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411
  • 国内刊号:43-1229/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200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2-31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护理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2005年05期文献
  •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

    人体需要体温恒定,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产热及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中心体温在37℃±0.4℃[1].低体温是麻醉与手术导致的常见的体温失调.病人进入手术室时体温正常,但在经过麻醉和手术后可能使体温降低.虽然有许多因素导致手术病人体温过低(即中心体温低于36℃),但手术病人主要是由于暴露、等待铺巾、冰冷潮湿的消毒液、麻醉药的使用和环境温度低引起的.体温过低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心功能的改变、知觉水平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寒战、伤口感染率增高等.因此手术室护士不可忽略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邓金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冠状动脉种植骨髓干细胞的临床护理体会

    近年来蓬勃开展的血运重建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和预后.但是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坏死,正常工作细胞的数量减少,心室重构,部分已实施血运重建患者的心功能仍然进行性地减退.

    作者:王蓉;茅文辉;潘立群;张升霞;孙瑶;刘玲玲;阚静;常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瓣应用于下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1例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检查供皮瓣区域的血管情况及保护健侧下肢血管,恰当的创面处理;术中医护密切配合,保护皮瓣血管,选择合适的手术缝线和器械,加强监护;术后加强对皮瓣部位血运情况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确保了背阔肌肌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周喜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 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作者:林燕勤;钟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时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纤维鼻咽喉镜是诊治鼻咽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一般用传统的喷雾吸入麻醉法,对麻醉不充分者,可导致检查失败,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我院于2000年2月~2004年8月采用地卡因和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就3种麻醉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婵英;邢晓玲;葛球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术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及气管牵拉训练的重要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60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试验组除行常规骨科护理外,重点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气管食管牵拉训练,体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咽喉、伤口出血等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实施严密观察及优质护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惠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遗症处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20例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中对60例实施专职心理护理,另60例不采取特殊心理护理,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及后遗症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说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燕;黄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2例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介入治疗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日趋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其中脑梗死约占整个脑卒中的80%[1],若急性脑梗死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指将微导丝、微导管经外周动脉插入动脉闭塞点或栓子内,注入溶栓剂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治疗痛苦小、疗效快、既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又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2004年2月~7月开展的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莉;赵晓英;吴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胫前伤口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胫前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门诊诊治的240例胫前伤口患者,分别进行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植皮或理疗等处理,同时治疗合并症.结果 148例14天左右痊愈,86例在40~150天后逐渐愈合,但仍有6例通过植皮才好转.结论早期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理疗及处理相应合并症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秀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手术病人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每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甚至是事故的隐患,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行全面的科室管理及完善的工作制度,严防病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手术室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防范与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唐绪容;吕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总结对2003年~2004年25例共31次取石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和并发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满意,术后并发症通过精心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转归较好.结论对经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患者,应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术中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比较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患者卧床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的主诉及情绪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来观察2种不同穿刺途径的不同护理要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主观疼痛及情绪变化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穿刺途径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或不适,增加舒适感,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蒋艳;于小亮;肖燕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弹性排班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目的评价弹性排班在护理人力资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临床科室中实行护理弹性排班前后的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共3组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对比.结果实施弹性排班前、后,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弹性排班能体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何倩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门诊检验报告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寻找更科学合理的检验报告发放模式,以改善服务质量.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0例门诊取检验报告的病人发放调查问卷,就病人取检验报告的方式和等候时间进行调查.结果领取检验报告时间的调查中普通门诊病人大部分(56%)要求当天取报告,而产检和体检病人则大部分(65%)希望在全部结果出来后才取报告:取检验报告方式的调查中,产检和体检病人希望在产科和体检科领取检验报告,而门诊病人除传统的在检验科取报告(38%)外,希望电话查询者高达35%,希望从网络上包括网上查询和E-mail方式获取检验报告的18%.结论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需求进行检验报告的发放,能够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

    作者:李爱娣;曾兰英;周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青霉素G皮试假阳性鉴别方法初探

    总结了青霉素G皮试假阳性的鉴别方法,分析了假阳性形成的原因.认为应从时限要求上严格区分,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特征、病理状态及客观因素影响进行区分,并综合分析判断,能准确地排除其假阳性.

    作者:万培英;贺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PICC导管异常情况的分析及植入后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由于穿刺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是,在PICC导管植入过程中也易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我们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导管植入后护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作者:颜琬华;郑春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5例病人28处压疮采用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回顾对照组26例病人26处压疮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2组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治疗疗程短,治愈率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童先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腔穿刺中胸膜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过程中胸膜反应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64例胸腔穿刺患者分2组从心理护理、物品、环境准备、心电监测、吸氧、静脉通道的建立,必要时镇咳药物与镇静药物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及15例胸膜反应发生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的观察.结果第1组168例,发生胸膜反应26例,发生率15.4%;第2组196例,经上述护理干预后,发生胸膜反应15例,发生率7.6%,较第2组降低7.8%.发生胸膜反应的患者,经认真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在进行胸腔穿刺时,经上述护理措施,可降低胸膜反应发生率.

    作者:易琦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床边血液灌流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的护理

    血液灌流(hemoperfusicn,HP)是借助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体内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1],特别是对急性重度中毒疗效显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如配合炭肾HP治疗可从血液中直接迅速去除毒物,阻止体内主要脏器的继续摄取,降低血液中毒物的浓度,其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时间短.

    作者:谢萍;张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体位、进食方法、食物选择及呛咳的处理等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可采用坐位、仰卧位、健侧位等进食体位,采用鼻饲、用勺喂食等进食方法及合适的咀嚼、饮水方式,选择易于口腔内移送和吞咽的食物,及时处理呛咳.结论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玲;胡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家属需求调查与干预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制订满足其主要需求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调查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家属的主要需求,通过面对面访谈完成;第二步,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后,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与实施前对比.结果措施实施前后共收回满意度调查表107份,实施前64份,其中满意50份,基本满意11份,不满意3份;实施后43份,其中满意41份,基本满意2份.经统计学处理,p<0.05,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围绕患者家属主要需求制订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雷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PTCA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和总结.结果 PTCA术后病人415例,出现6例PTCA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TCA术后病人因抗凝等药物的治疗,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如果预防在先,就会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静;赵自强;陈丽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55例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会

    血液透析时,血液在体外流经动脉血路、透析器及静脉血路回流到人体内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凝血系统不同程度的激活导致血液凝固,堵塞透析器及管道.为避免这一现象,血透时普通使用抗凝剂预防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一般都使用肝素.但是如有活动性出血或有高度出血危险的透析患者,禁忌使用肝素,我们就采用无肝素透析.我科自2001年9月开展血透以来,对有出血倾向及凝血试验异常的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55人次,既能确保透析患者安全.又能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吴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呼吸麻痹的临床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常发生在急性病毒感染之后.临床上以急性对称性、进行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四肢,病情严重可出现延髓和呼吸肌麻痹[1],死亡率较高.2004年6月我科收治1例GBS伴呼吸肌麻痹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现患者已能脱机进行有效的自主呼吸并下地行走,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庹江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高龄患者多器官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对1例83岁高龄并心功能受损的患者,采用经汽化电切前列腺,并剖腹行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手术效果满意,认为术中仪器的正确运作、医护的密切配合及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晚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护理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系获得性的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和全血细胞减少症.PNH虽少见,但近年有增多趋势.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当服用倍他乐克诱发急性心力衰竭1例

    倍他乐克又名美多心安,问世于1975年,属2A类β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的心脏选择性,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目前经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长期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左室功能,减弱或逆转左室重塑,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已被普遍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但由于本品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若应用不当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但临床未见报道.我科于2003年8月收治1例患者在家自服倍他乐克不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参芎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护理

    参芎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合为盐酸川芎嗪、丹参素,其作用为活血化淤、通脉养心,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度,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作者:张维慧;邓义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作者:熊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指胎儿缺氧或娩出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积极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由于重度窒息或缺氧较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尤以肾、脑、心、肺为多见[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积极治疗合并症,消除低氧血症及减轻组织缺血,维持正常脑代谢功能,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预防或减轻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毓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皮内接种灭活卡介苗对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运用及护理

    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鼻、咽、扁桃体、喉部以及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炎症[1].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亦可继发细菌感染.我国每年有35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占全世界儿童肺炎死亡率的10%[2].冬春季是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小儿由于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常容易发展成气管炎、肺炎或中耳炎,少数孩子甚至并发心脏病.如果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为了提高小儿的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我科于2004年6月1日起对门诊部分呼吸道感染患儿实行了皮内接种灭活卡介苗的运用实践.现将临床方法及接种护理介绍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汪长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科陪护病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儿科陪护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呼吸科不同年龄组患儿586例,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0.7mm×19mm/24GA,0.9mm×25mm/22GA或1.1mm×31mm/20GA静脉留置针,进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使用情况并比较肝素液(25u/ml)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的堵管情况.结果 586例患者,共应用留置针输液2523天,仅10例出现穿刺部位轻微机会感染;≤1岁、1~3岁和3岁以上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分别为7.2%、7.4%和3%;肝素液和生理盐水封管后堵管率分别为3%和33%(p<0.1).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适应于有陪护的儿科病区,但应注意套管固定牢固,防止滑脱;预防机会感染.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与年龄有关.采用肝素液封管可显著减少堵管的发生.

    作者:李爱求;李晓红;祝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颜面部真性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提高治疗小儿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减少全身并发症及治疗部位的瘢痕和色素沉着.方法采用小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具体方法:8mg平阳霉素用3ml生理盐水稀释备用,用量按0.5~1ml稀释液/cm2瘤体面积行瘤内注射,间隔1~2周重复用药,总次数不超过6次.结果96例患儿经6月~1年随访治愈率100%.仅3例低热,1例注射第2针后第1天局部红肿,经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尤其适合颜面部中小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刘世华;任振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房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二十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逐渐增多,成为儿童医院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作者:汤清波;周月娥;李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

    总结了5例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认为注重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加强皮肤、眼部、口腔、饮食、发热的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有效地调动患儿和陪护人员配合护理的能动性,对患儿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麦先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通过对246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出一套适合婴幼儿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要点,并强调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的管理、气管插管的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呼吸道的湿化及温化、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以及保持出入平衡的重要性.

    作者:龙素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差异的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4~10岁的患儿105例对他们同时进行肛温和腋温测量.结果肛温比腋温至少高0.1℃,大高2.5℃,平均高0.89℃,与目前临床上通常认为的肛温比腋温高0.5℃的观点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上通常在腋温基础上简单加0.5℃代表肛温的做法不正确,对小儿进行体温测量时不宜采用腋温测量法.

    作者:喻友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心脏手术前两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前肠道清洁的方法、效果.方法将302例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开塞露塞肛清洁肠道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肠道方法.比较两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结果 2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及便秘发生率无差异(X2检验,p>0.05),操作中和操作后的不良反应2组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前用开塞露塞肛法清洁肠道优于传统的清洁肠道的方法.

    作者:吴九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外治疗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社区健康教育.结果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预防转化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提高治愈率具有明显效果.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易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泌尿外科病房家长对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已从遵医嘱治疗疾病转变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健康教育成了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1].在注重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儿科病房已逐渐向家庭化病房转化[2],而儿科病房的健康教育,除了针对小儿的特殊性,更应该注重家长的健康知识需求.为了能准确评估患儿家长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2004年8月,我们对我院小儿泌尿外科病房100例住院患儿家长进行了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甫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科病人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儿科病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医院由单纯的治疗功能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功能转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进护士由病人的照顾者向病人的管理者转变.根据患儿从人院到出院,不同阶段制定患儿的入院教育,治疗前后的教育,出院指导的护理计划.对患儿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后病人反应效果好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

    作者:翟继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康复锻炼指导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远期并发症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法按时间阶段将收治的患者分为2组,采用信件随访回顾性对照,调查实施整体护理前后鼻咽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康复锻炼行之有效.结论鼻咽癌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可通过康复锻炼减轻.因此,鼻咽癌放疗后的康复锻炼,指导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需的.

    作者:向亚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20世纪70年代新辅助化疗出现之前,该病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不足20%[1].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60%~80%[2].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完成新辅助化疗86周期.现将其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ICC导管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为肿瘤放化疗、免疫治疗、长期输液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经病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传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免疫治疗.结果 34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肿瘤病人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敏;付小爱;彭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扶刀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护理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Vuluady strophy)或外阴白斑等.该病为外阴皮肤及粘膜发生病变以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病变.其症状特征主要为外阴奇痒、剧痛、表皮粗糙、破溃及色素减退等皮肤变化.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等手段都未能有效根治这一顽症.我院于2003年10月引进海扶刀技术,对7例患者实施了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剖宫产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解决难产和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但是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要求,宜为产妇分娩的主要途径.

    作者:肖英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门诊行宫腔镜检查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965例护理的体会

    门诊进行宫腔镜检查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简单、方便、安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为操作者观察病情提供了方便.同时,正确使用镇痛气体呼吸机可起到止痛(无痛)的作用.

    作者:刘湘燕;伍曙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与护理

    目的根据异位妊娠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用氨甲喋呤和中药治疗的168例异位妊娠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异位包块≤3cm,β-HCG≤150IU/L采用中药治疗成功率为91.8%.异位包块≤3cm,β-HCG>150IU/L但≤2000IU/L采用中药+氨甲喋呤联合治疗成功率为97.1%.结论包块大小及β-HCG值的高低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严格掌握适应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华新军;龙跃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孕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方法对150位分娩期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孕妇总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孕产妇顺产,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李岳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简便实用的输液卡

    在临床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挂错液体和用药错误,采取的措施多为:1.在输液瓶上写明患者姓名、药名,或打印后裁剪成小条贴于瓶上.2.分别抄写患者输液单悬挂于床头.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但存在的不足是:输液瓶上写字、贴条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如需停用或改换液体和用药时,在输液瓶上涂抹更改很不规范,处理不当还会引起纠纷或造成浪费,而且现用现写既影响两人查对又花费较多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精心制做了简便实用的输液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乔见萌;岳春生;陈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软灵芝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2例

    软灵芝为商品名,通用名为硫酸软骨素注射液,它的药理毒理:(1)可以清除体内血液中的脂质和脂蛋白,清除心脏周围血管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2)它能有效防治冠心病.(3)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及发育,可降解络安酸,防止其对神经细胞的破坏作用.(4)参与软骨细胞、骨细胞与椎间盘的生长代谢,帮助受损的组织提前修复愈合.

    作者:陈连珠;徐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巧用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纳肛

    骨科病人长期卧床者多,易影响胃肠功能,使肠蠕动减少,病人常常因为排便困难需要使用开塞露通便,由于开塞露剪去封口后前端坚硬毛糙,往往会引起肛门出血,且开塞露前端管较短,影响通便效果,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病人不易注入.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大大加强了通便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童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儿中,成功18例,2例失败.术中、术后无心脏穿孔及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经随访18例成功者无一复发,平均住院6.4天.结论根据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配合手术,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病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葛建云;闫清华;张青艳;王风云;殷彩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胸腔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次胸腔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首次行胸腔穿刺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教.结果 2组在胸穿前进行SAS评分,干预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心理干预对减轻胸穿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胡阳元;周莲清;李平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住院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通过交谈、问卷的形式,对10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1%.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家人以及医护人员重视与否是影响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护士及早、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适应疾病的过程,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尹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单纯性小儿肥胖症的心理护理干预

    单纯性小儿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长期以来,对于该类小儿多采用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量的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院自2002年尝试运用心理护理对其进行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Reproductive Hematoma,RPHT)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RPHT与未出现术后血肿(Non-Postoperative Hematoma,NPOH),在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比较显示,过早搬动患者、快速输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是引起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诱发因素.结论对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不宜过早搬动,应控制输液速度,预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减少RPHT发生.

    作者:周三元;刘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用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比较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8例伴有高危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给予无肝素血液透析.A组护理方法为:使用14G穿刺针,血流量200~23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60min使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透析器.B组方法为:使用16G穿刺针,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并保留15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30min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透析器,比较两组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和透析器容量.结果 B组透析器透析后凝血程度少于A组,透析后平均容量大于A组.结论使用较大号穿刺针、提高血流量、透析前使用肝素盐水浸泡透析器以及增加透析中生理盐水的冲洗次数可以改善透析器的凝血状况,提高透析器的使用率.

    作者:黄英;伍强;陈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责任纠纷

    院前急救由于工作程序及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病情凶险及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各个环节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都非常大.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法律责任纠纷,严重影响到急救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为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本人就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谢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影响乙脑患儿冰敷降温效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了提高乙脑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使乙脑高热患儿在入院24h内体温尽快得到控制,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琼;沈艳;宋必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消除不必要的肌肉运动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由于脑组织受损,使中枢神经损伤,病人表现为患侧不能运动,肌肉弛缓或肌张力低下,而出现瘫痪.

    作者:招云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22例护理体会

    白癜风系因表皮黑色素减退或脱失而出现白斑,是严重损害皮肤美容的常见皮肤病之一,它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自60年代起,国内外开始尝试采取自体表皮移植术,以期达到种植黑色素的目的,但均因表皮深度不易控制、操作复杂、表皮成活率低等原因,使得该项技术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00年以来,我院参照国内外表皮移植术的先进经验,使用先进的治疗仪器和方法,治疗白癜风22例,手术简便、省时,且病人无痛苦,不留疤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花;王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