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精子抗体对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影响

王艳丽;李艳

关键词:抗精子抗体, 对流, 产后, 继发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分析报告, 外周血, 不孕症, 患者
摘要:为了探讨抗精子抗体对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影响,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3例不孕症患者外周血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中有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32例(71.1%),窦速明显高于其他异常心电图,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结论:妊娠期间必须加强心功能监护,积极治疗,对减少甲亢患者心脏损害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振东;赵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头颅CT在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CT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使HIE诊断及预后评估更具科学性.方法:选择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足月HIE患儿72例,分别于入院4~10天、28天进行头颅CT检查,并于同期及入院14天进行NBNA评分,3月、6月进行DQ值测定.结果:①生后4~10天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中、重度HIE患儿NBNA测定14天≤35分患儿组的DQ值低于14天>35分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生后28天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早期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应用NBNA评分可判断HIE的病情轻重;动态NBNA及生后28天左右脑CT检查可作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而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判断预后意义大.

    作者:张新华;秦桂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提高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病普查率与增强生殖健康的措施

    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病的普查普治(以下简称普查)工作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农村已婚妇女病普查率,近两年来我们采取了加强妇女病普查意义的宣传,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与部门的配合,保证价廉、便捷、高效的服务及周密的部署等措施,使已婚育龄妇女病普查率由2004年的5.30%提高到2006年的30.62%,已婚育龄妇女病的患病率由2004年的48.68%下降到2006年的28.82%,其中慢性宫颈炎下降了13.65%.

    作者:黄育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作定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TGF-β1表达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内,两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②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宫颈癌病理分级的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逐步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何群双;杨云;赵敏;包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农村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1962~2001年间自然流产率达4.8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0%.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过高或过低、产前无检查、孕周检查过迟、多胎次、避孕失败、孕前吸烟或吃药、孕期吸烟或吃药均增加自然流产的危险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胎次(第2胎起)、服药避孕失败而怀孕、孕期吸烟、怀孕前近期吃药均增加自然流产的危险性.结论:该省农村妊娠妇女中并不存在特别的自然流产职业性危险因素,但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杜绝多胎生育、加强孕期保健等对降低自然流产率和促进妇女生殖健康是有利的.

    作者:王琦;洪倩;秦侠;胡志;叶郁辉;白雪;李光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影视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对阴道镜检查满意患者532例行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结果: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性96.28%;特异性75.85%;阳性预测值83.33%.结论: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准确、可靠,是诊断宫颈病变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冬梅;靳艳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清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自从异位妊娠病人的黄体功能低下于1977年被证实以来[1],血清孕酮被逐渐地应用到异位妊娠的诊断中.

    作者:和平;苑晓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肩难产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肩难产28例病历,并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的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分析巨大儿、糖尿病、产程异常、阴道助产等高危因素在肩难产中的比率,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处理.结果:6年间分娩总数为8 400例,肩难产28例,占总数的0.33%,其中巨大儿15例,占肩难产的53.57%.两组产妇的宫高、腹围和产程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Argar评分、双顶径、胸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肩难产的发生率随胎儿体重增加而升高,通过高危因素预测并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及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女性STD患者生殖道中EB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单纯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用更昔洛韦和α-2b干扰素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2 500例女性STD患者的生殖道中,有465例检出EB病毒,阳性率为18.2%(465/2 500);其中伴有其它STD者占75.9%(353/465),单纯EB病毒感染者占24.1%(112/465),单纯EB病毒感染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64.3%(72/112)出现类似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症状,25.0%(28/112)出现类似于生殖器疮疱(GH)症状,亦有10.7%(12/112)同时出现类似NGU和类似GH症状,4例伴有不孕症.更昔洛韦和α-2b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道EB病毒感染均有一定效果,但疗效有限.结论:EB病毒有可能成为影响女性生殖道健康的又一重要病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注意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尚急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李燎;颜丹;钟桂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变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缺氧对心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窒息组(38例窒息新生儿)的CK-MB值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并以42例患儿(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日龄越小的窒息新生儿,其CK-MB值越高,且随有效治疗而下降;窒息组早产儿血清CK-MB值非常显著高于无窒息组的早产儿,且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全组,较重度窒息组也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程度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对早产儿更明显,其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害出现的时限、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早期指标,而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作者:崔明辰;王建国;向国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作用.方法:对386例不孕症病人进行宫腔镜检查,并用输卵管导管行输卵管通液,了解不孕症的宫腔病变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宫腔病变阳性率为71.77%(277/386),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常见,输卵管不通占40.67%(157/386).结论:不孕症者宫腔病变率高,宫腔镜可以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不孕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与治疗手段.

    作者:方世兰;白丽;董萍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达英-35及二甲双胍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及二者联合,经3个周期的治疗后比较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二甲双胍组:服二甲双胍3个月后,6例月经来潮,2例妊娠,22例仍未行经,痤疮无明显变化;BMI、WHR、脂肪含量、Glu 0h、Glu 2h、Ins 0h、TG、LD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TC、Ins 2h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HD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②达英-35组:服达英-35 3个疗程,用药期间均有撤退性出血,用药后痤疮明显减少;T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LH、LH/FSH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TC、TG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③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3个疗程,用药期间均有撤退性出血,用药后痤疮明显减少;T治疗后明显降低(P<0.001),BMI、WHR、脂肪含量、LH、LH/FSH、Glu 0h、Glu 2h、Ins 0h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Ins 2h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HD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英-35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是治疗PCOS的理想选择.

    作者:史樱;金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不同部位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不同水平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PVA微粒或平阳霉素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肌瘤87例,其中插管至子宫动脉栓塞主干52例,35例有卵巢支、输卵管支显影者则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分支末梢.结果:病人症状缓解率为93.5%,月经过多,痛经,尿频、尿急,贫血等3个月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除栓塞综合征外,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腿痛,可自行恢复.治疗后6~24个月肌瘤缩小率在53.5%~81.0%之间.中短期疗效较稳定,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其分支末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汉威;黄益;汤日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细菌性阴道病妇女阴道乳酸杆菌属细菌缺乏的分析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属细菌的缺失与诊断该病疗效,观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29例(包括108例细菌性阴道病妇女)年龄为22~45岁之间的妇女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计数其数量.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妇女的阴道菌群主要为阴道加特纳菌,类杆菌形态及革兰变异弯曲弧菌形态的小细菌占优势,无乳酸杆菌属细菌.对照组阴道群主要为乳酸杆菌属细菌,或多数为乳酸杆菌属细菌,少数为阴道加特纳菌.结论:观察妇女阴道乳酸杆菌属细菌的变化是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振;游上游;郭建;鲍连生;曾志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宫颈妊娠的诊治进展

    宫颈妊娠是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的异位妊娠,其发生极罕见,在异位妊娠中占不到1%,在妊娠中的发病率为1:1 000至1:18 000[1],近年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作者:盛洁;张亚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早产儿脑损伤与脑性瘫痪研究进展

    早产儿脑损伤包括脑室周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和各种类型的神经源损伤,近年来随着脑室内出血(IVH)发病率的降低,脑室周白质损伤(脑室周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出血性梗死)已成为早产儿主要的脑损伤类型,由于损伤到少突神经胶质细胞(OL),损害了髓鞘的形成和允许信号从一个轴突扩散到邻近轴突,使患儿不能适应控制肢体的位置和运动.

    作者:李宏;林希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从保健的角度来分析降低高危孕产妇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方法:对我区2005年全年分娩的产妇围产保健卡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率为58.9%,无高危因素孕产妇剖宫产率为25.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做好围产前、围产期保健,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对降低剖宫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雅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母乳喂养对减少糖尿病产妇胰岛素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减少糖尿病产妇胰岛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产妇37例和需要在妊娠期应用胰岛素(RI)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10例,对她们在孕前、妊娠期、产后哺乳期和目前RI用量,分母乳喂养组和退奶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IDDM产妇母乳喂养组和退奶组在孕前、妊娠期和目前RI用量无差别,唯有产后哺乳期RI需要量母乳喂养组明显少于退奶组,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10例GDM孕妇妊娠期需RI治疗,退奶组3例产妇产后继续需要RI治疗4~7天,而母乳喂养组则不需要RI治疗,血糖均在正常水平.结论:哺乳可以减少糖尿病产妇产后RI的用量,因此应鼓励糖尿病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作者:刘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X染色体异常引起女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50例分析

    X和Y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畸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通常引起比常染色体畸变轻得多的紊乱,在这些综合征中发现的许多躯体异常与异常性发育有关.

    作者:王军荣;刘志婷;续薇;单洪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烟台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的探讨

    目的:建立烟台市0~7岁青少年儿童年龄别身高(HFA)、年龄别体重(WFA)及年龄别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标准及体质指数.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烟台市0~7岁11 747例儿童(男6 261例,女5 486例)、出生年月及2003~2005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应用LMS方法建立烟台市0~7岁儿童HFA、WFA和BMI百分位曲线.结果:运用LMS软件,分别获得0~7岁男女WFA、HFA和BMI百分位曲线各9条,为P 3、P 5、P10、P 25、P50、P75、P90、P 95和P97.烟台市男、女儿童的身高、体重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男、女儿童各年龄段P50年龄别身高百分位值与WHO P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男童0~5岁的体重略高于WHO标准,但差距不大,5岁以后明显高于WHO;女孩在0~5岁与WHO标准基本接近.结论:应用LMS软件,获得了烟台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百分位参考值.

    作者:孙闽君;曹在池;丛明滋;林冬梅;林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