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林
目的评价弹性排班在护理人力资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临床科室中实行护理弹性排班前后的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共3组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对比.结果实施弹性排班前、后,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弹性排班能体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何倩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及气管牵拉训练的重要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60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试验组除行常规骨科护理外,重点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气管食管牵拉训练,体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咽喉、伤口出血等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实施严密观察及优质护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惠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11例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检查供皮瓣区域的血管情况及保护健侧下肢血管,恰当的创面处理;术中医护密切配合,保护皮瓣血管,选择合适的手术缝线和器械,加强监护;术后加强对皮瓣部位血运情况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确保了背阔肌肌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周喜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液透析时,血液在体外流经动脉血路、透析器及静脉血路回流到人体内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凝血系统不同程度的激活导致血液凝固,堵塞透析器及管道.为避免这一现象,血透时普通使用抗凝剂预防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一般都使用肝素.但是如有活动性出血或有高度出血危险的透析患者,禁忌使用肝素,我们就采用无肝素透析.我科自2001年9月开展血透以来,对有出血倾向及凝血试验异常的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55人次,既能确保透析患者安全.又能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吴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通过对246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出一套适合婴幼儿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要点,并强调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的管理、气管插管的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呼吸道的湿化及温化、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以及保持出入平衡的重要性.
作者:龙素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每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甚至是事故的隐患,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行全面的科室管理及完善的工作制度,严防病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手术室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防范与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唐绪容;吕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5例病人28处压疮采用磺胺嘧啶银与褥疮酊治疗,回顾对照组26例病人26处压疮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2组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治疗疗程短,治愈率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童先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8例伴有高危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给予无肝素血液透析.A组护理方法为:使用14G穿刺针,血流量200~23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60min使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透析器.B组方法为:使用16G穿刺针,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并保留15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30min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透析器,比较两组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和透析器容量.结果 B组透析器透析后凝血程度少于A组,透析后平均容量大于A组.结论使用较大号穿刺针、提高血流量、透析前使用肝素盐水浸泡透析器以及增加透析中生理盐水的冲洗次数可以改善透析器的凝血状况,提高透析器的使用率.
作者:黄英;伍强;陈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Reproductive Hematoma,RPHT)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RPHT与未出现术后血肿(Non-Postoperative Hematoma,NPOH),在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比较显示,过早搬动患者、快速输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是引起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诱发因素.结论对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不宜过早搬动,应控制输液速度,预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减少RPHT发生.
作者:周三元;刘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院前急救由于工作程序及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病情凶险及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各个环节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都非常大.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法律责任纠纷,严重影响到急救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为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本人就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谢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临床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挂错液体和用药错误,采取的措施多为:1.在输液瓶上写明患者姓名、药名,或打印后裁剪成小条贴于瓶上.2.分别抄写患者输液单悬挂于床头.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但存在的不足是:输液瓶上写字、贴条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如需停用或改换液体和用药时,在输液瓶上涂抹更改很不规范,处理不当还会引起纠纷或造成浪费,而且现用现写既影响两人查对又花费较多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精心制做了简便实用的输液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乔见萌;岳春生;陈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前肠道清洁的方法、效果.方法将302例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开塞露塞肛清洁肠道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肠道方法.比较两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结果 2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及便秘发生率无差异(X2检验,p>0.05),操作中和操作后的不良反应2组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前用开塞露塞肛法清洁肠道优于传统的清洁肠道的方法.
作者:吴九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作者:熊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指胎儿缺氧或娩出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积极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由于重度窒息或缺氧较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尤以肾、脑、心、肺为多见[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积极治疗合并症,消除低氧血症及减轻组织缺血,维持正常脑代谢功能,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预防或减轻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毓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过程中胸膜反应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64例胸腔穿刺患者分2组从心理护理、物品、环境准备、心电监测、吸氧、静脉通道的建立,必要时镇咳药物与镇静药物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及15例胸膜反应发生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的观察.结果第1组168例,发生胸膜反应26例,发生率15.4%;第2组196例,经上述护理干预后,发生胸膜反应15例,发生率7.6%,较第2组降低7.8%.发生胸膜反应的患者,经认真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在进行胸腔穿刺时,经上述护理措施,可降低胸膜反应发生率.
作者:易琦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远期并发症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法按时间阶段将收治的患者分为2组,采用信件随访回顾性对照,调查实施整体护理前后鼻咽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康复锻炼行之有效.结论鼻咽癌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可通过康复锻炼减轻.因此,鼻咽癌放疗后的康复锻炼,指导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需的.
作者:向亚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二十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逐渐增多,成为儿童医院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作者:汤清波;周月娥;李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胫前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门诊诊治的240例胫前伤口患者,分别进行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植皮或理疗等处理,同时治疗合并症.结果 148例14天左右痊愈,86例在40~150天后逐渐愈合,但仍有6例通过植皮才好转.结论早期彻底清创、抗感染、换药、理疗及处理相应合并症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秀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治疗小儿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减少全身并发症及治疗部位的瘢痕和色素沉着.方法采用小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具体方法:8mg平阳霉素用3ml生理盐水稀释备用,用量按0.5~1ml稀释液/cm2瘤体面积行瘤内注射,间隔1~2周重复用药,总次数不超过6次.结果96例患儿经6月~1年随访治愈率100%.仅3例低热,1例注射第2针后第1天局部红肿,经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尤其适合颜面部中小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刘世华;任振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倍他乐克又名美多心安,问世于1975年,属2A类β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的心脏选择性,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目前经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长期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左室功能,减弱或逆转左室重塑,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已被普遍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但由于本品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若应用不当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但临床未见报道.我科于2003年8月收治1例患者在家自服倍他乐克不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