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华;吴淑慧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作为屈光矫治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开展.国内报导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满意.我院自1995年8月开展LASIK手术,至2001年5月共治疗了6907只眼,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2000年1月至12月共行LASIK手术328人(656眼)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佩华;吴淑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以27例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患者的客观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24例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认为及时有效的洗胃,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吸氧,护肝解毒、促排泄、预防并发症是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菊芳;刘少娟;龚永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插胃管是小儿内、外科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腹部手术及需要胃肠内营养等情况下,留置胃管是观察小儿病情、补充营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护理措施.然而小儿食管与气管毗邻,临床上如操作不当,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伤害,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临床经验和教训,总结出导致婴儿插胃管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如下:
作者:司亚雪;张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次或数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刺激使心肌对随后较长时间的持续缺血耐受性增加的现象称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a Pre Conditioning IPC).[1]PTCA是一项可控的阻闭冠状动脉的介入过程,是在不违背论理前提下研究人类心肌IPC的理想模型.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县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连农村年轻妈妈也外出打工.婴儿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喂养,因卫生条件差,喂养知识缺乏,疾病影响.致使营养不良婴儿发病率高.现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满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缓慢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不多见,且反应程度大多轻微.极少有对本品过敏的现象,严重过敏反应者更为罕见.现报道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
作者:龙风雷;郑卫红;王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1年12月15日上午11时30分郊区农村婚宴时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进行烹调食物,致使27人出现中毒,经现场及医院内抢救全部痊愈,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慧;付晓丽;许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有效的呼吸运动,它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常见的原因,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数的5%~10%,有的高达20%,病死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数的30%左右,因此,如何减少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除治疗抢救及时外,行高压氧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王晖;成幼林;陈晓华;刘英;李启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少年[1].我院于1997年7月~2002年6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8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邝静霞;何绮华;钟银招;朱婉丽;梁雪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速尿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2例,给予生理盐水20ml加速尿20mg雾化吸入.B组23例,给予生理盐水20ml加α一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结果A组和B组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但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速尿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彭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血站的采血工作由站内固定采血模式转变为站外流动采血方式.由于流动采血车内操作场地小、时间紧、设备不齐及季节气候、气温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到学校、部队、厂矿等大型集体集中采血,地方不定,一般在礼堂、会议室等环境条件简陋情况下采集血液,因此,存在诸多的潜在危险因素,有导致血液可能被细菌污染的危险.
作者:邓雪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现代护理强调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而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入院、出院直至家庭,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岳灵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质量有了新的认识,住院患者对医院服务的内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现代护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特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住院患者的需求?本文从住院患者和护理管理者两个角度对现代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了调查,旨在分析两者对护士职业素质认知的异同,希望能给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才培训方面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作者:李小壮;徐玉芬;黄世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护理交班报告是当班护士在值班时间内,将患者的病情动态、身心动态及需要下一班完成的诊疗任务所做的书面记录,它是病室主要护理工作的详细记载,也是保持工作连贯性的必要指导,是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护士叙述要准确、真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而中医术语的准确使用,则是顺利完成中西医结合护理交班报告的基础.因此,在描述主诉、症状、体征、药效观察,舌、脉象观察等方面,必须准确运用中医术语,才能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作者:刘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交通事故、意外伤害、药物中毒等人为事故的不断增加及人们对急诊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急救车送诊病人次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了解和掌握接诊病人的疾病分布特点及急救车出诊的有效距离,对指导院前急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1年内共接诊急、危重病人1179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真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工作的方便,却也成为医疗垃圾的主要来源.那么,对于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认为胸腺瘤产生过多的T细胞是导致这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外科摘除胸腺瘤是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监护与机械通气耐受造成脱机拔管困难,血浆置换等治疗的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又是这类疾病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唐芙蓉;彭国珍;邓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通过观察36例经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应用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与传统的浅表静脉穿刺对比示:PICC插管比浅表静脉穿刺具有静脉炎发生率低、工作效率高、病人痛苦少的优点.两种操作对比见表1.
作者:侯再花;邓静;李亚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自它问世以来,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治病救人,另一方面又可引起不良反应加重病情乃至危及生命.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全面地了解各种药物的两面性,既要了解它的治疗作用,更要掌握它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和特异性反应.
作者:张玉芳;凌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46例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心功能无改善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护理.方法记录治疗前后心功能、血压、心率变化,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1.3%,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结论美托洛尔作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联合用药效果肯定.
作者:张贺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