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妇女液基细胞学宫颈疾病筛查的分析

肖宏

关键词:产后妇女,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 早期发现, 妇科肿瘤, 恶性肿瘤, 常见疾病, 年轻化, 预防, 倾向, 患者, 发病
摘要: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疾病,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10年来,宫颈癌发病有稳步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的倾向,年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也有增多的趋势,但宫颈癌还是目前唯一可早期发现并预防的妇科肿瘤.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银川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营养不良与肥胖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我们于2005年对市内11所中小学进行了体质健康检查,并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王宝珍;孙燕;席文军;张筱林;段志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颈妊娠的诊治进展

    宫颈妊娠是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的异位妊娠,其发生极罕见,在异位妊娠中占不到1%,在妊娠中的发病率为1:1 000至1:18 000[1],近年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作者:盛洁;张亚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35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04年3月该院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腹腔镜手术联合避孕药妈富隆)30例,治疗组B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片10 mg/片).所有患者均随访6~12月.结果:A组显效率76.67%,B组显效率85.71%,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短期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服药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优于手术后联合避孕药组,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李灵洁;曾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69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分析及方法探讨

    目的:为了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痛苦,避免手术中机械性损伤,提高绝经后需取IUD成功率的方法,对169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经过回顾分析,发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取器方法,能有效提高绝经后IUD的取器成功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7例宫颈癌综合治疗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综合治疗的方案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宫颈鳞癌临床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即(紫杉醇+顺铂)+手术或NACT+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和疗效.结果:27例病人中综合治疗的有效率为92.59%,完全缓解率7.41%.结论:NACT对宫颈鳞癌有效,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尤其对需要保留功能的年轻患者,综合治疗更有价值.

    作者:罗小平;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不典型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方法:收集158例不典型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对超声显示附件区包块合并盆腔积液、子宫直肠窝少量积血及卵巢稍大、单侧卵巢增大、尿HCG阳性者高度提示异位妊娠,尿HCG阴性也应高度怀疑,如穿刺抽出不凝血,则高度提示异位妊娠可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不典型异位妊娠的检查具有快捷、诊断率高的特点.

    作者:杨海军;王亚;安泉;崔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从保健的角度来分析降低高危孕产妇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方法:对我区2005年全年分娩的产妇围产保健卡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率为58.9%,无高危因素孕产妇剖宫产率为25.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做好围产前、围产期保健,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对降低剖宫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雅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的效果,寻求有效的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把高危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计划采用一对一智能发育评估及训练指导,个体化早教方案的制定、亲子活动、健康教育等综合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按儿保常规进行系统管理,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彭晓珊;郑淑卿;宋丽霞;王英翔;张淑琨;陆珊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PK刀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PK刀(Plasmakinetic Tissue Management system,PK刀)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住院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65例(观察组)采用PK刀,63例(对照组)采用单极电刀,比较PK刀和单极电刀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PK刀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赖文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作用.方法:对386例不孕症病人进行宫腔镜检查,并用输卵管导管行输卵管通液,了解不孕症的宫腔病变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宫腔病变阳性率为71.77%(277/386),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常见,输卵管不通占40.67%(157/386).结论:不孕症者宫腔病变率高,宫腔镜可以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不孕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与治疗手段.

    作者:方世兰;白丽;董萍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电针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中的作用.方法:将接受IVF-ET助孕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观察组加用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对照组(30.5±4.7支 vs 38.8±7.1支,P<0.05);受精率高于对照组(80.5% vs72.8%,P<0.05);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71.5% vs 58.8%,P<0.05);冷冻胚胎数高于对照组(4.1±0.42 vs 1.94±0.65,P<0.05);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46.8% vs 34.04%),但无统计学意义,而Gn.用药时间、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血LH、P、E2水平、直径>14 mm卵泡数、获卵数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IVF-ET中配合电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薇;孙伟;刘莉莉;闻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清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自从异位妊娠病人的黄体功能低下于1977年被证实以来[1],血清孕酮被逐渐地应用到异位妊娠的诊断中.

    作者:和平;苑晓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肩难产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肩难产28例病历,并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的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分析巨大儿、糖尿病、产程异常、阴道助产等高危因素在肩难产中的比率,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处理.结果:6年间分娩总数为8 400例,肩难产28例,占总数的0.33%,其中巨大儿15例,占肩难产的53.57%.两组产妇的宫高、腹围和产程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Argar评分、双顶径、胸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肩难产的发生率随胎儿体重增加而升高,通过高危因素预测并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不同部位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不同水平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PVA微粒或平阳霉素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肌瘤87例,其中插管至子宫动脉栓塞主干52例,35例有卵巢支、输卵管支显影者则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分支末梢.结果:病人症状缓解率为93.5%,月经过多,痛经,尿频、尿急,贫血等3个月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除栓塞综合征外,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腿痛,可自行恢复.治疗后6~24个月肌瘤缩小率在53.5%~81.0%之间.中短期疗效较稳定,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其分支末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汉威;黄益;汤日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细菌性阴道病妇女阴道乳酸杆菌属细菌缺乏的分析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属细菌的缺失与诊断该病疗效,观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29例(包括108例细菌性阴道病妇女)年龄为22~45岁之间的妇女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计数其数量.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妇女的阴道菌群主要为阴道加特纳菌,类杆菌形态及革兰变异弯曲弧菌形态的小细菌占优势,无乳酸杆菌属细菌.对照组阴道群主要为乳酸杆菌属细菌,或多数为乳酸杆菌属细菌,少数为阴道加特纳菌.结论:观察妇女阴道乳酸杆菌属细菌的变化是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振;游上游;郭建;鲍连生;曾志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门诊女性STD患者感染EB病毒PCR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门诊女性STD患者生殖道感染EB病毒的现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86例门诊女性STD患者生殖道EB病毒.结果:在386例患者中,有91例被检出感染了EB病毒,其阳性检出率为23.58%(91/386);其中单纯感染EB病毒者15例,在EB病毒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6.48%(15/91);混合感染者76例,阳性率为83.52%(76/91).结论:女性STD患者对EB病毒具有易感性,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特异性高的特点,检测的结果可作为诊断生殖道感染EB病毒的依据.

    作者:颜丹;李燎;颜海婴;赵家兰;卿晟;黄文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院于2006年2月~2007年2月共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患儿104例,对其中42例应用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杨伏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头颅CT在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CT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使HIE诊断及预后评估更具科学性.方法:选择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足月HIE患儿72例,分别于入院4~10天、28天进行头颅CT检查,并于同期及入院14天进行NBNA评分,3月、6月进行DQ值测定.结果:①生后4~10天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中、重度HIE患儿NBNA测定14天≤35分患儿组的DQ值低于14天>35分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生后28天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早期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应用NBNA评分可判断HIE的病情轻重;动态NBNA及生后28天左右脑CT检查可作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而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判断预后意义大.

    作者:张新华;秦桂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3942例妇女非常见模式阴道清洁度分析

    目的:探讨非常见模式妇女阴道清洁度的判断.方法:分析3 942例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对各种常见和非常见模式患者进行清洁度判定.结果:除4种常见清洁度模式(占妇科病人的19.4%)外,主要为其它7种非常见的清洁度模式(占80.6%),且都与假丝酵母菌孢子、假菌丝、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及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密切相关.结论:常见的4种清洁度模式不能全面反映阴道清洁度的判断,需要对更多模式进行探讨,并清楚界定各种模式下阴道的清洁度.

    作者:胡正强;杜泽丽;江咏梅;邹盛杰;王泓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达英-35及二甲双胍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及二者联合,经3个周期的治疗后比较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二甲双胍组:服二甲双胍3个月后,6例月经来潮,2例妊娠,22例仍未行经,痤疮无明显变化;BMI、WHR、脂肪含量、Glu 0h、Glu 2h、Ins 0h、TG、LD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TC、Ins 2h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HD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②达英-35组:服达英-35 3个疗程,用药期间均有撤退性出血,用药后痤疮明显减少;T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LH、LH/FSH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TC、TG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③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3个疗程,用药期间均有撤退性出血,用药后痤疮明显减少;T治疗后明显降低(P<0.001),BMI、WHR、脂肪含量、LH、LH/FSH、Glu 0h、Glu 2h、Ins 0h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Ins 2h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HD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英-35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是治疗PCOS的理想选择.

    作者:史樱;金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