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龙素文

关键词: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呼吸道管理, 护理
摘要:通过对246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出一套适合婴幼儿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要点,并强调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的管理、气管插管的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呼吸道的湿化及温化、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以及保持出入平衡的重要性.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作者:熊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剖宫产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解决难产和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但是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要求,宜为产妇分娩的主要途径.

    作者:肖英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皮内接种灭活卡介苗对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运用及护理

    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鼻、咽、扁桃体、喉部以及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炎症[1].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亦可继发细菌感染.我国每年有35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占全世界儿童肺炎死亡率的10%[2].冬春季是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小儿由于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常容易发展成气管炎、肺炎或中耳炎,少数孩子甚至并发心脏病.如果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为了提高小儿的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我科于2004年6月1日起对门诊部分呼吸道感染患儿实行了皮内接种灭活卡介苗的运用实践.现将临床方法及接种护理介绍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汪长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时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纤维鼻咽喉镜是诊治鼻咽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一般用传统的喷雾吸入麻醉法,对麻醉不充分者,可导致检查失败,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我院于2000年2月~2004年8月采用地卡因和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就3种麻醉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婵英;邢晓玲;葛球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通过对246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出一套适合婴幼儿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要点,并强调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的管理、气管插管的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呼吸道的湿化及温化、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以及保持出入平衡的重要性.

    作者:龙素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巧用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纳肛

    骨科病人长期卧床者多,易影响胃肠功能,使肠蠕动减少,病人常常因为排便困难需要使用开塞露通便,由于开塞露剪去封口后前端坚硬毛糙,往往会引起肛门出血,且开塞露前端管较短,影响通便效果,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病人不易注入.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大大加强了通便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体位、进食方法、食物选择及呛咳的处理等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可采用坐位、仰卧位、健侧位等进食体位,采用鼻饲、用勺喂食等进食方法及合适的咀嚼、饮水方式,选择易于口腔内移送和吞咽的食物,及时处理呛咳.结论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玲;胡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康复锻炼指导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远期并发症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法按时间阶段将收治的患者分为2组,采用信件随访回顾性对照,调查实施整体护理前后鼻咽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康复锻炼行之有效.结论鼻咽癌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可通过康复锻炼减轻.因此,鼻咽癌放疗后的康复锻炼,指导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需的.

    作者:向亚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用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比较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8例伴有高危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给予无肝素血液透析.A组护理方法为:使用14G穿刺针,血流量200~23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60min使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透析器.B组方法为:使用16G穿刺针,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并保留15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30min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透析器,比较两组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和透析器容量.结果 B组透析器透析后凝血程度少于A组,透析后平均容量大于A组.结论使用较大号穿刺针、提高血流量、透析前使用肝素盐水浸泡透析器以及增加透析中生理盐水的冲洗次数可以改善透析器的凝血状况,提高透析器的使用率.

    作者:黄英;伍强;陈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20世纪70年代新辅助化疗出现之前,该病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不足20%[1].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60%~80%[2].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完成新辅助化疗86周期.现将其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青霉素G皮试假阳性鉴别方法初探

    总结了青霉素G皮试假阳性的鉴别方法,分析了假阳性形成的原因.认为应从时限要求上严格区分,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特征、病理状态及客观因素影响进行区分,并综合分析判断,能准确地排除其假阳性.

    作者:万培英;贺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消除不必要的肌肉运动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由于脑组织受损,使中枢神经损伤,病人表现为患侧不能运动,肌肉弛缓或肌张力低下,而出现瘫痪.

    作者:招云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弹性排班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目的评价弹性排班在护理人力资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临床科室中实行护理弹性排班前后的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共3组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对比.结果实施弹性排班前、后,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弹性排班能体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何倩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住院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通过交谈、问卷的形式,对10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1%.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家人以及医护人员重视与否是影响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护士及早、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适应疾病的过程,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尹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ICC导管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为肿瘤放化疗、免疫治疗、长期输液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经病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传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免疫治疗.结果 34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肿瘤病人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敏;付小爱;彭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55例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会

    血液透析时,血液在体外流经动脉血路、透析器及静脉血路回流到人体内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凝血系统不同程度的激活导致血液凝固,堵塞透析器及管道.为避免这一现象,血透时普通使用抗凝剂预防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一般都使用肝素.但是如有活动性出血或有高度出血危险的透析患者,禁忌使用肝素,我们就采用无肝素透析.我科自2001年9月开展血透以来,对有出血倾向及凝血试验异常的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55人次,既能确保透析患者安全.又能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吴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护理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系获得性的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和全血细胞减少症.PNH虽少见,但近年有增多趋势.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比较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患者卧床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的主诉及情绪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来观察2种不同穿刺途径的不同护理要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主观疼痛及情绪变化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穿刺途径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或不适,增加舒适感,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蒋艳;于小亮;肖燕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胫前伤口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胫前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门诊诊治的240例胫前伤口患者,分别进行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植皮或理疗等处理,同时治疗合并症.结果 148例14天左右痊愈,86例在40~150天后逐渐愈合,但仍有6例通过植皮才好转.结论早期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理疗及处理相应合并症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秀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外治疗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社区健康教育.结果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预防转化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提高治愈率具有明显效果.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易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