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崔丽君;杨苓;魏雪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 介入术, 护理
摘要:在行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往往是不可避免的[1].其中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5%~17.0%[2].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的日益增多,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得到重视.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包括:(1)出血(皮下瘀血,血肿,腹膜后血肿);(2)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3)迟发型心脏压塞综合症;(4)假性动脉瘤(PSA);(5)血栓性并发症;(6)胸痛等.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护理,通过82例患儿的护理,认为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抗休克治疗,积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降温预防高热,可有效防治小儿烧伤惊厥.

    作者:彭丽;李志湘;李红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作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达1%~2%[1],其中又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高.为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防护能力,保存青光眼患者的剩余视力,我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美芳;高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快车进行大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大批量健康快车白内障手术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护理、准备,术后护理、处置等环节中加强护理.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减少了并发症,并且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认为病房车护士的积极配合是施行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肖蓉蓉;谢凤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直肠下端粘膜环切术(PPH)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粘膜环切术(PPH)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Ⅲ期内痔32例、Ⅳ期内痔12例、混合痔40例病人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结果84例PPH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佳的手术体位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节省手术时间,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利巴韦林、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和静脉输注组2组.结果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优于静脉给药,经统计学处理(χ 2=11.76 p<0.01)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雾化吸入利巴韦、鱼腥草是目前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淼;陈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肾结核行肾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

    肾切除手术是外科治疗肾结核的重要手段.而肠瘘是肾切除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肾周组织感染引起广泛、紧密粘连的患者[1].我院于2004年1月15日收治1例因左肾结核行肾切除手术后,并发低位降结肠瘘的患者,经入院后精心的护理,有效的保守治疗,瘘口逐渐愈合,住院39天后,治愈出院.

    作者:刘雪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丹参注射液与喹诺酮类注射液配伍情况的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喹诺酮类注射液之间的配伍情况.方法第l组将250ml瓶装丹参滴注射涂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分别抽取5ml与喹诺酮类注射液5ml混合均匀;第2组将10ml1支装的丹参注射液20ml+5%GS250ml内充分混匀,用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取5ml加入喹诺酮类注射液5ml混合均匀,观察药物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组中原来澄清液变为乳白色浑浊液且有微小颗粒,而第2组则无变化.结论250ml丹参滴注液与喹诺酮类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张文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电话追踪在发热门诊的应用

    目的了解电话追踪在发热门诊中监控传染病疫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记录其相关资料于次日上午10时前用电话追踪病情.结果在1893例发热病人小,成功追踪1397例,占73.8%.结论电话追踪在发热门诊中对监控传染病疫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存在的问题可进一步完善.

    作者:罗福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运动疗效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运动训练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采用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控制,头部控制能力、分离运动,平衡协调运动,肌力和肌张力改善及感觉统合等训练方法,结合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显效8例(26.7%),有效11例(36.7%),进步10例(33.3%),无效1例(3.3%).结论正确规范的早期治疗是脑瘫功能恢复的关键,合理的训练方法和精心护理是脑瘫功能恢复的保障.

    作者:丁玉莲;苏珍辉;张惠佳;王益梅;李惠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3种一次性无菌手套开包方法的对比及效果分析

    使用无菌手套是确保手术无菌的关键,正确戴取无菌手套是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基本功,如何打开无菌手套包,取出无菌手套是医护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对3种一次性无菌手套开包方法进行对照比较,比较取出的无菌手套可能再污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再污染相关因素,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头孢类抗菌素皮试液配制的护理体会

    头孢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由于其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目前,没有官方规定在使用头孢类抗菌素之前必须做头孢菌素试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称对此无明确规定,具有法律效应的<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也没有写明.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临床上大部分医院都坚持做了皮试,而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五花八门,皮试液的浓度也各不相同.自2003年来,我院采用新方法配制头孢类抗菌素的皮试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业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我院是民政系统下属的精神病医疗机构,绝大部分病人长期住院,小部分病人甚至终身住院.目前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精神病人102例,由于这些病人存在一定的疼痛以及其他躯体护理上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生理和心理特征,针对性地护理措施.现就我院102例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许雪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静脉化疗药物渗漏全程预防的管理

    药物渗漏是静脉化疗的严重并发症,抗癌药的细胞毒性和刺激性,能引起正常组织局部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也可能由此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药物渗漏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我们在2004年中,对102例静脉化疗患者的全过程进行了全程系统的管理,有效地避免了药物渗漏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析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强调加强领导及每一个医护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全面培训与学习;加大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对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明确分工与职责;对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控制环节进行细化并加大惩罚力度,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对保证医疗废物的管理质量,有效防止基层医院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造成对医护及相关人员、社会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侍萍;张青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双套管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和护理

    肝胆手术后的病人都需要在手术野周围放置引流管,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取放置双套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双套管的制作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任喜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成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惠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寻找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对78例哮喘患者在施行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3个月、6个月不同阶段测定肺功能和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哮喘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生命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治疗哮喘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桂香;邓翊敏;肖进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丹尼尔用于术前手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皮肤刺激性小的术前洗手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200人次分成2组,每组100人次,使用丹尼尔洗手消毒的为观察组,使用0.5%碘伏洗手消毒的为对照组,分别将2组人员手消毒后进行采样、培养观察,比较2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耗时、皮肤刺激(皮肤干燥、脱屑、皮疹、瘙瘁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消毒后均能达到杀菌目的,其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碘伏消毒耗时长、皮肤刺激性大.结论丹尼尔皮肤消毒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皮肤刺激性小、手感舒适等优点,特别是在进行消毒时非接触性操作,减少了污染机会,适合长期使用.

    作者:罗能秀;刘湘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系统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社区健康教育

    分析系统科学方法中系统论、信息论的主要基本原则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揭示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自觉、主动地运用整体、联系、发展的系统论观点,才能准确地制定出健康教育的策略.并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保证优化地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者:何丽芳;廖淑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是儿科护士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抢救病儿的一个重要手段.若操作不当,技术不熟练等均会发生一些意外,影响抢救成功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体会,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作粗浅探讨.

    作者:李昌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急性雷公藤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总结了1例误服雷公藤中毒的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认为严密的观察病情、氧气吸入、血液透析、能量合剂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制酸护胃保护胃粘膜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监测及用药后反应,并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是使病人转危为安和康复的必要措施.

    作者:鲁红英;梁瓞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