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9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分析及方法探讨

王晓红

关键词:绝经, 宫内节育器, 超细扩张器, 尼尔雌醇
摘要:目的:为了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痛苦,避免手术中机械性损伤,提高绝经后需取IUD成功率的方法,对169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经过回顾分析,发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取器方法,能有效提高绝经后IUD的取器成功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腹腔镜对138例不孕症妇女的盆腔疾病的病因进行诊治,结果:138例不孕症妇女中135例发现盆腔疾病病因.盆腔粘连(包括输卵管炎)、子宫内异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病因.继发不孕组中,有人流、引产史的34例.结论: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有很大价值,并可重复施行.

    作者:黄秋云;何小红;陈越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清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自从异位妊娠病人的黄体功能低下于1977年被证实以来[1],血清孕酮被逐渐地应用到异位妊娠的诊断中.

    作者:和平;苑晓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影视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对阴道镜检查满意患者532例行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结果: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性96.28%;特异性75.85%;阳性预测值83.33%.结论: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准确、可靠,是诊断宫颈病变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冬梅;靳艳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21例分娩患者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在我院分娩的患者中,手术分娩的患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既不利于母婴健康也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本文随机抽取了2006年度住院分娩的患者121例,其中手术产87例,顺产34例,对采用两种分娩方式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作者:李文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与儿童超重有关的家庭、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了解家庭成员对待儿童超重的看法,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儿童超重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所幼儿园3~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家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长相关知识与态度等,同时由专人对被调查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儿童超重标准为体重超过WHO身高标准体重的10%以上,家长超重标准为体块指数(BMI)≥24.结果:被调查的243名儿童中,超重发生率为15.6%.父亲体重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68.4%)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44.4%),x2检验差异显著,P=0.005;母亲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也略高于正常体重儿童(21.1%和10.2%),x2检验,P=0.059.在所有超重的儿童家庭中,80.6%的父亲和76.3%的母亲认为孩子的体重合适,并有32.2%的祖辈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用食物奖励孩子、较高的快餐频率和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时间长是与儿童超重相关的因素.在对待与儿童肥胖有关的问题上,家庭中父母与祖辈间观点和意见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超重发生率在被调查儿童中呈较高水平,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作者:刘松华;许立;杨友春;蒋竞雄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变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缺氧对心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窒息组(38例窒息新生儿)的CK-MB值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并以42例患儿(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日龄越小的窒息新生儿,其CK-MB值越高,且随有效治疗而下降;窒息组早产儿血清CK-MB值非常显著高于无窒息组的早产儿,且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全组,较重度窒息组也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程度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对早产儿更明显,其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害出现的时限、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早期指标,而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作者:崔明辰;王建国;向国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颈妊娠的诊治进展

    宫颈妊娠是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的异位妊娠,其发生极罕见,在异位妊娠中占不到1%,在妊娠中的发病率为1:1 000至1:18 000[1],近年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作者:盛洁;张亚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PK刀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PK刀(Plasmakinetic Tissue Management system,PK刀)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住院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65例(观察组)采用PK刀,63例(对照组)采用单极电刀,比较PK刀和单极电刀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PK刀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赖文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电针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中的作用.方法:将接受IVF-ET助孕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观察组加用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对照组(30.5±4.7支 vs 38.8±7.1支,P<0.05);受精率高于对照组(80.5% vs72.8%,P<0.05);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71.5% vs 58.8%,P<0.05);冷冻胚胎数高于对照组(4.1±0.42 vs 1.94±0.65,P<0.05);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46.8% vs 34.04%),但无统计学意义,而Gn.用药时间、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血LH、P、E2水平、直径>14 mm卵泡数、获卵数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IVF-ET中配合电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薇;孙伟;刘莉莉;闻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Down's综合征超声血清联合筛查和单纯超声或血清筛查的比较

    目的:比较孕中期唐氏筛查超声、单独血清唐氏筛查及二者联合筛查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超声医生对孕10~14周孕妇的胎儿进行颈部皮肤透明层厚度的测量,结合孕妇的年龄与孕周计算风险值,切割值为1:250,阳性者建议做下一阶段的血清筛查后羊水细胞培养;孕15~18周孕妇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血清中AFP和β-HCG数值,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切割值为1:250,如果血清筛查为阳性,则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对结果阴性者进行随访.结果:超声筛查3 839例,阳性39例;血清筛查2 653例,阳性71例;两项筛查均参加者为2 544例,二者联合筛查阳性28例,有一项阳性者均参加羊水检查,共140人抽取羊水检测,3人确诊为21-三体.NTD筛查阳性20例经超声确诊神经脊柱发育异常7例(已引产证实),其他胎儿发育异常4例.结论:超声血清联合筛查的准确性高于传统血清学筛查,既可降低假阳性率,又可降低介入性检查的损伤率.但是对于NTD等疾病意义不大,应以血清学筛查为筛查标准,终以超声确诊.

    作者:宋语涛;温延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肩难产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肩难产28例病历,并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的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分析巨大儿、糖尿病、产程异常、阴道助产等高危因素在肩难产中的比率,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处理.结果:6年间分娩总数为8 400例,肩难产28例,占总数的0.33%,其中巨大儿15例,占肩难产的53.57%.两组产妇的宫高、腹围和产程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Argar评分、双顶径、胸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肩难产的发生率随胎儿体重增加而升高,通过高危因素预测并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患者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糜烂(Ⅱ~Ⅲ度)、CIN Ⅰ~Ⅱ、宫颈赘生物等宫颈疾病的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疗效.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5 min,平均出血量2.5 ml占90.6%,无继发性出血,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的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且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部赘生物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

    作者:李莎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产后妇女液基细胞学宫颈疾病筛查的分析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疾病,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10年来,宫颈癌发病有稳步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的倾向,年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也有增多的趋势,但宫颈癌还是目前唯一可早期发现并预防的妇科肿瘤.

    作者:肖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表现与先天性消化道异常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改变与先天性消化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高度怀疑消化道异常胎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表现,并与分娩后新生儿科检查或胎儿尸体解剖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与不同类型消化道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改变中,胃泡移位、幽门窦部蠕动浅缓与先天性隔疝呈正相关(P<0.01).胃泡长、宽径增加及节律性幽门管显示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呈正相关(P<0.05).幽门扩张与十二指肠闭锁、空回肠闭锁呈正相关(P<0.01).胎儿胃泡形态学改变与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胎儿胃泡形态学改变,在消化道异常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严剑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颈涂片预测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价值

    目的:了解女性宫颈涂片白细胞计数对女性生殖道衣原体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名妇女进行宫颈涂片白细胞计数PMN和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的检测.结果:衣原体的感染率为18.5%,淋球菌感染率为8.0%,除外淋病,宫颈涂片白细胞计数诊断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83.8%,特异性97.2%,阳性预测值89.0%,阴性预测值96.0%.结论:在资源缺乏地区,宫颈涂片白细胞计数对预测沙眼衣原体感染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吴惠珍;雷志英;韦红卫;常正义;卢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婴儿抚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对60例新生儿进行正规的抚触活动,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身高、体重变化.结果:抚触后的新生儿身高、体重明显增加.结论:抚触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医疗技术,是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X染色体异常引起女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50例分析

    X和Y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畸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通常引起比常染色体畸变轻得多的紊乱,在这些综合征中发现的许多躯体异常与异常性发育有关.

    作者:王军荣;刘志婷;续薇;单洪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缝合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式(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62.37±21.65)min,较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对照组)的(88.64±37.14) min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32±21.73) ml,较对照组(79.62±38.49) m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单层间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意性缝合方式.

    作者:戴红;王庆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作定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TGF-β1表达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内,两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②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宫颈癌病理分级的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逐步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何群双;杨云;赵敏;包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内放置Gynefix In节育器临床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简便、经济、安全、长效、可逆及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由于盆腔炎症、子宫异常出血、经期腹痛、子宫颈口过松、宫腔过大等原因,往往引起IUD移位、脱落,甚至带器妊娠.

    作者:李彩霞;苏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