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樱;金婧
自从异位妊娠病人的黄体功能低下于1977年被证实以来[1],血清孕酮被逐渐地应用到异位妊娠的诊断中.
作者:和平;苑晓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将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施行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且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手术时间10~46 min,平均23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平均28 ml.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91%(35/38)的患者贫血纠正,术后半年肌瘤总治愈率100%,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一种可行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谢志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为了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痛苦,避免手术中机械性损伤,提高绝经后需取IUD成功率的方法,对169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经过回顾分析,发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取器方法,能有效提高绝经后IUD的取器成功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腹腔镜对138例不孕症妇女的盆腔疾病的病因进行诊治,结果:138例不孕症妇女中135例发现盆腔疾病病因.盆腔粘连(包括输卵管炎)、子宫内异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病因.继发不孕组中,有人流、引产史的34例.结论: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有很大价值,并可重复施行.
作者:黄秋云;何小红;陈越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疾病,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10年来,宫颈癌发病有稳步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的倾向,年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也有增多的趋势,但宫颈癌还是目前唯一可早期发现并预防的妇科肿瘤.
作者:肖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孕中期唐氏筛查超声、单独血清唐氏筛查及二者联合筛查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超声医生对孕10~14周孕妇的胎儿进行颈部皮肤透明层厚度的测量,结合孕妇的年龄与孕周计算风险值,切割值为1:250,阳性者建议做下一阶段的血清筛查后羊水细胞培养;孕15~18周孕妇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血清中AFP和β-HCG数值,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切割值为1:250,如果血清筛查为阳性,则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对结果阴性者进行随访.结果:超声筛查3 839例,阳性39例;血清筛查2 653例,阳性71例;两项筛查均参加者为2 544例,二者联合筛查阳性28例,有一项阳性者均参加羊水检查,共140人抽取羊水检测,3人确诊为21-三体.NTD筛查阳性20例经超声确诊神经脊柱发育异常7例(已引产证实),其他胎儿发育异常4例.结论:超声血清联合筛查的准确性高于传统血清学筛查,既可降低假阳性率,又可降低介入性检查的损伤率.但是对于NTD等疾病意义不大,应以血清学筛查为筛查标准,终以超声确诊.
作者:宋语涛;温延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缺氧对心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窒息组(38例窒息新生儿)的CK-MB值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并以42例患儿(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日龄越小的窒息新生儿,其CK-MB值越高,且随有效治疗而下降;窒息组早产儿血清CK-MB值非常显著高于无窒息组的早产儿,且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全组,较重度窒息组也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程度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对早产儿更明显,其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害出现的时限、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早期指标,而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作者:崔明辰;王建国;向国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影视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对阴道镜检查满意患者532例行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结果: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性96.28%;特异性75.85%;阳性预测值83.33%.结论: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准确、可靠,是诊断宫颈病变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冬梅;靳艳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是指一个人在经过咨询后,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的一个过程.
作者:樊爱平;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对60例新生儿进行正规的抚触活动,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身高、体重变化.结果:抚触后的新生儿身高、体重明显增加.结论:抚触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医疗技术,是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CT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使HIE诊断及预后评估更具科学性.方法:选择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足月HIE患儿72例,分别于入院4~10天、28天进行头颅CT检查,并于同期及入院14天进行NBNA评分,3月、6月进行DQ值测定.结果:①生后4~10天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中、重度HIE患儿NBNA测定14天≤35分患儿组的DQ值低于14天>35分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生后28天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早期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应用NBNA评分可判断HIE的病情轻重;动态NBNA及生后28天左右脑CT检查可作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而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判断预后意义大.
作者:张新华;秦桂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为了探讨抗精子抗体对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影响,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3例不孕症患者外周血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丽;李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早产儿脑损伤包括脑室周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和各种类型的神经源损伤,近年来随着脑室内出血(IVH)发病率的降低,脑室周白质损伤(脑室周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出血性梗死)已成为早产儿主要的脑损伤类型,由于损伤到少突神经胶质细胞(OL),损害了髓鞘的形成和允许信号从一个轴突扩散到邻近轴突,使患儿不能适应控制肢体的位置和运动.
作者:李宏;林希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与儿童超重有关的家庭、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了解家庭成员对待儿童超重的看法,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儿童超重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所幼儿园3~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家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长相关知识与态度等,同时由专人对被调查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儿童超重标准为体重超过WHO身高标准体重的10%以上,家长超重标准为体块指数(BMI)≥24.结果:被调查的243名儿童中,超重发生率为15.6%.父亲体重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68.4%)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44.4%),x2检验差异显著,P=0.005;母亲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也略高于正常体重儿童(21.1%和10.2%),x2检验,P=0.059.在所有超重的儿童家庭中,80.6%的父亲和76.3%的母亲认为孩子的体重合适,并有32.2%的祖辈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用食物奖励孩子、较高的快餐频率和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时间长是与儿童超重相关的因素.在对待与儿童肥胖有关的问题上,家庭中父母与祖辈间观点和意见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超重发生率在被调查儿童中呈较高水平,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作者:刘松华;许立;杨友春;蒋竞雄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我院于2006年2月~2007年2月共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患儿104例,对其中42例应用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杨伏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宫颈妊娠是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的异位妊娠,其发生极罕见,在异位妊娠中占不到1%,在妊娠中的发病率为1:1 000至1:18 000[1],近年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作者:盛洁;张亚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中有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32例(71.1%),窦速明显高于其他异常心电图,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结论:妊娠期间必须加强心功能监护,积极治疗,对减少甲亢患者心脏损害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振东;赵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简便、经济、安全、长效、可逆及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由于盆腔炎症、子宫异常出血、经期腹痛、子宫颈口过松、宫腔过大等原因,往往引起IUD移位、脱落,甚至带器妊娠.
作者:李彩霞;苏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患者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糜烂(Ⅱ~Ⅲ度)、CIN Ⅰ~Ⅱ、宫颈赘生物等宫颈疾病的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疗效.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5 min,平均出血量2.5 ml占90.6%,无继发性出血,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的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且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部赘生物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
作者:李莎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式(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62.37±21.65)min,较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对照组)的(88.64±37.14) min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32±21.73) ml,较对照组(79.62±38.49) m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单层间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意性缝合方式.
作者:戴红;王庆一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