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红;曹丽君;于风华;王树松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脐静脉血清对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正常妊娠HUASMC,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脐静脉血清,培养2 h,Western Blot测定细胞胞浆核因子-κB抑制因子(Ⅰ-κB)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培养48h,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RT-RCR测定细胞前胶原Ⅰ及ⅢmRNA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脐静脉血清培养的HUASMC胞浆Ⅰ-κB表达及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胞核NF-κB表达、细胞活力、前胶原I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脐静脉血清可促进HUASMC增生及Ⅰ型胶原的表达,NF-κB的激活在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促HUASMC增生及Ⅰ型胶原表达过程中起桥梁作用.
作者:蒋荣珍;黄亚绢;顾京红;李明;陈汉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低发锌、铜、铁、钙的发生情况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 776例婴幼儿头发的锌、铜、铁、钙含量.结果:婴幼儿头发中锌、铜、铁、钙降低者分别占总数的17.71%、9.95%、10.22%和12.46%;在低发锌婴幼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和异食癖的患病率分别为71.16%、57.57%和11.47%,患低发铜和低发铁的婴幼儿中贫血率分别为15.79%和73.16%,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9.43%和35.66%,低发钙者中佝偻病的发病率为81.51%.结论:婴幼儿中低发锌率较高(17.71%),低发铜、铁、钙率在10%左右;头发中锌、铜、铁、钙含量降低分别与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及异食癖、贫血、佝偻病等关系较密切.
作者:邓学红;董国庆;陈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出生缺陷是能够导致胎儿及婴儿致残甚至死亡的一类疾病,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而神经管畸形又占出生缺陷的首位.目前斯利安(小剂量叶酸)的应用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了更好地探讨斯利安在预防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我们在喀左县进行了全县范围的推广应用斯利安项目,同时与中国医院数字期刊(chkd.cnki)网上选取的1994~2004年各种期刊中有关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并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作者:张中欣;赵国荣;付桂珍;张晓明;周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后及手术中易发生低血压.为此,我们比较国产聚明胶肽(HAE)与复方氯化钠(LR)用于麻醉前预扩容对剖宫产术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影响,为聚明胶肽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尹友初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高频电波刀在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门诊患者患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糜烂面Ⅱ至Ⅲ度,CIN Ⅰ~Ⅲ,宫颈赘生物以及外阴部赘生物.病人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患者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患者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疗效及愈合期.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出血量3~5 ml无继发性出血发生,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送病理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赘生物的切除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时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特别是宫颈单纯性糜烂)可提供完整的标本有利于抓住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外阴部赘生物的切除出血少不需缝合术后疤痕小.
作者:李莎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刺激试验(CCT)预测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方法:对65例不孕妇女促排卵治疗前月经第3天测血FSH,月经第5~9天内口服克罗米芬100 mg/d,月经第10天再测血FSH,分为CCT正常组和CCT异常组,给予促排卵治疗后观察卵巢反应不良发生率及周期妊娠率.结果:CCT异常组卵巢反应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CCT正常组(P<0.01),周期妊娠率明显低于CCT正常组(P<0.01).结论:CCT能有效地预测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指导促排卵治疗.
作者:吴坤英;张富青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对24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分析各亚型的年龄、性别及与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241例患儿,按照DSM-Ⅳ量表、韦氏(WISC-R)智力测定量表及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进行分析.结果:符合DSM-ⅣADHD标准诊断共241例,其中男197例(81.74%),女44例(18.26%),男:女为4.48:1.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106例,占43.98%;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41例,占17.01%;混合型(ADHD-C)94例,占39.00%.各型均为男生多于女生.低年龄组ADHD-HI较高年龄组多;高年龄组ADHD-I较低年龄组多;ADHD-C型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伴学习障碍有103例,占42.74%,各亚型中伴学习困难ADHD-I型61例,ADHD-HI型7例,ADHD-C型35例.结论:ADHD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各亚型中以ADHD-I型多,ADHD-HI型少,ADHD-C型居中.ADHD-I型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作者:易建军;吴胜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我区2001~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监测11家分娩医院孕28周~产后7天内的17 850例围产儿.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0.81‰,出生缺陷前5位是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含唇裂、腭裂)、马蹄内翻和先心病、唐氏综合征.结论:加强宣教,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宋智梅;王伟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近年,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上升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乃至生命的第一位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而有约40万人死于该病[1].我国虽然属于乳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在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京、津、沪等大城市,乳腺癌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虽然,乳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丽;戚晓东;丁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单用甲氨喋呤(MTX)、MTX联合米非司酮及MTX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MTX(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B组MTX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C组MTX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中药.定期检测血β-HCG水平,阴道B超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A组为79.6%,B组为87.7%,C组为88.7%,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B、C两组较A组明显缩短,减少住院日(P<0.01),B、C两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C组副反应明显比B组少(P<0.05).结论:MTX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韩玲秋;张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Skp2和P27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及58例上皮性卵巢癌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kp2在卵巢上皮性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而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阳性率为48.28%(28/58),Skp2在中低分化组、Ⅲ/Ⅳ期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高于高分化组(P<0.01)、Ⅰ/Ⅱ期组(P<0.01)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在不同年龄及组织类型的卵巢癌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7蛋白与Skp2蛋白在卵巢癌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kp2和P27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对卵巢癌的预后有意义.
作者:刘云春;魏荣英;李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子宫纵隔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后的妊娠结局.结果:23例子宫纵隔患者中,子宫完全纵隔5例,不完全纵隔18例,23例均在超声监视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 min,平均出血30 ml.与术前相比,术后足月活产率从4.35%增至48.83%,流产率从85.55%降至30.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足月活产率,明显降低流产率.
作者:黄晓兵;王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抢救成活率高达98.75%.结论: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窒息抢救方法、宫内缺氧情况、Apgar评分、窒息时间及抢救疗效有着明显的关系,认为加强围产期保健、产时监护,尤其发生窒息后快速正确地抢救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马凤英;卜素芝;赵彩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调查邯郸市高校妇女更年期症状及更年期保健需求,提出合理的更年期保健措施.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共调查45~60岁妇女218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扫描性统计分析.结果:4/5被调查者报告了至少一种自认为与更年期有关的症状或不适;2/3的妇女选择到医院去就医,2/5的妇女采取了自我保健的方式;而近1/5的妇女未采取任何措施;近2/3的妇女认为没有必要采取治疗措施.结论:大多数妇女已开始关注更年期并采取了不同的保健措施,医疗保健系统应加强更年期的健康教育宣传,提供与经济文化背景相一致的、更年期妇女能够接受的保健方案与措施.
作者:郭丽霞;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胎儿剖宫产后的预见性护理,以杜绝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及降低窒息率.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0月因胎儿宫内窘迫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该组的新生儿采取传统的窒息治疗方法.在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后,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的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则大大降低(P<0.05).结论:宫内窘迫胎儿剖宫产后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杜绝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及降低窒息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朱丹华;张缨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龋患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学龄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接受口腔治疗时,常常因害怕钻牙而哭闹,拒绝张嘴,甚至损坏治疗设备,致使正常的治疗无法进行,这种表现也称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1].由此导致患儿的龋齿得不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影响咀嚼进食,更有甚者影响颜面部的正常发育.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Frenchmen等学者研究形成的一种龋病治疗方法,它利用简单的手工器械去除龋坏组织,消毒后用改良的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这种方法创伤小,充填快捷,兼有预防性治疗的特点,其疗效较好[2].本研究特别对乳磨牙龋齿应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充填1年后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观察.
作者:赵滨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了解社区0~3岁儿童教育资源现况,探讨建立社区儿童教育模式,为制定儿童整体教育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宜昌市3个区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相关机构(妇幼保健院、托幼园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市级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优生优育咨询、心理咨询门诊和早期教育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未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相关工作.幼儿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员均未达到学历要求;托幼班中保教人员低于规定人数的占33.33%;保育员对早期教育的知识掌握较差;75%的托幼机构早期教育相关人员是从自学途径获得早期教育知识.结论:社区0~3岁儿童教育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应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对社区内儿童保健人员的培训,开展幼儿个性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张静;杜玉开;樊利春;张建端;刘慧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寻求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对该院2003年10月~2005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1 160例2个月~5岁腹泻患儿的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及pH检测.结果:1 160例患儿腹泻标本中,6个月~2岁患儿881例(69.91%).病原学检查阳性605例(52.16%),检出病原20种621株,外源性肠道病原菌、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以及轮状病毒3种病原构成比依次为35.75%、32.69%、31.56%.主要病原:轮状病毒196株(31.56%),志贺菌118株(19.00%),克雷伯菌86株(13.85%),枸橼酸杆菌67株(10.79%),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0株(9.66%).轮状病毒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大便为水样、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志贺菌以夏秋季与脓血便检出率较高.病原菌分离阳性腹泻标本pH值>7占明显优势,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病原检查阴性标本、健康体检对照标本pH值<6占明显优势,前者pH值与后3者pH值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轮状病毒居首位.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在腹泻标本中的构成比亦接近外源性肠道致病菌而成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大便pH值可作为急性腹泻病早期简单、快速、准确、价廉的初步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指标.
作者:邢志广;王志勤;吕壮伟;瘳卫;姜锋;吕惠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胎儿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测量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妊周(中晚期妊娠)的双顶径、股骨长、头周和腹围,比较双胎妊娠胎儿与单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双顶径及股骨长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2.1 mm和3.4 mm,P<0.01).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头围及腹围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14.4 mm和14.9 mm,P<0.01).结论:双胎妊娠胎儿有着与单胎妊娠胎儿不同的发育规律.
作者:刘蓉;谭金秀;陈其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以及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的有关措施.方法:对1995~2005年2 01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有3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胰腺炎、胃穿孔、不明原因腹水、腹腔镜手术器械破损脱落腹腔等.结论:腹腔镜手术虽为微创手术,但仍可发生并发症,应强调手术适应症的严格选择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作者:寿坚;刘德英;朱斌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