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友明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总结对2003年~2004年25例共31次取石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和并发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满意,术后并发症通过精心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转归较好.结论对经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患者,应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术中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系获得性的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和全血细胞减少症.PNH虽少见,但近年有增多趋势.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Vuluady strophy)或外阴白斑等.该病为外阴皮肤及粘膜发生病变以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病变.其症状特征主要为外阴奇痒、剧痛、表皮粗糙、破溃及色素减退等皮肤变化.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等手段都未能有效根治这一顽症.我院于2003年10月引进海扶刀技术,对7例患者实施了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儿科陪护病区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呼吸科不同年龄组患儿586例,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0.7mm×19mm/24GA,0.9mm×25mm/22GA或1.1mm×31mm/20GA静脉留置针,进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使用情况并比较肝素液(25u/ml)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的堵管情况.结果 586例患者,共应用留置针输液2523天,仅10例出现穿刺部位轻微机会感染;≤1岁、1~3岁和3岁以上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分别为7.2%、7.4%和3%;肝素液和生理盐水封管后堵管率分别为3%和33%(p<0.1).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适应于有陪护的儿科病区,但应注意套管固定牢固,防止滑脱;预防机会感染.滑脱或自行拔管发生率与年龄有关.采用肝素液封管可显著减少堵管的发生.
作者:李爱求;李晓红;祝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了5例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认为注重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加强皮肤、眼部、口腔、饮食、发热的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有效地调动患儿和陪护人员配合护理的能动性,对患儿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麦先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8例伴有高危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给予无肝素血液透析.A组护理方法为:使用14G穿刺针,血流量200~23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60min使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透析器.B组方法为:使用16G穿刺针,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前用含肝素3000U/ml的生理盐水预冲并保留15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透析中每间隔30min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透析器,比较两组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和透析器容量.结果 B组透析器透析后凝血程度少于A组,透析后平均容量大于A组.结论使用较大号穿刺针、提高血流量、透析前使用肝素盐水浸泡透析器以及增加透析中生理盐水的冲洗次数可以改善透析器的凝血状况,提高透析器的使用率.
作者:黄英;伍强;陈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蓬勃开展的血运重建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和预后.但是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坏死,正常工作细胞的数量减少,心室重构,部分已实施血运重建患者的心功能仍然进行性地减退.
作者:王蓉;茅文辉;潘立群;张升霞;孙瑶;刘玲玲;阚静;常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液灌流(hemoperfusicn,HP)是借助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体内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1],特别是对急性重度中毒疗效显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如配合炭肾HP治疗可从血液中直接迅速去除毒物,阻止体内主要脏器的继续摄取,降低血液中毒物的浓度,其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时间短.
作者:谢萍;张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每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甚至是事故的隐患,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行全面的科室管理及完善的工作制度,严防病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手术室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防范与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唐绪容;吕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体位、进食方法、食物选择及呛咳的处理等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可采用坐位、仰卧位、健侧位等进食体位,采用鼻饲、用勺喂食等进食方法及合适的咀嚼、饮水方式,选择易于口腔内移送和吞咽的食物,及时处理呛咳.结论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玲;胡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通过交谈、问卷的形式,对10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1%.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家人以及医护人员重视与否是影响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护士及早、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适应疾病的过程,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尹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遗症处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120例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中对60例实施专职心理护理,另60例不采取特殊心理护理,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及后遗症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说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燕;黄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已从遵医嘱治疗疾病转变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健康教育成了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1].在注重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儿科病房已逐渐向家庭化病房转化[2],而儿科病房的健康教育,除了针对小儿的特殊性,更应该注重家长的健康知识需求.为了能准确评估患儿家长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2004年8月,我们对我院小儿泌尿外科病房100例住院患儿家长进行了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甫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提高乙脑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使乙脑高热患儿在入院24h内体温尽快得到控制,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琼;沈艳;宋必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剖宫产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解决难产和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但是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要求,宜为产妇分娩的主要途径.
作者:肖英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临床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挂错液体和用药错误,采取的措施多为:1.在输液瓶上写明患者姓名、药名,或打印后裁剪成小条贴于瓶上.2.分别抄写患者输液单悬挂于床头.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但存在的不足是:输液瓶上写字、贴条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如需停用或改换液体和用药时,在输液瓶上涂抹更改很不规范,处理不当还会引起纠纷或造成浪费,而且现用现写既影响两人查对又花费较多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精心制做了简便实用的输液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乔见萌;岳春生;陈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外治疗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社区健康教育.结果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预防转化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提高治愈率具有明显效果.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易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门诊进行宫腔镜检查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简单、方便、安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为操作者观察病情提供了方便.同时,正确使用镇痛气体呼吸机可起到止痛(无痛)的作用.
作者:刘湘燕;伍曙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院前急救由于工作程序及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病情凶险及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各个环节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都非常大.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法律责任纠纷,严重影响到急救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为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本人就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谢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肿瘤放化疗、免疫治疗、长期输液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经病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传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免疫治疗.结果 34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肿瘤病人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敏;付小爱;彭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