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

赵宏文;周次雄;肖学长;苏晓林

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 心理护理, 康复
摘要:目的急性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与康复疗效的关系.方法100例符合标准确诊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辅加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康复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功能独立检查(FIM)和MMADD中BDI和HRSD评分.结果治疗护理6周后,2组功能独立检查评分均有提高,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护理组MMADD和BDI和HRSD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头痛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颅脑外伤后,不少患者留有某些神经或精神方面的表现,称为颅脑损伤后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一类为器质性损伤表现,因脑损伤部位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感觉障碍、颅神经障碍、颅神经障碍与精神和智能障碍等表现;另一类为功能性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可伴乏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状.功能性症状尤以中、轻型损伤患者多见.患者主诉往往多于阳性体征,有时虽查出一些轻微现象,但难以定位,无相应的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对100例外伤性头痛为主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月;孙木兰;刘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传统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总有效率为40%~60%[1],且病程长,易反复.我科从2001年8月起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ITP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肖燕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改进术中配合对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改进组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发生和程度的比较,了解改进术中配合对腹腔镜手术后肩病的影响.方法从200.0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术中配合.从2003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改进组,对其进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CO2气腹压力、控制CO2进气速度、提高CO2温度、排尽CO2气体的改进术中配合.结果改进组术后肩痛发生例数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术中配合方法通过对CO2气腹相关因素的控制,可使腹腔镜手术后肩痛发生降低.

    作者:方静;方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中常见的表现.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又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起病急、皮肤损伤重且广泛.如治疗护理不及时,易死于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关键.

    作者:张鸿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3例AMI患者进行休克与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绪波动、Q波梗死、梗死定位与范围、溶栓治疗、心肌酶、血脂、白细胞总数、血沉和死亡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47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和死亡的发病(发生)率分别是70.2%、87.2%、97.9%、36.2%、46.8%和29.8%,对照组(216例)分别是24.1%、66.2%、87.5%、21.8%、27.8%和11.1%(x2值分别是37.566、8.124、4.366、4.354、6.515和10.892,P值分别是<0.01、<0.01、<0.05、<0.05、<0.05和<0.01),差异有显著性.OR分别是7.434、3.488、6.571、2.038、2.288和3.394,均>1,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3.697~14.950、1.416~8.596、1.870~49.626、1.035~4.010、1.200~4.364和1.594~7.225,其内均不包含1.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AMI后出现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可促使休克的并发,从而增加死亡危险.应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作者:田静;仝林虎;苏荣;亢丽;仝伟兵;葛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喜疗妥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肤损伤在头颈部放射治疗中较常见,常表现为湿性皮炎,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控制皮肤损伤的发展,确保患者顺利放疗,2002年10月~2003年5月,我们对本院肿瘤中心就诊的42例鼻咽癌放疗所致湿性皮炎患者采用喜疗妥乳膏局部外涂,效果满意.

    作者:付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提高专科手术和急诊手术护理质量的体会

    探讨适应目前医学领域分科细致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需要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认为应当做到相对固定专科手术护士,并建立特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卡片,以弥补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轮流值班人员的不足,有利于各专科护士相互学习,提高专科手术和急诊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王京永;程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例心脏刺裂伤并双侧血气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心脏刺裂伤多由尖刀、锐器、子弹等穿透胸部所致,因解剖原因,以右心室破裂为常见.临床上出现低血容量征象,如:面色苍白、呼吸浅弱、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患者可快速陷入休克,因大出血而死亡.血气胸是指因胸部损伤引起胸膜积血、积气,患者可出现气促、脉搏快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如不及时抢救,往往于短期内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的呼吸循环紊乱而死亡.2003年5月,我科收治了1例心脏刺裂伤并双侧血气胸的患者,经紧急手术抢救,配合手术后综合治疗与完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艳妮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为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提供优良的围术期护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重视术前心理准备和皮肤护理,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医生的良好配合,术后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指导育患者早期适时适量的功能锻炼.结果25例患者有24例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关节功能、屈膝、屈髋均≥90°,能完成日常生活自理.结论准确到位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大限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实现手术效果优化.

    作者: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胸部损伤并发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曾被称为休克肺、创伤后湿肺、进行性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等.病理变化是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与二氧化碳交换发生障碍,使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病死率较高.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后收治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早发现,早治疗,获得痊愈.现将2例病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秋香;宋荣侠;薛烈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滤过在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HDF)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佳时期与次数,帮助患者达到既省钱又能有效缓解症状的目的.方法对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用HDF治疗23人次,对其进行皮肤瘙痒程序评定,观察治疗后缓解程度与达到缓解或部分缓解与HDF次数.结果8例患者每次HDF治疗1次即可改善瘙痒症状,连续2次治疗可有效缓解,但缓解程度不一.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好在轻度瘙痒时即实施HDF治疗,可减少HDF治疗频次,提高疗效.

    作者:马伟平;蒋小红;许月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浓缩回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我院2000年9月~2002年5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运用AR-Ⅰ型腹水超滤回输治疗仪进行治疗,共30例,52例次,对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减少腹水量,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有关仪器结构、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和护理配合等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欧发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患者的作用.方法整体护理开展前为对照组,开展后为干预组,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覆盖率、不满意率、沟通率、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护士与医生、医技人员的沟通显著提高,患者不满意率明显下降,治愈率上升,并发症减少.结论对鼻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治愈率、满意率的提高及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作者:刘常平;苏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人手术的护理

    总结了19例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术后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出院时详细交待义眼片的保养方法等其他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措施.眼球摘除联合眶内羟基磷石灰义眼座植入手术及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眼外观,增加了患者生活信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燕;赵小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质量控制小组在落实抢救定位中的作用

    我科于2002年初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围绕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在配合大型抢救过程中出现定位不明确而存在的问题而展开活动,运用PDCA循环方法解决问题.设立活动课题和目标,通过分析现状,针对原因制定对策,组员严格按改进计划加以实施,把实施前后数据与目标进行比较,评估是否达到目标,并制定巩固措施[1],把课题的成果纳入急诊工作制度.

    作者:罗丽芳;罗银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者)是各种外伤中严重的损伤,其死亡率一般为30%~50%[1,2],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本文对120院前救治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侯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护理

    子宫黏膜下肌瘤常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或经阴道切除肌瘤.宫腔镜对黏膜下肌瘤的治疗产生了质的飞跃,几乎所有黏膜下肌瘤均可经官腔镜切除[2].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住院时间短,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2].我科自1999年3月~2003年1月行宫腔镜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30例,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汤新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合同制护士的培训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近几年来没有分配来医院的编内护士.为解决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的问题,各医院均采取聘请合同制护士来满足护理工作需要.因此合同制护士在临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对合同制护士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自2001年以来,我院重视对合同制护士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莲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例老年麻疹的护理

    麻疹病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婴幼儿发病率下降,而成人麻疹发病率渐呈上升趋势[1],且多为20~30岁,40岁以上则较少见发病[2].我科于2002年8月8日收治了1例老年性麻疹患者,经住院1周后痊愈出院.结合老年病患发病的生理、病理改变,以及各种合并病变的特点,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颖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谈住院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护理纠纷

    我国患者知情权的实施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由于护士在学校期间缺乏护理法律知识的学习,因而在临床法律意识浅薄,忽略法律程序等原因,护士实施起来不系统、不专业、不规范,为护理纠纷埋下了隐患.

    作者:黄伶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