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病房的临床应用

李顺华

关键词:标准健康教育, 精神科, 病房, 临床特点, 转变服务观念, 精神病人, 整体护理, 在职护士, 医患人员, 卫生常识, 临床实施, 教育计划, 护理质量, 短程治疗, 调查问卷, 满意度, 培训, 家属, 基础, 方法
摘要:我院根据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于1998年6月至10月在本院短程治疗科实施标准健康教育.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在职护士的培训、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临床实施四个阶段,收到较好效果.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原来62.89%上升到现在92.96%.不仅病人及家属受益了不少有关精神卫生常识,而且密切了医患人员的关系,从而为推动我院整体护理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我院护理质量.开展精神科病房的健康教育,根据精神科临床特点,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道外表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轮状病毒(RV)对肠道外感染所致的临床表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引起严重感染而导致各脏器功能受损,病情凶险.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迅速处理,因而显得格外重要.我院1999年11月至2000年2月,收治了11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有相当部分出现严重的肠道外症状,部分危及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辛衍;梁少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恶性血液病的现代治疗强调大剂量联合化疗,其总的原则是在短时间内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因此可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恶性血液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病人白细胞常有质和量的异常,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吞噬作用减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到损害,化疗后又进一步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化疗导致粘膜的损伤,骨穿、静脉导管对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也为病原体入侵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急性粒细胞缺乏时易造成严重的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做好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赵玲玲;于玲家;李兰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加高频吸氧治疗溺水致ARDS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使用硝酸甘油加高频吸氧治疗ARDS的护理配合.方法: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与高频吸氧改善其肺的通气功能,提高氧的摄取率纠正低氧血症.治疗过程中其护理要点主要是准确使用药物剂量,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调整输入速度,密切注意病人动态变化,特别是呼吸与空气监测,熟练掌握机械通气仪器的使用.结果:9例因溺水而致ARDS的病人经上述治疗与护理,均抢救成功.

    作者:罗润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烧伤病人机械通气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和呼吸道伤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组15例,烧伤面积24%~96%,5例合并呼吸道烧伤.15例均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果:15例患者除3例因烧伤严重,合并感染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2例经切痂、植皮、换药、抗休克、抗炎、支持对症等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结论:气管插管前、后的配合,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呼吸机的管理,以及插管前、后的配合和心理护理,是救治烧伤病人的重要环节,也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一部分.

    作者:肖秋维;黄蓓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探讨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凡是生命都存在死亡的必然性.由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加之安乐死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尚未被法律认可,故对于越来越多的在极端痛苦中挣扎的临终病人,临终关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赖于兰;杨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小儿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Ⅳ期的临床护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长期正规的联合化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副作用大,其副作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是化疗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减低并发症的产生,除要求医生制定出合理的化疗方案及保护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求护士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症状,以精心严密的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降到低,从而使化疗顺利进行,提高患儿的长期存活率.在此,总结了80例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Ⅳ期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80例患儿分期诊断均依据AnnArb0r分期标准[1],报告如下:

    作者:庞锐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的护理,重点介绍了如何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加强补液护理,皮肤及呼吸道护理,环境因素与心理护理,以提高先心病合并肺炎的抢救成功率及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洁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常见病,据当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它是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大部分患者病情来得较急,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及时抢救治疗及时恢复功能,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郭琳华;郝秉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陪伴分娩:一种新的产时服务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医院待产室和产房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使产妇在产时与家人隔离,接触的只是一个个忙碌和陌生的医务人员,得不到专人的持续的关心、照顾与支持.

    作者:龚灿辉;王满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少数民族地区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医院健康教育的方法,对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医院特点,尊重病人风俗习惯,了解病人心理需求,针对性制定教育内容.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培训,重视医护协作的健康教育,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开展适合自己医院,适用于病人的教育方法,使病人真正受益,避免健康教育走过场,体现健康教育的实际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小儿癫痫的发作诱因分析与对策

    小儿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惊厥为特点.反复发作的惊厥可致惊厥性脑损伤.因而,临床护理的目的就是减少惊厥发作.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大多数患儿惊厥发作前有明显的诱因,同时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旷小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39例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和处理

    青霉素假阳性反应误认者较多,其因素为轻信病史,怕担风险,业务技术不熟练,皮试液未做到现配现用,皮试液不规范,酒精过敏,空气未排尽.通过对39例患儿的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观察分析,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患儿得到正确的皮试判断和治疗.

    作者:马巧惠;李艳晖;奚云昭;岳保仙;洪瑞芬;吴桂兰;赵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疗养院护士与老年疗养员的沟通技巧

    疗养院是利用自然和人工疗养因子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服务的专门的康复保健机构.疗养院的服务对象多是年老体弱的老干部,因此,掌握熟练的与老年疗养员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疗养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疗养院护士提高护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胡文萍;杨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蓝油烃和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采用蓝油烃和碘伏局部治疗褥疮6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病人特殊护理

    溶栓是给予发病3~6小时内的心脏病人运用溶解血栓疗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坏死范围缩小,愈后改善,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现临床所用药物是尿激酶.据近两年统计:心梗溶栓92例,成功率达80%以上,经验表明心梗溶栓过程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

    作者:迟永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病房的临床应用

    我院根据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于1998年6月至10月在本院短程治疗科实施标准健康教育.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在职护士的培训、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临床实施四个阶段,收到较好效果.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原来62.89%上升到现在92.96%.不仅病人及家属受益了不少有关精神卫生常识,而且密切了医患人员的关系,从而为推动我院整体护理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我院护理质量.开展精神科病房的健康教育,根据精神科临床特点,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

    作者:李顺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婴儿重症腹泻的护理

    婴儿重症腹泻是因喂养及护理不当,由肠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综合征,临床表现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作者:张有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浅谈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已经在基层医院逐步开展.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实行健康教育以来,确实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如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医疗纠纷明显减少,护士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对病人的多次调查表明,健康教育的覆盖率100%,而掌握率却不够理想,在80%左右,经多方面的分析,认为健康教育与下列因素有关: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

    通过对86例老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98.8%的患者存在自感健康失落,97.7%患者遭受了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74.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缺陷,65.1%患者认为器官功能改变对生活质量存在影响.健康促进活动作为激发老年癌症患者的健康潜能,提高其健康水平的活动或改善行为的活动,是经济实惠的干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维护了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伦理.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50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除,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可逆流入呼吸道.又因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都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脑缺氧状况,降低脑水肿的有效方法.我科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7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在行开颅探查术后有50例行气管切开,占71%.50例中7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6%.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国文;刘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