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云
为了提高乙脑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使乙脑高热患儿在入院24h内体温尽快得到控制,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琼;沈艳;宋必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11例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检查供皮瓣区域的血管情况及保护健侧下肢血管,恰当的创面处理;术中医护密切配合,保护皮瓣血管,选择合适的手术缝线和器械,加强监护;术后加强对皮瓣部位血运情况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确保了背阔肌肌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周喜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儿科陪护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呼吸科不同年龄组患儿586例,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0.7mm×19mm/24GA,0.9mm×25mm/22GA或1.1mm×31mm/20GA静脉留置针,进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使用情况并比较肝素液(25u/ml)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的堵管情况.结果 586例患者,共应用留置针输液2523天,仅10例出现穿刺部位轻微机会感染;≤1岁、1~3岁和3岁以上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分别为7.2%、7.4%和3%;肝素液和生理盐水封管后堵管率分别为3%和33%(p<0.1).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适应于有陪护的儿科病区,但应注意套管固定牢固,防止滑脱;预防机会感染.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与年龄有关.采用肝素液封管可显著减少堵管的发生.
作者:李爱求;李晓红;祝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患者卧床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的主诉及情绪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来观察2种不同穿刺途径的不同护理要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主观疼痛及情绪变化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穿刺途径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或不适,增加舒适感,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蒋艳;于小亮;肖燕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剖宫产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解决难产和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但是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要求,宜为产妇分娩的主要途径.
作者:肖英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纤维鼻咽喉镜是诊治鼻咽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一般用传统的喷雾吸入麻醉法,对麻醉不充分者,可导致检查失败,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我院于2000年2月~2004年8月采用地卡因和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就3种麻醉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婵英;邢晓玲;葛球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方法对150位分娩期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孕妇总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孕产妇顺产,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李岳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Vuluady strophy)或外阴白斑等.该病为外阴皮肤及粘膜发生病变以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病变.其症状特征主要为外阴奇痒、剧痛、表皮粗糙、破溃及色素减退等皮肤变化.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等手段都未能有效根治这一顽症.我院于2003年10月引进海扶刀技术,对7例患者实施了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根据异位妊娠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用氨甲喋呤和中药治疗的168例异位妊娠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异位包块≤3cm,β-HCG≤150IU/L采用中药治疗成功率为91.8%.异位包块≤3cm,β-HCG>150IU/L但≤2000IU/L采用中药+氨甲喋呤联合治疗成功率为97.1%.结论包块大小及β-HCG值的高低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严格掌握适应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华新军;龙跃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液灌流(hemoperfusicn,HP)是借助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体内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1],特别是对急性重度中毒疗效显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如配合炭肾HP治疗可从血液中直接迅速去除毒物,阻止体内主要脏器的继续摄取,降低血液中毒物的浓度,其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时间短.
作者:谢萍;张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白癜风系因表皮黑色素减退或脱失而出现白斑,是严重损害皮肤美容的常见皮肤病之一,它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自60年代起,国内外开始尝试采取自体表皮移植术,以期达到种植黑色素的目的,但均因表皮深度不易控制、操作复杂、表皮成活率低等原因,使得该项技术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00年以来,我院参照国内外表皮移植术的先进经验,使用先进的治疗仪器和方法,治疗白癜风22例,手术简便、省时,且病人无痛苦,不留疤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花;王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蓬勃开展的血运重建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和预后.但是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坏死,正常工作细胞的数量减少,心室重构,部分已实施血运重建患者的心功能仍然进行性地减退.
作者:王蓉;茅文辉;潘立群;张升霞;孙瑶;刘玲玲;阚静;常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二十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逐渐增多,成为儿童医院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作者:汤清波;周月娥;李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及气管牵拉训练的重要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60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试验组除行常规骨科护理外,重点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气管食管牵拉训练,体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咽喉、伤口出血等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实施严密观察及优质护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惠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临床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挂错液体和用药错误,采取的措施多为:1.在输液瓶上写明患者姓名、药名,或打印后裁剪成小条贴于瓶上.2.分别抄写患者输液单悬挂于床头.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但存在的不足是:输液瓶上写字、贴条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如需停用或改换液体和用药时,在输液瓶上涂抹更改很不规范,处理不当还会引起纠纷或造成浪费,而且现用现写既影响两人查对又花费较多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精心制做了简便实用的输液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乔见萌;岳春生;陈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指胎儿缺氧或娩出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积极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由于重度窒息或缺氧较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尤以肾、脑、心、肺为多见[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积极治疗合并症,消除低氧血症及减轻组织缺血,维持正常脑代谢功能,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预防或减轻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毓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治疗小儿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减少全身并发症及治疗部位的瘢痕和色素沉着.方法采用小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具体方法:8mg平阳霉素用3ml生理盐水稀释备用,用量按0.5~1ml稀释液/cm2瘤体面积行瘤内注射,间隔1~2周重复用药,总次数不超过6次.结果96例患儿经6月~1年随访治愈率100%.仅3例低热,1例注射第2针后第1天局部红肿,经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尤其适合颜面部中小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刘世华;任振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了5例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认为注重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加强皮肤、眼部、口腔、饮食、发热的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有效地调动患儿和陪护人员配合护理的能动性,对患儿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麦先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儿科病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医院由单纯的治疗功能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功能转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进护士由病人的照顾者向病人的管理者转变.根据患儿从人院到出院,不同阶段制定患儿的入院教育,治疗前后的教育,出院指导的护理计划.对患儿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后病人反应效果好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
作者:翟继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制订满足其主要需求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调查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家属的主要需求,通过面对面访谈完成;第二步,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后,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与实施前对比.结果措施实施前后共收回满意度调查表107份,实施前64份,其中满意50份,基本满意11份,不满意3份;实施后43份,其中满意41份,基本满意2份.经统计学处理,p<0.05,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围绕患者家属主要需求制订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雷雯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