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如何树立门诊儿科护士形象

焦田

关键词:儿科, 门诊, 护士形象
摘要: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整体的形象.医院的每一个成员,特别是门诊第一线的人员,都应该视为是医院的窗口形象代表,一言一行均关系到整个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关系到医(护)患关系的优劣以及治疗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医院在社会上的信誉.儿科护士也不例外,正是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也就更高.良好的整体形象,是高标准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者)是各种外伤中严重的损伤,其死亡率一般为30%~50%[1,2],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本文对120院前救治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侯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应用行为科学分析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

    护理缺陷属于行为过失性缺陷范畴,包括护理差错、护理事故两部分.根据其性质及对患者的影响大小分为轻、中、重3级.轻度:对病人不造成影响或影响不大,不造成后果的缺陷;中度:影响患者造成组织器官的可愈性损伤,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疗程,但未造成不良后果;重度:严重影响病情或造成器官损伤,长期不愈,甚至致残、死亡等不良后果[1].那么如何科学分析护理缺陷的原因,避免或减少过失行为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关键.为此笔者对某医院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玲;侯晓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常出现的有关问题及实施的有效护理措施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呼吸机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治疗各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出现因使用不当而抢救失败的情况.2000年1月~2003年1月,笔者经历使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共89例,有78例成功,11例失败.体会到在通气过程中仔细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内镜室的消毒管理

    近年来,随着胃肠镜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和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经内镜传播的疾病时有发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胃肠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其构造复杂,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又由于其使用频率高、往往因冲洗不够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原因而导致消毒灭菌不彻底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做好内镜室的消毒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李仙丽;张鸣青;李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喜疗妥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肤损伤在头颈部放射治疗中较常见,常表现为湿性皮炎,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控制皮肤损伤的发展,确保患者顺利放疗,2002年10月~2003年5月,我们对本院肿瘤中心就诊的42例鼻咽癌放疗所致湿性皮炎患者采用喜疗妥乳膏局部外涂,效果满意.

    作者:付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口内创面药物局喷止痛方法

    我科通过对30余例口内创面患者使用药物局喷表面止痛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莺;陈华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3例AMI患者进行休克与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绪波动、Q波梗死、梗死定位与范围、溶栓治疗、心肌酶、血脂、白细胞总数、血沉和死亡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47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和死亡的发病(发生)率分别是70.2%、87.2%、97.9%、36.2%、46.8%和29.8%,对照组(216例)分别是24.1%、66.2%、87.5%、21.8%、27.8%和11.1%(x2值分别是37.566、8.124、4.366、4.354、6.515和10.892,P值分别是<0.01、<0.01、<0.05、<0.05、<0.05和<0.01),差异有显著性.OR分别是7.434、3.488、6.571、2.038、2.288和3.394,均>1,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3.697~14.950、1.416~8.596、1.870~49.626、1.035~4.010、1.200~4.364和1.594~7.225,其内均不包含1.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AMI后出现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可促使休克的并发,从而增加死亡危险.应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作者:田静;仝林虎;苏荣;亢丽;仝伟兵;葛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双柏散熏洗与外敷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护理

    目的比较双柏散熏洗与双柏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症状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双柏散熏洗联合用药,与对照组采用双柏散外敷联合用药疗效及护理的比较.结果现察组治疗痛风局部症状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P<0.05).结论双柏散熏洗法联合用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局部症状,疗效显著,且护理操作简便,易于观察.

    作者:叶瑾;刘燕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患者的作用.方法整体护理开展前为对照组,开展后为干预组,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覆盖率、不满意率、沟通率、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护士与医生、医技人员的沟通显著提高,患者不满意率明显下降,治愈率上升,并发症减少.结论对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治愈率、满意率的提高及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作者:刘常平;苏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支持后洗胃在重度中毒患者抢救中的意义

    急性重度中毒,临床病情发展迅猛凶险,及时有效的洗胃,对口服中毒患者的救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常无法配合洗胃,或由于洗胃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使预后受到影响.我们对116例重度中毒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后插入胃管洗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香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改进术中配合对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改进组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发生和程度的比较,了解改进术中配合对腹腔镜手术后肩病的影响.方法从200.0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术中配合.从2003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改进组,对其进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CO2气腹压力、控制CO2进气速度、提高CO2温度、排尽CO2气体的改进术中配合.结果改进组术后肩痛发生例数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术中配合方法通过对CO2气腹相关因素的控制,可使腹腔镜手术后肩痛发生降低.

    作者:方静;方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外伤性头痛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颅脑外伤后,不少患者留有某些神经或精神方面的表现,称为颅脑损伤后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一类为器质性损伤表现,因脑损伤部位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感觉障碍、颅神经障碍、颅神经障碍与精神和智能障碍等表现;另一类为功能性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可伴乏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状.功能性症状尤以中、轻型损伤患者多见.患者主诉往往多于阳性体征,有时虽查出一些轻微现象,但难以定位,无相应的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对100例外伤性头痛为主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月;孙木兰;刘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缓解期突发呼吸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

    部分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的2~7天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抢救,很快会出现呼吸停止而死亡.近年来,这种现象有增多趋势,死亡率也较高[1].我科自2003年6月份以来成功救治了这类患者10例,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崔继芬;李永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自制简易开口器对新生儿破伤风经口腔插胃管的探讨

    目的为了提高对新生儿破伤风插胃管鼻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58例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自制简易开口器插口腔胃管,对照组28例用传统方法插胃管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自制简易开口器插口腔胃管一次成功率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简易开口器,来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理想,对新生儿破伤风是有效、安全、实用的一种护理技术.

    作者:王惠珍;李波;谢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中常见的表现.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又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起病急、皮肤损伤重且广泛.如治疗护理不及时,易死于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关键.

    作者:张鸿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滤过在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HDF)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佳时期与次数,帮助患者达到既省钱又能有效缓解症状的目的.方法对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用HDF治疗23人次,对其进行皮肤瘙痒程序评定,观察治疗后缓解程度与达到缓解或部分缓解与HDF次数.结果8例患者每次HDF治疗1次即可改善瘙痒症状,连续2次治疗可有效缓解,但缓解程度不一.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好在轻度瘙痒时即实施HDF治疗,可减少HDF治疗频次,提高疗效.

    作者:马伟平;蒋小红;许月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谈住院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护理纠纷

    我国患者知情权的实施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由于护士在学校期间缺乏护理法律知识的学习,因而在临床法律意识浅薄,忽略法律程序等原因,护士实施起来不系统、不专业、不规范,为护理纠纷埋下了隐患.

    作者:黄伶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为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提供优良的围术期护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重视术前心理准备和皮肤护理,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医生的良好配合,术后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指导育患者早期适时适量的功能锻炼.结果25例患者有24例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关节功能、屈膝、屈髋均≥90°,能完成日常生活自理.结论准确到位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大限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实现手术效果优化.

    作者: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应用纽曼护理模式对1例斑疹伤寒患者的护理

    纽曼护理模式[1]是将人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完整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并维持平衡,当系统稳定的环境因素压力源改变过大而破坏平衡时,护理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维持或重获健康.现就应用纽曼护理模式对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的护理1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玉兰;谢素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细胞传递治疗肝病的护理

    细胞传递疗法(Cell transfertheoapy,CTT)是治疗恶性肿瘤与慢性病毒感染的生物学疗法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疗法发展迅速,用于治疗的细胞种类也增多,其中包括NK、LAK、NKT、活化巨噬细胞、活化非MHC限制性T细胞、TIL、CTL以及Dcs细胞等.CTT疗法是美国NCI制定的过继治疗加IL-2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前后应用IL-2诱导,中间用过继回输+IL-2的方法,因提高了效靶比,即对靶细胞的杀伤力增强百倍以上.我科自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对肝病患者细胞传递治疗以来,该疗法已成为肝炎、肝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梅英;陈丽娟;施喜燕;蒋雅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