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铁路沿线女性职工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

欧璐;张晓薇

关键词:尿失禁,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铁路沿线女职工尿失禁的流行情况、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广东铁路沿线2 500名女职工进行尿失禁调查.结果:630名女职工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占25.98%,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压力性尿失禁,均以轻度为主,占尿失禁发病人数的71.9%(453/630),中度尿失禁占20.5%(129/630),重度尿失禁占7.6%(48/630).结论:广东铁路沿线女性职工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年龄、肥胖、流产、多产、分娩方式为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产褥期得到充分休息及在产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减少尿失禁的发生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铅中毒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及铅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铅中毒儿童的诊治水平,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426例门诊体检儿童进行静脉血血铅检测,对患儿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血铅水平几何均数125μg/L,诊断铅中毒患儿共112例,占调查人数的26.3%.血铅均值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多数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可找出铅中毒的多种危险因素.42例复诊患儿,驱铅治疗后血铅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铅中毒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林丽;王秀莲;陈雅红;吴玉兰;李金姑;王云娥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导致孕早期妇女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并且越来越年轻化.

    作者:刘伟;冯虹;施鹏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年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妊高征发病水平,发病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及病例对照研究法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西宁地区妊高征发病率为2.49%.妊高征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母有高血压史、产妇基础血压偏高、高龄初产妇等.结论:西宁地区妊高征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作者:雷玉秀;李凤莲;王玉梅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鞘内子宫全切术中使用宫颈旋切刀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旋切刀在鞘内子宫全切术中临床应用的利弊.方法:选择拟行鞘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例,术中常规行鞘内子宫切除术式切除子宫,并联合使用宫颈旋切刀切除患者宫颈,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随访.结果:鞘内子宫全切术中使用宫颈旋切刀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宫颈旋切刀有利于在鞘内子宫切除术中推广.

    作者:陈岩;任守凤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河南省接受预防措施的HIV感染产妇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部分接受干预措施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可能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类人群和其配偶、婴儿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9名HIV感染产妇中年龄在25~40岁之间者占95.4%,96.3%为农民,65.1%分布在河南省上蔡县,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占87.3%.109名HVI感染产妇CD4计数在200个/μl以上占71.5%,70.7%的人未接受与艾滋病有关的治疗,生产次数在2次以上的产妇占79.8%,生产方式为阴道自然产者占69.7%,接受干预措施后24.8%的产妇仍有不安全性行为.结论:集中发生在河南省部分县(区)的既往有偿供血的农村育龄妇女(25~40 岁)是HIV感染产妇出现的主要人群;这些HIV感染产妇目前多数身体状况良好,且以经产妇、阴道自然产者居多;但对该部分对象的有关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咨询服务还有待加强.

    作者:孙定勇;王奇;郭万申;王哲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定入盆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定入盆者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1例胎头深定入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剖宫产时徒手娩头)60例和试验组(剖宫产时使用单叶产钳娩头)61例,观察两组的术中子宫切口延裂、出血、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组娩头均一次成功,对照组娩头一次成功47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分者试验组59例,对照组51例;产妇并发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胎头深定入盆者剖宫产中应用单叶产钳娩头可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杨非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8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弱视的综合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儿童136眼弱视进行弱视的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7.8%;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轻度、中度和重度弱视间治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弱视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6岁组与7~11岁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高,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及开始治疗的年龄有密切相关.

    作者:范秋凤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206例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替硝唑每日1.0 g顿服,首次加倍,3天一疗程,疗程结束3天后复查.结果:治愈率96.60%,无效率3.40%.结论: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良好.

    作者:毕玉兰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1~3岁婴幼儿进食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1~3岁婴幼儿奶瓶和杯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目前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制的进食行为调查表调查1~3岁婴幼儿奶瓶和杯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1~3岁婴幼儿使用奶瓶相当普遍,学习用杯的技能并没有在适当的年龄得到训练,带养者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结论:1~3岁婴幼儿缺乏足够多的机会学习,从杯中饮的进食能力的发育还没有受到家长及儿童保健医生的重视,应在适当的年龄训练婴幼儿的进食技能.

    作者:熊菲;吴康敏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 024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e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及自拟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15%,影响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有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打骂与否、管教儿童方式和儿童犯错时家长采取的方法等.结论: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维持家庭稳定,对儿童采取鼓励支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

    作者:魏煌忠;刘华;曾玉云;徐美好;张建端;赵桂兰;张静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彝良、西畴县农村女童青春期保健情况分析

    生殖健康是妇幼保健工作的核心内容.女童由于辍学率较高,不少女童未完成小学学业就开始务农,因而导致其未能接受到青春期保健知识的教育,进而影响妇女一生的健康.

    作者:陶滢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利多卡因在活跃期宫颈水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活跃期时宫颈水肿中的应用.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出现宫颈水肿致活跃期延缓及停滞者,排外前不均倾位及高直位导致宫颈水肿者,以2%利多卡因5 ml作宫颈封闭,与同等条件下不用药的产妇作一比较.结果:用药组在宫口开大速度及先露下降方面比不用药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多卡因有利于扩张宫颈,加速产程,不影响新生儿评分,不增加产后出血,可减少因活跃期延长及停滞而行剖宫产的手术率.

    作者:董完秀;文燕玲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绝经后盆底组织TGF-β1和Collagen Ⅰ、Ⅲ表达与SUI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支持结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Ⅰ、Ⅲ(CollagenⅠ、Ⅲ)与SUI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SUI组)、28例盆底器官膨出(POP)患者(POP组)阴道前壁组织中TGF-β1及Collagen阳性率,并选择同期30例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SUI组、POP组及对照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0%、14.30%、93.33%,SU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UI组与PO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胶原Ⅰ含量的表达以辉度值为标准,在SUI组、POP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8.62、98.15和100.03.SU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O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UI组与PO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胶原Ⅲ含量的表达以辉度值为标准,在SUI组、POP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8.46、98.23和100.12.SU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O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UI组与PO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绝经后SUI患者盆底支持结构的退行性病变与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减少及胶原蛋白含量水平低下有关.

    作者:任琛琛;苏玥辉;王鲁文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附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率.方法:对67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心病单纯左向右分流型占67.16%,多种畸形并存(7.46%)及青紫型复杂畸形(19.40%)较年长儿多,20.89%合并心外畸形;新生儿期死亡率为2.89%,3个月内总死亡率达5.78%.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脏杂音、青紫、呼吸急促、体重不增、吃奶困难;心电图可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X线胸片可显示肺血多少、心脏外形及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先心病重要、理想的无创诊断技术.结论:新生儿先心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死亡率高,对可疑临床表现者应引起重视,定期随访,结合辅助检查尽早诊断.

    作者:徐素文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复发性流产与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发生率约1%.如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又称为习惯性流产[1].因习惯性流产易被误解为流产是不可避免的,故目前国际上常用复发性流产代替习惯性流产.

    作者:高金瑜;王谢桐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B超导视下63例绝经妇女困难IUD取出分析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取出绝经后妇女困难IUD的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损伤.方法:取器全过程在B超导视下进行,用佳动态图像引导手术者取器.结果:43例较为顺利完整的取出IUD,8例嵌顿抽丝状取出,8例IUD断裂,仍在B超导视下完全取出,4例因宫颈封闭和IUD明显嵌顿未能取出.结论:B超引导下手术者持器械进入宫腔,变盲目操作为导视下操作,能较快取出IUD,对变形、嵌顿、移位的IUD也能在较为准确定位下取出,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和损伤,值得推广.

    作者:肖元友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流产鼠Caspase-3与laminin B和PAI-1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母胎界面Caspase-3、laminin B和PAI-1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于妊娠第4.5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抗,实验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正常妊娠组不作任何处理.于妊娠第13.5天计算胚胎吸收率,用免疫组化测定Caspase-3、laminin B和PAI-1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A).结果:①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中Caspase-3蛋白灰度值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laminin B和PAI-1蛋白灰度值均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可使母胎界面中的Caspase-3、laminin B和PAI-1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并且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至正常妊娠水平.

    作者:李拴明;赵富玺;刘润花;杨秀兰;闫平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18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86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并行宫颈锥切,切下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效果.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37%(183/186),手术平均时间7.5 min,平均出血量8.5 ml,无继发出血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再次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结论: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佳,可在门诊进行;又可提供较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莉;唐晖;彭丽芳;蒋文化;黄蕾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7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78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和49例健康新生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结果:78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随病情程度不同,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且重度HIE患儿的MC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TCD检测脑血流变化为早期诊断HIE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吴绍宇;孙立岩;刘杨;李丽 刊期: 2007年第28期

  • 先兆流产孕妇血清抑制因子A和HCG

    先兆流产(threatenedabortion)是早期妊娠的常见妊娠并发症,造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诊断过程较复杂,发展及预后如何是孕妇及家属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医务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工作,采用测定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抑制因子含量,根据血清中的降低或升高来预测妊娠的结局,进行相应的指导及治疗,现就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安慧芳;姚爱琳 刊期: 2007年第28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