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沈艳;宋必英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遗症处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20例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中对60例实施专职心理护理,另60例不采取特殊心理护理,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及后遗症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说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燕;黄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5例病人28处压疮采用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回顾对照组26例病人26处压疮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2组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治疗疗程短,治愈率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童先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儿中,成功18例,2例失败.术中、术后无心脏穿孔及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经随访18例成功者无一复发,平均住院6.4天.结论根据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配合手术,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病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葛建云;闫清华;张青艳;王风云;殷彩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提高乙脑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使乙脑高热患儿在入院24h内体温尽快得到控制,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琼;沈艳;宋必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远期并发症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法按时间阶段将收治的患者分为2组,采用信件随访回顾性对照,调查实施整体护理前后鼻咽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康复锻炼行之有效.结论鼻咽癌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可通过康复锻炼减轻.因此,鼻咽癌放疗后的康复锻炼,指导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需的.
作者:向亚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倍他乐克又名美多心安,问世于1975年,属2A类β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的心脏选择性,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目前经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长期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左室功能,减弱或逆转左室重塑,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已被普遍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但由于本品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若应用不当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但临床未见报道.我科于2003年8月收治1例患者在家自服倍他乐克不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患者卧床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的主诉及情绪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来观察2种不同穿刺途径的不同护理要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主观疼痛及情绪变化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穿刺途径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或不适,增加舒适感,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蒋艳;于小亮;肖燕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日趋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其中脑梗死约占整个脑卒中的80%[1],若急性脑梗死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指将微导丝、微导管经外周动脉插入动脉闭塞点或栓子内,注入溶栓剂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治疗痛苦小、疗效快、既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又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2004年2月~7月开展的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莉;赵晓英;吴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每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甚至是事故的隐患,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行全面的科室管理及完善的工作制度,严防病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手术室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防范与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唐绪容;吕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Reproductive Hematoma,RPHT)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RPHT与未出现术后血肿(Non-Postoperative Hematoma,NPOH),在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比较显示,过早搬动患者、快速输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是引起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诱发因素.结论对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不宜过早搬动,应控制输液速度,预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减少RPHT发生.
作者:周三元;刘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寻找更科学合理的检验报告发放模式,以改善服务质量.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0例门诊取检验报告的病人发放调查问卷,就病人取检验报告的方式和等候时间进行调查.结果领取检验报告时间的调查中普通门诊病人大部分(56%)要求当天取报告,而产检和体检病人则大部分(65%)希望在全部结果出来后才取报告:取检验报告方式的调查中,产检和体检病人希望在产科和体检科领取检验报告,而门诊病人除传统的在检验科取报告(38%)外,希望电话查询者高达35%,希望从网络上包括网上查询和E-mail方式获取检验报告的18%.结论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需求进行检验报告的发放,能够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
作者:李爱娣;曾兰英;周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制订满足其主要需求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调查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家属的主要需求,通过面对面访谈完成;第二步,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后,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与实施前对比.结果措施实施前后共收回满意度调查表107份,实施前64份,其中满意50份,基本满意11份,不满意3份;实施后43份,其中满意41份,基本满意2份.经统计学处理,p<0.05,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围绕患者家属主要需求制订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雷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蓬勃开展的血运重建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和预后.但是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坏死,正常工作细胞的数量减少,心室重构,部分已实施血运重建患者的心功能仍然进行性地减退.
作者:王蓉;茅文辉;潘立群;张升霞;孙瑶;刘玲玲;阚静;常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儿科陪护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呼吸科不同年龄组患儿586例,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0.7mm×19mm/24GA,0.9mm×25mm/22GA或1.1mm×31mm/20GA静脉留置针,进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使用情况并比较肝素液(25u/ml)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的堵管情况.结果 586例患者,共应用留置针输液2523天,仅10例出现穿刺部位轻微机会感染;≤1岁、1~3岁和3岁以上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分别为7.2%、7.4%和3%;肝素液和生理盐水封管后堵管率分别为3%和33%(p<0.1).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适应于有陪护的儿科病区,但应注意套管固定牢固,防止滑脱;预防机会感染.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与年龄有关.采用肝素液封管可显著减少堵管的发生.
作者:李爱求;李晓红;祝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次胸腔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首次行胸腔穿刺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教.结果 2组在胸穿前进行SAS评分,干预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心理干预对减轻胸穿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胡阳元;周莲清;李平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方法对150位分娩期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孕妇总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孕产妇顺产,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李岳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 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作者:林燕勤;钟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指胎儿缺氧或娩出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积极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由于重度窒息或缺氧较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尤以肾、脑、心、肺为多见[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积极治疗合并症,消除低氧血症及减轻组织缺血,维持正常脑代谢功能,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预防或减轻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毓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PTCA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和总结.结果 PTCA术后病人415例,出现6例PTCA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TCA术后病人因抗凝等药物的治疗,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如果预防在先,就会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静;赵自强;陈丽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已从遵医嘱治疗疾病转变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健康教育成了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1].在注重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儿科病房已逐渐向家庭化病房转化[2],而儿科病房的健康教育,除了针对小儿的特殊性,更应该注重家长的健康知识需求.为了能准确评估患儿家长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2004年8月,我们对我院小儿泌尿外科病房100例住院患儿家长进行了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甫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