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龄前弱视儿童屈光状态临床分析

滑会兰;苏鸣;张保利;李彦存;任生刚;陈璐

关键词:弱视, 学龄前儿童, 屈光状态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特点,探讨不同程度弱视与屈光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2例3~6岁屈光性弱视患儿经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记录并统计屈光度及弱视情况.结果:弱视眼屈光类型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屈光程度以轻、中度屈光不正为主,散光普遍存在,轴位以顺规散光为主;随屈光度增大,弱视程度加重.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与弱视形成密切相关,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诊断性刮宫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后分别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刮术后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和炔诺酮的围绝经期功血病例各50例,观察用药期间及停药后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均得到较好控制,治愈率米非司酮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米非司酮组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闭经率米非司酮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较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诊刮术后分别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效,但以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祝怀平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23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症状及较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总结本院近年来治疗的23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与月经关系、辅助检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总结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方法及较佳的治疗方法.结果:23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的症状各不相同,由于临床症状与许多疾病相类似,易误诊.结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误诊率较高,治疗方法单一,应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冬梅;侯立文;张秋艳;邓金新;王兴英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8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弱视的综合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儿童136眼弱视进行弱视的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7.8%;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轻度、中度和重度弱视间治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弱视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6岁组与7~11岁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高,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及开始治疗的年龄有密切相关.

    作者:范秋凤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表现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对51例注射隆乳术后出现乳房异常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假体的部位、形态、内部回声、有否包膜情况进行观察,并与术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8%.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隆乳术后并发症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慧;罗奕伦;焦阳;冯晓凤;林琪;彭启慧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高血糖原因探讨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衰竭时血糖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9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静脉血糖监测.结果:90例中有30例血糖浓度≥7 mmol/L,其升高水平与呼吸衰竭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呼吸衰竭时可伴有血糖升高,因此加强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早期血糖监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修桂英;王斌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先兆流产孕妇血清抑制因子A和HCG

    先兆流产(threatenedabortion)是早期妊娠的常见妊娠并发症,造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诊断过程较复杂,发展及预后如何是孕妇及家属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医务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工作,采用测定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抑制因子含量,根据血清中的降低或升高来预测妊娠的结局,进行相应的指导及治疗,现就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安慧芳;姚爱琳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206例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替硝唑每日1.0 g顿服,首次加倍,3天一疗程,疗程结束3天后复查.结果:治愈率96.60%,无效率3.40%.结论: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良好.

    作者:毕玉兰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达英-35用于减少药流后出血与即时避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达英-35用于减少药流后出血及即时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流产,试验组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并自孕囊排出后当日开始服用达因-35避孕共6个周期,统计两组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再次妊娠率.结果:试验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再次妊娠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药流后即时口服达因-35可减少药物流产后的出血天数和出血量,并有良好的避孕效果.

    作者:陆秀芳;李晓红;陆彩华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年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妊高征发病水平,发病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及病例对照研究法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西宁地区妊高征发病率为2.49%.妊高征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母有高血压史、产妇基础血压偏高、高龄初产妇等.结论:西宁地区妊高征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作者:雷玉秀;李凤莲;王玉梅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432例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尤以6个月~2岁为多见.我院儿保门诊对2005年1~12月份在儿保系统管理中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432例儿童分别予以食疗、间隔小剂量、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治疗,现将统计资料完整的432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自力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B超导视下63例绝经妇女困难IUD取出分析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取出绝经后妇女困难IUD的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损伤.方法:取器全过程在B超导视下进行,用佳动态图像引导手术者取器.结果:43例较为顺利完整的取出IUD,8例嵌顿抽丝状取出,8例IUD断裂,仍在B超导视下完全取出,4例因宫颈封闭和IUD明显嵌顿未能取出.结论:B超引导下手术者持器械进入宫腔,变盲目操作为导视下操作,能较快取出IUD,对变形、嵌顿、移位的IUD也能在较为准确定位下取出,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和损伤,值得推广.

    作者:肖元友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相关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1 100名6岁以下儿童40μl末梢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铁、锌、钙、铜、镁均值分别为(5.69±1.20)mmol/L、(104.60±21.40)μmol/L、(1.52±0.28)mmol/L、(20.4±6.30)μmol/L、(1.67±0.38)mmol/L.结论:早期干预与治疗铁、锌、钙值偏低的儿童,对纠正低值效果显著.

    作者:赵文燕;雷琳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18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86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并行宫颈锥切,切下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效果.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37%(183/186),手术平均时间7.5 min,平均出血量8.5 ml,无继发出血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再次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结论: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佳,可在门诊进行;又可提供较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莉;唐晖;彭丽芳;蒋文化;黄蕾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秦皇岛市儿童血铅检测分析

    铅是一种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有毒的微量元素.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处于对发育有潜在危害的铅暴露下,铅污染成为当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

    作者:郝殿晋;刘匀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46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综合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妇产科1999年2月~2005年2月对46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后配合克罗米芬(CC)或二甲双胍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宿仕萍;章汉旺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2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7月~2005年7月间,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对3 417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随机抽取其中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的25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瘤变(CIN)48例,包括CIN Ⅰ 25例,CIN Ⅱ 12例,CIN Ⅲ 11例;宫颈癌7例;宫颈结核2例;湿疣8例.除宫颈炎以外的宫颈疾病检出率26.00%,CIN检出率19.20%.结论:采用阴道镜可提高宫颈病的检出率,是宫颈癌筛查,宫颈疾病诊断的方便安全,准确可靠,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梁军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河南省接受预防措施的HIV感染产妇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部分接受干预措施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可能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类人群和其配偶、婴儿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9名HIV感染产妇中年龄在25~40岁之间者占95.4%,96.3%为农民,65.1%分布在河南省上蔡县,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占87.3%.109名HVI感染产妇CD4计数在200个/μl以上占71.5%,70.7%的人未接受与艾滋病有关的治疗,生产次数在2次以上的产妇占79.8%,生产方式为阴道自然产者占69.7%,接受干预措施后24.8%的产妇仍有不安全性行为.结论:集中发生在河南省部分县(区)的既往有偿供血的农村育龄妇女(25~40 岁)是HIV感染产妇出现的主要人群;这些HIV感染产妇目前多数身体状况良好,且以经产妇、阴道自然产者居多;但对该部分对象的有关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咨询服务还有待加强.

    作者:孙定勇;王奇;郭万申;王哲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 024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e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及自拟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15%,影响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有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打骂与否、管教儿童方式和儿童犯错时家长采取的方法等.结论: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维持家庭稳定,对儿童采取鼓励支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

    作者:魏煌忠;刘华;曾玉云;徐美好;张建端;赵桂兰;张静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定入盆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定入盆者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1例胎头深定入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剖宫产时徒手娩头)60例和试验组(剖宫产时使用单叶产钳娩头)61例,观察两组的术中子宫切口延裂、出血、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组娩头均一次成功,对照组娩头一次成功47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分者试验组59例,对照组51例;产妇并发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胎头深定入盆者剖宫产中应用单叶产钳娩头可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杨非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及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及药物敏感性、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79例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ID-32C酵母菌鉴定试条鉴定菌株;真菌药敏试验测试条ATB FUNGUS2(货:14201/14203)进行药物敏感性、耐药性检测.结果: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分布依次为白念珠菌70.89%(56/79)、光滑念珠菌17.72%(14/79)、热带念珠菌5.06%(4/79)、近平滑念珠菌2.53%(2/79)、克柔念珠菌1.27%(1/79)、清酒念珠菌1.27%(1/79)及无名念珠菌1.27%(1/79).体外药物敏感性、耐药性试验显示,79株念珠菌对8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二性霉素B(AmmB)100%(79/79)、酮康唑(KFT)97.47%(77/79)、制霉菌素(NYS)97.47%(77/79)、5-氟胞嘧啶(5-FC)92.41%(73/79)、伊曲康唑(IT)87.34%(69/79)、益康唑(ECO)77.22%(61/79)、咪康唑(MIC)73.42%(58/79)和氟康唑(FL)43.04%(34/79).耐药性依次为:氟康唑(FL)46.84%(37/79)、益康唑(ECO)13.92%(11/79)、咪康唑(MIC)11.39%(9/79)、伊曲康唑(IT)6.33%(5/79)、5-氟胞嘧啶(5-FC)2.53%(2/79)、制霉菌素(NYS)2.53%(2/79)和酮康唑(KFT)1.27%(1/79).结论: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分布优势菌为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白念珠菌对5-FC、NYS、KET、MIC、ECO、IT、FL7种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对FL耐药率高51.79%(29/56).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敏试验,结合真菌的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择用药.

    作者:李季;李平;黎小东;曹文苓;关艳冰;王艳芳 刊期: 2007年第28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