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青;李雪飞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超声乳化进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现浅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1临床资料应用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各类白内障共136例,140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90例,94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24例,24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2例,22只眼;年龄小者9岁,大者81岁;男76例,女60例;其中门诊患者125例,住院11例.
作者:朱文辉;贺锦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针对基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护理教材滞后于临床发展;护理科研成果未在教学中应用;护理教学脱离临床实践.提出了基护教学和临床实践、护理科研相结合的新思路.
作者:余昌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白血病是国内10种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300万人加入白血病患者的行列,并且这个数目仍在逐年上升.这些新确诊白血病患者一经确诊就需尽早实施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治疗是白血病治疗中重要的一步.患者骤然之间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强烈的打击,而且相关知识贫乏,此时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紧迫且难以实施.本文就新确诊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谈谈健康教育中的对策.
作者:孙杰敏;孙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清洁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由于传统的灌肠筒笨重且需繁琐的消毒、清洗、灭菌,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而简易的一次性灌肠器的肛管型号又统一固定,不能因人而异,且价格较贵而未广泛使用.据此,我们改用了一次性输血器代替传统的灌肠筒灌肠.经我院门诊、外科、妇产科共280例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慧;周平波;周瑞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具有多种兴奋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传统苯胺类兴奋剂的代表药.其游离碱为无色挥发性油状液体,不稳定,具氨臭味.盐为白色结晶体,形似米粒,俗称冰毒,稍苦,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大剂量或反复使用,可以成瘾.近我院一次收治28名在销毁甲基丙胺游离碱过程中因误吸入而导致急性中毒的患者,救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万艳玲;廖映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我们自1998年4月至2000年8月对82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进行正确的药物、饮食、体力活动、心理、生活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出院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周晓青;李雪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护理临床带教管理作为护理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临床带教管理工作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对于构建新世纪的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新型实用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管理三个方面对临床带教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袁爱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鼻衄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且老年鼻衄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其中有些老人长期患慢性疾病.这些因素造成老年患者与正常人的不同心理.因此,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还应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我院从1998~2000年收治老年鼻衄患者共76例,我们对其实施了系统科学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在目标教学中,评估反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师来说,通过反馈能了解学生的不足,有效地调整、改进教学计划与方法.对学生来说,反馈是一种强化手段.在刚开始实施目标教学中,曾机械地、单纯性运用传统的老师提问方法来评估目标的达成度,操作单调、费时费力,目标达标率低,知识目标平均达标率为40%,技能目标平均达标率只有22%(见表1).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笔者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通过实践,并结合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提问法,对评估的方法作了一些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朱明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末期,孕妇较长时间取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所致的低血压,表现有心动过速,虚脱,晕厥等症状,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位后,使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心排血量增加,血压随之恢复正常,症状即解除.剖宫产手术,目前我国基层医院较普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我科从2000年元月~10月共施行剖宫产198例,其中28例患者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经过仔细观察,积极防治,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万里红;唐雪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故在天冷放置时会析出针状结晶.临床上在用药前如有结晶析出应在热水中温热至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如无结晶析出,可直接使用.但我们观察到,在室温12~18℃,原来无结晶的液体在使用过程中仍出现结晶.
作者:张玉英;姜佳桂;刘思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女性不孕往往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对126例不孕症患者术前的四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均能情绪稳定,愉快地配合手术治疗.
作者:廖慧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病.我院1997年10月至2001年4月对52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效果满意,现将术中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永保英;江琼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对1998年至2000年在我院实习的131名护生进行综合调查并对其常见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在德、能、勤、绩上强化培训,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带教责任心,对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管理,在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丽芳;何雪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比静脉肾盂造影两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114例,分两组,第一组64例,采用加味调胃承气汤泡饮;第二组50例,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结果:两组疗效相同(P>0.05),第一组排便次数少于与第二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味调胃承气汤泡饮无局部刺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肠道准备新方法.
作者:殷韵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疼痛是创伤病人共有的症状,无论手术者还是非手术者,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还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的代谢异常,使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等,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如何帮助病人解除疼痛,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使病人早日康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220例病人疼痛的护理,认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支持,辅以放松疗法及健康指导能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疼痛.
作者:罗玉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观察庆大霉素注射液与碘伏治疗感染性伤口的效果.将感染性伤口7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局部治疗,Qd;对照组33例,用0.5%碘伏局部治疗,Qd.前者愈合率明显高于后者;从伤口好转及愈合时间看,前者与后者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前者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林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使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外伤性截瘫患者按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各三年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时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15/87)和7.14%(8/112),两者差别显著(P<0.05);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方案抗生素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无差别(分别为P>0.90和P>0.50).结论:不同方案的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外伤性截瘫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后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量化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文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胆结石术后,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较高.用纤维胆道镜取石不仅创伤小、疗效高、收效快,且又免除了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我科1996年8月~1999年8月,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共治愈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5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玉琴;王建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需求的增加,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满足病员及家属的需要,已成为我们临床护士的工作职责.健康教育中病人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掌握病人的心态,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笔者在妇科整体护理病区两年中对2356例病人的健康教育中有所体会,现浅谈如下:
作者:徐优娣;王文一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