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护理

刘常平;苏春花

关键词:鼻出血, 鼻孔填塞术,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患者的作用.方法整体护理开展前为对照组,开展后为干预组,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覆盖率、不满意率、沟通率、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护士与医生、医技人员的沟通显著提高,患者不满意率明显下降,治愈率上升,并发症减少.结论对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治愈率、满意率的提高及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中常见的表现.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又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起病急、皮肤损伤重且广泛.如治疗护理不及时,易死于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关键.

    作者:张鸿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2种雾化方式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2种雾化方式对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名急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组应用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射流组应用氧气射流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2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疗效优于氧气射流雾化吸入的疗效.

    作者:黄生玉;苏春花;贺铃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与失语患者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全面收集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估,这是实施整体护理程序的第一个步骤.收集资料有多种方法,其中与患者的语言交流是主要的方法之一.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却时常遇到一些失语患者,尤其是在神经内科.在与失语患者交流中运用适当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范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谈如何树立门诊儿科护士形象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整体的形象.医院的每一个成员,特别是门诊第一线的人员,都应该视为是医院的窗口形象代表,一言一行均关系到整个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关系到医(护)患关系的优劣以及治疗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医院在社会上的信誉.儿科护士也不例外,正是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也就更高.良好的整体形象,是高标准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作者:焦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研究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抑郁症的发病率.方法将200例在本院产检和生产的孕产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孕产妇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100例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症状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这对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作者:袁玉华;庄素定;何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不同饮食对IVP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

    目的观察IVP检查前不同的饮食准备对显影效果及检查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12例行IVP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n=38)、B组(n=49)和C组(n=25).A组常规限制饮食,B组检查前1天进流质饮食,C组未作饮食准备.结果A组和B组显影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在不良反应方面有显著差异,C组不良反应小,但显影效果不及A组和B组.结论IVP检查行肠道准备时适宜选择检查前1天进流质饮食.

    作者:石梅莲;梁冬娥;杨秋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50例膀胱浅表肿瘤+基底部注药后汽化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通过总结50例膀胱浅表肿瘤+基底部注药后汽化电切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提出做好护理配合应包括: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物品准备、齐全,灭菌严格,护士配合熟练,术后切实做好汽化电切镜特殊器械、仪器设备的保养及维护.

    作者:何时兰;欧阳庆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人手术的护理

    总结了19例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术后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出院时详细交待义眼片的保养方法等其他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措施.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石灰义眼座植入手术及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眼外观,增加了患者生活信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燕;赵小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小承气汤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4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为3~5天.125例患者治疗前后,做肝功能检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查.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4%,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率11.6%,总有效率为46.6%,2组差异显著.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保留灌肠的体位、灌肠液的温度、量、插管深度、操作方法等的正确选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孙兆翠;张爱银;高凤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缓解期突发呼吸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

    部分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的2~7天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抢救,很快会出现呼吸停止而死亡.近年来,这种现象有增多趋势,死亡率也较高[1].我科自2003年6月份以来成功救治了这类患者10例,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崔继芬;李永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45例老年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PAUSE分析及对策

    回顾并随访分析45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中PAUSE的检出状况,结果示:①93%发生在夜间睡眠期0~6时;②长PAUSE间期达3.5s;③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16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窦性静止12例,房早未下传8例,窦房传导阻滞2例,其中8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以上类型;④PAUSE的长短与患者的的自觉症状呈正相关,PAUSE越长则患者出现头昏、疲劳无力、晕厥的比例增加.故提出对PAUSE的分析判断应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自觉症状以及用药等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夜间猝死的发生.

    作者:朱冰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滤过在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HDF)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佳时期与次数,帮助患者达到既省钱又能有效缓解症状的目的.方法对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用HDF治疗23人次,对其进行皮肤瘙痒程序评定,观察治疗后缓解程度与达到缓解或部分缓解与HDF次数.结果8例患者每次HDF治疗1次即可改善瘙痒症状,连续2次治疗可有效缓解,但缓解程度不一.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好在轻度瘙痒时即实施HDF治疗,可减少HDF治疗频次,提高疗效.

    作者:马伟平;蒋小红;许月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我院层流净化手术室启用于2003年2月,11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通风系统,即由中心机房将过滤无菌的空气从天花板以均速流下,污染空气平推四周而出,由于这种过滤通风方式送风量大,多可相当于每小时换气600次,因此对保持手术室内的空气无菌环境为理想.但是,无论设备多么先进,都必须加强对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的科学管理,以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保证净化效果,提高净化效率.因此,我们建立并应用了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模式如下.

    作者:陆爱红;王克云;崔红;周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应用纽曼护理模式对1例斑疹伤寒患者的护理

    纽曼护理模式[1]是将人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完整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并维持平衡,当系统稳定的环境因素压力源改变过大而破坏平衡时,护理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维持或重获健康.现就应用纽曼护理模式对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的护理1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玉兰;谢素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3例AMI患者进行休克与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绪波动、Q波梗死、梗死定位与范围、溶栓治疗、心肌酶、血脂、白细胞总数、血沉和死亡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47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和死亡的发病(发生)率分别是70.2%、87.2%、97.9%、36.2%、46.8%和29.8%,对照组(216例)分别是24.1%、66.2%、87.5%、21.8%、27.8%和11.1%(x2值分别是37.566、8.124、4.366、4.354、6.515和10.892,P值分别是<0.01、<0.01、<0.05、<0.05、<0.05和<0.01),差异有显著性.OR分别是7.434、3.488、6.571、2.038、2.288和3.394,均>1,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3.697~14.950、1.416~8.596、1.870~49.626、1.035~4.010、1.200~4.364和1.594~7.225,其内均不包含1.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AMI后出现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可促使休克的并发,从而增加死亡危险.应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作者:田静;仝林虎;苏荣;亢丽;仝伟兵;葛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

    目的急性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与康复疗效的关系.方法100例符合标准确诊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辅加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康复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功能独立检查(FIM)和MMADD中BDI和HRSD评分.结果治疗护理6周后,2组功能独立检查评分均有提高,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护理组MMADD和BDI和HRSD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赵宏文;周次雄;肖学长;苏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外伤性头痛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颅脑外伤后,不少患者留有某些神经或精神方面的表现,称为颅脑损伤后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一类为器质性损伤表现,因脑损伤部位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感觉障碍、颅神经障碍、颅神经障碍与精神和智能障碍等表现;另一类为功能性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可伴乏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状.功能性症状尤以中、轻型损伤患者多见.患者主诉往往多于阳性体征,有时虽查出一些轻微现象,但难以定位,无相应的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对100例外伤性头痛为主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月;孙木兰;刘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03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infection,RRTI)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感染发作前往往存在一定诱发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并加以预防,可以或减轻再次感染,为此,我们探讨103例患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并根据诱因进行预防,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桂英;罗淑英;陈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提高专科手术和急诊手术护理质量的体会

    探讨适应目前医学领域分科细致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需要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认为应当做到相对固定专科手术护士,并建立特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卡片,以弥补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轮流值班人员的不足,有利于各专科护士相互学习,提高专科手术和急诊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王京永;程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与护理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身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或栓塞发生.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与栓塞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首位[1].特别是某些特殊人群,由于术后抗凝治疗各有其特点,也更具有争议,给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常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所以正确的抗凝治疗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衡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