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加大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在管理上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1998年至2001年我院共发生的护理缺陷24例进行分析,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做好普法教育,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质量控制,有效地防止因护士的过失而导致的护理事故或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是我们护理管理人员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主题.
作者:罗坤华;罗郭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肿瘤内科自2000年起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以及高营养支持疗法.大剂量,多疗程的反复使用化疗药物,常引起外周血管受损,引起血管阻塞、硬化,静脉炎及周围皮肤色素沉着,使静脉穿刺的难度骤增,甚至化疗药物外渗,患者痛苦不堪.如何稳、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液入病人体内是护士主要的技术操作内容.股静脉穿刺置管能为患者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保证治疗和营养输入,并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赵素琴;张艺;陆敏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提高移植肾的成活率,以促使受体尽快恢复,对200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临床护士对于受体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受体早日康复.
作者:沈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做为一名临床护士,遇到死亡是常事,死后护理也不是新课题,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其中,病人死亡后护理是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其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存在着多种原因影响健康教育有效性,如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护士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健康教育形式、方法、时间、环境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患者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疾病特征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的不同,都是有效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下面就这些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钟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21例登革热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及护理总结,发现小孩中男性发病率高,成年人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根据临床症状,提出了4项护理措施及防护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曾四元;赖秋婵;向绪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于2000年5月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现将近2年多的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霞;王安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通过对16例颈椎管内肿瘤手术病人的护理,提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四肢功能锻炼指导等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戴群花;张碧容;蔡惠平;余超凡;谢华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介绍2例因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致局部组织坏死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强调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除恶心、心悸、胸闷、腹痛及过敏反应外,还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并分析引起组织坏死的原因,提出了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及预防措施.
作者:苏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创伤外科及手术病人中,临床医生常使用止血剂维生素K1,其给药途径大多数为肌肉注射,近年来广泛采用静脉途径给药,临床观察有较多病人在使用时或给药后几分钟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表现为颜面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脉搏细速,严重者出现血压骤降.笔者采用以下几点对策能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症状,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周秋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脑卒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按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不同病情给予治疗、护理.通过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手段.同时,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情志调节,早期实施功能锻炼,做好饮食调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和提高机体抵抗能力,这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胜香;黄彬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探讨了235例小儿用不同体位进行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实验组取平卧位,对照组取坐位,结果表明,体位对静脉穿刺成功率无影响,对血标本量有影响,说明平卧位可以提高血标本足量的成功率.
作者:高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需要,提高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必须注意的3个方面:①明确临床教学的目的;②确认带教老师的能力和素质;③临床带教的方法.强调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都重视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重视现代护理理论的学习,注意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和带教,重视教学工作,倾注爱心和热忱,护理临床带教工作将会稳步提高.
作者:温伟英;毛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输卵管妊娠多见,孕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造成输卵管破裂而发生急性腹腔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50例,其中36为输卵管妊娠破裂,经采用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
作者:蔡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开展,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着重介绍了腹腔镜正确使用的操作要点及保管保养措施.
作者:范利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右旋糖酐为葡萄糖的聚合物,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为4000,又称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扩容、维持血压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并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临床上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栓形成性疾病,用量过大可致凝血功能障碍,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反应,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1].我科成功抢救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剖宫产是产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目前,由于手术技术与手法技巧的不断改进,麻醉、输液、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等原因,为了婴儿的安全,使得剖宫产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并发症,挽救产妇及胎儿生命的重要手段.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产后出血如处理不当,将会威胁产妇生命.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和理论水平,及时准确地判断,迅速有效地抢救是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区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剖宫产后大出血2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护理人员虽说难以挽救病人将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在临终阶段,如何提高其生命质量,减轻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护病人的尊严,则是我们每一位临床护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36例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灿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发生臀红的原因主要是腹泻未及时换尿布,使细菌分解及粪中产氨杆菌产氨刺激皮肤,其次是新生儿皮肤薄嫩,对外界刺激抵抗力低.我科对20例发生臀红的新生儿采用氧气吹臀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何秋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上更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有利恢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肿瘤的治疗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不仅要重视对病人生理功能的护理,而且应重视对其心理功能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为恢复和增进病人的健康服务.
作者:李香玲;侯再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