瘤者与囊性比较,恶性率明显升高,P<0.01.上皮性恶性肿瘤CA125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A125检测敏感性上皮性恶性肿瘤为81.8%.结合患者的年龄,肿瘤性质及有无严重内科合并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绝经后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尤其是囊实性或实性肿瘤合并CA125升高者;对绝经后卵巢肿瘤应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任春花;周勤芬;栾加敏;陆建英;贾翠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