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高龄患者多器官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周晚先

关键词:TuVP, 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切除术, 手术配合
摘要:对1例83岁高龄并心功能受损的患者,采用经汽化电切前列腺,并剖腹行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手术效果满意,认为术中仪器的正确运作、医护的密切配合及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 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作者:林燕勤;钟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

    总结了5例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认为注重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加强皮肤、眼部、口腔、饮食、发热的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有效地调动患儿和陪护人员配合护理的能动性,对患儿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麦先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呼吸麻痹的临床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常发生在急性病毒感染之后.临床上以急性对称性、进行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四肢,病情严重可出现延髓和呼吸肌麻痹[1],死亡率较高.2004年6月我科收治1例GBS伴呼吸肌麻痹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现患者已能脱机进行有效的自主呼吸并下地行走,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庹江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消除不必要的肌肉运动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由于脑组织受损,使中枢神经损伤,病人表现为患侧不能运动,肌肉弛缓或肌张力低下,而出现瘫痪.

    作者:招云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Reproductive Hematoma,RPHT)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RPHT与未出现术后血肿(Non-Postoperative Hematoma,NPOH),在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比较显示,过早搬动患者、快速输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是引起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诱发因素.结论对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不宜过早搬动,应控制输液速度,预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减少RPHT发生.

    作者:周三元;刘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房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二十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逐渐增多,成为儿童医院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作者:汤清波;周月娥;李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胫前伤口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胫前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门诊诊治的240例胫前伤口患者,分别进行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植皮或理疗等处理,同时治疗合并症.结果 148例14天左右痊愈,86例在40~150天后逐渐愈合,但仍有6例通过植皮才好转.结论早期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理疗及处理相应合并症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秀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胸腔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次胸腔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首次行胸腔穿刺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教.结果 2组在胸穿前进行SAS评分,干预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心理干预对减轻胸穿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胡阳元;周莲清;李平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ICC导管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为肿瘤放化疗、免疫治疗、长期输液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经病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传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免疫治疗.结果 34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肿瘤病人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敏;付小爱;彭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扶刀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护理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Vuluady strophy)或外阴白斑等.该病为外阴皮肤及粘膜发生病变以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病变.其症状特征主要为外阴奇痒、剧痛、表皮粗糙、破溃及色素减退等皮肤变化.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等手段都未能有效根治这一顽症.我院于2003年10月引进海扶刀技术,对7例患者实施了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单纯性小儿肥胖症的心理护理干预

    单纯性小儿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长期以来,对于该类小儿多采用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量的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院自2002年尝试运用心理护理对其进行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颜面部真性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提高治疗小儿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减少全身并发症及治疗部位的瘢痕和色素沉着.方法采用小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具体方法:8mg平阳霉素用3ml生理盐水稀释备用,用量按0.5~1ml稀释液/cm2瘤体面积行瘤内注射,间隔1~2周重复用药,总次数不超过6次.结果96例患儿经6月~1年随访治愈率100%.仅3例低热,1例注射第2针后第1天局部红肿,经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尤其适合颜面部中小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刘世华;任振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冠状动脉种植骨髓干细胞的临床护理体会

    近年来蓬勃开展的血运重建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和预后.但是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坏死,正常工作细胞的数量减少,心室重构,部分已实施血运重建患者的心功能仍然进行性地减退.

    作者:王蓉;茅文辉;潘立群;张升霞;孙瑶;刘玲玲;阚静;常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泌尿外科病房家长对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已从遵医嘱治疗疾病转变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健康教育成了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1].在注重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儿科病房已逐渐向家庭化病房转化[2],而儿科病房的健康教育,除了针对小儿的特殊性,更应该注重家长的健康知识需求.为了能准确评估患儿家长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2004年8月,我们对我院小儿泌尿外科病房100例住院患儿家长进行了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甫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参芎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护理

    参芎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合为盐酸川芎嗪、丹参素,其作用为活血化淤、通脉养心,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度,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作者:张维慧;邓义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心脏手术前两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前肠道清洁的方法、效果.方法将302例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开塞露塞肛清洁肠道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肠道方法.比较两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结果 2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及便秘发生率无差异(X2检验,p>0.05),操作中和操作后的不良反应2组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前用开塞露塞肛法清洁肠道优于传统的清洁肠道的方法.

    作者:吴九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体位、进食方法、食物选择及呛咳的处理等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可采用坐位、仰卧位、健侧位等进食体位,采用鼻饲、用勺喂食等进食方法及合适的咀嚼、饮水方式,选择易于口腔内移送和吞咽的食物,及时处理呛咳.结论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玲;胡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腔穿刺中胸膜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过程中胸膜反应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64例胸腔穿刺患者分2组从心理护理、物品、环境准备、心电监测、吸氧、静脉通道的建立,必要时镇咳药物与镇静药物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及15例胸膜反应发生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的观察.结果第1组168例,发生胸膜反应26例,发生率15.4%;第2组196例,经上述护理干预后,发生胸膜反应15例,发生率7.6%,较第2组降低7.8%.发生胸膜反应的患者,经认真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在进行胸腔穿刺时,经上述护理措施,可降低胸膜反应发生率.

    作者:易琦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童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儿中,成功18例,2例失败.术中、术后无心脏穿孔及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经随访18例成功者无一复发,平均住院6.4天.结论根据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配合手术,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病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葛建云;闫清华;张青艳;王风云;殷彩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2例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介入治疗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日趋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其中脑梗死约占整个脑卒中的80%[1],若急性脑梗死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指将微导丝、微导管经外周动脉插入动脉闭塞点或栓子内,注入溶栓剂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治疗痛苦小、疗效快、既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又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2004年2月~7月开展的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莉;赵晓英;吴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