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梅;靳艳和
目的:加强儿童预防保健,了解学龄前儿童中耳鼻咽喉疾病患病情况.方法:详细询问病史,耳鼻喉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发现耳鼻咽喉疾病714例,占38.16%.结论: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作者:张东红;刘志建;王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X和Y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畸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通常引起比常染色体畸变轻得多的紊乱,在这些综合征中发现的许多躯体异常与异常性发育有关.
作者:王军荣;刘志婷;续薇;单洪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将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施行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且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手术时间10~46 min,平均23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平均28 ml.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91%(35/38)的患者贫血纠正,术后半年肌瘤总治愈率100%,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一种可行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谢志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建立烟台市0~7岁青少年儿童年龄别身高(HFA)、年龄别体重(WFA)及年龄别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标准及体质指数.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烟台市0~7岁11 747例儿童(男6 261例,女5 486例)、出生年月及2003~2005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应用LMS方法建立烟台市0~7岁儿童HFA、WFA和BMI百分位曲线.结果:运用LMS软件,分别获得0~7岁男女WFA、HFA和BMI百分位曲线各9条,为P 3、P 5、P10、P 25、P50、P75、P90、P 95和P97.烟台市男、女儿童的身高、体重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男、女儿童各年龄段P50年龄别身高百分位值与WHO P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男童0~5岁的体重略高于WHO标准,但差距不大,5岁以后明显高于WHO;女孩在0~5岁与WHO标准基本接近.结论:应用LMS软件,获得了烟台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百分位参考值.
作者:孙闽君;曹在池;丛明滋;林冬梅;林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为了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痛苦,避免手术中机械性损伤,提高绝经后需取IUD成功率的方法,对169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经过回顾分析,发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取器方法,能有效提高绝经后IUD的取器成功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与儿童超重有关的家庭、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了解家庭成员对待儿童超重的看法,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儿童超重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所幼儿园3~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家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长相关知识与态度等,同时由专人对被调查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儿童超重标准为体重超过WHO身高标准体重的10%以上,家长超重标准为体块指数(BMI)≥24.结果:被调查的243名儿童中,超重发生率为15.6%.父亲体重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68.4%)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44.4%),x2检验差异显著,P=0.005;母亲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也略高于正常体重儿童(21.1%和10.2%),x2检验,P=0.059.在所有超重的儿童家庭中,80.6%的父亲和76.3%的母亲认为孩子的体重合适,并有32.2%的祖辈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用食物奖励孩子、较高的快餐频率和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时间长是与儿童超重相关的因素.在对待与儿童肥胖有关的问题上,家庭中父母与祖辈间观点和意见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超重发生率在被调查儿童中呈较高水平,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作者:刘松华;许立;杨友春;蒋竞雄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中有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32例(71.1%),窦速明显高于其他异常心电图,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结论:妊娠期间必须加强心功能监护,积极治疗,对减少甲亢患者心脏损害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振东;赵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式(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62.37±21.65)min,较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对照组)的(88.64±37.14) min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32±21.73) ml,较对照组(79.62±38.49) m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单层间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意性缝合方式.
作者:戴红;王庆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非常见模式妇女阴道清洁度的判断.方法:分析3 942例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对各种常见和非常见模式患者进行清洁度判定.结果:除4种常见清洁度模式(占妇科病人的19.4%)外,主要为其它7种非常见的清洁度模式(占80.6%),且都与假丝酵母菌孢子、假菌丝、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及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密切相关.结论:常见的4种清洁度模式不能全面反映阴道清洁度的判断,需要对更多模式进行探讨,并清楚界定各种模式下阴道的清洁度.
作者:胡正强;杜泽丽;江咏梅;邹盛杰;王泓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门诊女性STD患者生殖道感染EB病毒的现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86例门诊女性STD患者生殖道EB病毒.结果:在386例患者中,有91例被检出感染了EB病毒,其阳性检出率为23.58%(91/386);其中单纯感染EB病毒者15例,在EB病毒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6.48%(15/91);混合感染者76例,阳性率为83.52%(76/91).结论:女性STD患者对EB病毒具有易感性,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特异性高的特点,检测的结果可作为诊断生殖道感染EB病毒的依据.
作者:颜丹;李燎;颜海婴;赵家兰;卿晟;黄文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1962~2001年间自然流产率达4.8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0%.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过高或过低、产前无检查、孕周检查过迟、多胎次、避孕失败、孕前吸烟或吃药、孕期吸烟或吃药均增加自然流产的危险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胎次(第2胎起)、服药避孕失败而怀孕、孕期吸烟、怀孕前近期吃药均增加自然流产的危险性.结论:该省农村妊娠妇女中并不存在特别的自然流产职业性危险因素,但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杜绝多胎生育、加强孕期保健等对降低自然流产率和促进妇女生殖健康是有利的.
作者:王琦;洪倩;秦侠;胡志;叶郁辉;白雪;李光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患者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糜烂(Ⅱ~Ⅲ度)、CIN Ⅰ~Ⅱ、宫颈赘生物等宫颈疾病的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疗效.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5 min,平均出血量2.5 ml占90.6%,无继发性出血,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的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且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部赘生物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
作者:李莎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中的作用.方法:将接受IVF-ET助孕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观察组加用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对照组(30.5±4.7支 vs 38.8±7.1支,P<0.05);受精率高于对照组(80.5% vs72.8%,P<0.05);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71.5% vs 58.8%,P<0.05);冷冻胚胎数高于对照组(4.1±0.42 vs 1.94±0.65,P<0.05);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46.8% vs 34.04%),但无统计学意义,而Gn.用药时间、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血LH、P、E2水平、直径>14 mm卵泡数、获卵数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IVF-ET中配合电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薇;孙伟;刘莉莉;闻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后结合氯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对符合PCOS标准的不孕症患者39例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卵巢打孔术,观测术后排卵、妊娠和流产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变化及月经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LH和T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排卵率为84.6%,妊娠率为61.5%,早期流产率12.5%(3/24).结论:LOD可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自然排卵率及对CC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赵秀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改变与先天性消化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高度怀疑消化道异常胎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表现,并与分娩后新生儿科检查或胎儿尸体解剖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与不同类型消化道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胃泡超声形态学改变中,胃泡移位、幽门窦部蠕动浅缓与先天性隔疝呈正相关(P<0.01).胃泡长、宽径增加及节律性幽门管显示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呈正相关(P<0.05).幽门扩张与十二指肠闭锁、空回肠闭锁呈正相关(P<0.01).胎儿胃泡形态学改变与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胎儿胃泡形态学改变,在消化道异常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严剑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作用.方法:对386例不孕症病人进行宫腔镜检查,并用输卵管导管行输卵管通液,了解不孕症的宫腔病变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宫腔病变阳性率为71.77%(277/386),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常见,输卵管不通占40.67%(157/386).结论:不孕症者宫腔病变率高,宫腔镜可以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不孕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与治疗手段.
作者:方世兰;白丽;董萍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发生和分娩前预测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12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的巨大儿21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正常体重婴儿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次无相关性,而与孕妇身高及孕妇体重增加有相关性.结论:体重、BMI监测有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监测双顶径及股骨长可预测巨大儿的发生.
作者:陈玉宝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肩难产28例病历,并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的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分析巨大儿、糖尿病、产程异常、阴道助产等高危因素在肩难产中的比率,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处理.结果:6年间分娩总数为8 400例,肩难产28例,占总数的0.33%,其中巨大儿15例,占肩难产的53.57%.两组产妇的宫高、腹围和产程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Argar评分、双顶径、胸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肩难产的发生率随胎儿体重增加而升高,通过高危因素预测并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CT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使HIE诊断及预后评估更具科学性.方法:选择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足月HIE患儿72例,分别于入院4~10天、28天进行头颅CT检查,并于同期及入院14天进行NBNA评分,3月、6月进行DQ值测定.结果:①生后4~10天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中、重度HIE患儿NBNA测定14天≤35分患儿组的DQ值低于14天>35分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生后28天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早期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应用NBNA评分可判断HIE的病情轻重;动态NBNA及生后28天左右脑CT检查可作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而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判断预后意义大.
作者:张新华;秦桂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不同水平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PVA微粒或平阳霉素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肌瘤87例,其中插管至子宫动脉栓塞主干52例,35例有卵巢支、输卵管支显影者则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分支末梢.结果:病人症状缓解率为93.5%,月经过多,痛经,尿频、尿急,贫血等3个月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除栓塞综合征外,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腿痛,可自行恢复.治疗后6~24个月肌瘤缩小率在53.5%~81.0%之间.中短期疗效较稳定,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其分支末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汉威;黄益;汤日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