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文
目的:采用PCR和探针技术分析临床淋病奈瑟菌野生株孔蛋白基因的基因型,并和相应多克隆抗体进行反应以检测基因突变对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淋病奈瑟菌野生株中扩增出特征性的孔蛋白基因片段,再用探针检测相应的高变区情况,以区分不同的准种(亚型),后分别与原核表达的标准菌株孔蛋白多克隆抗体进行反应,观察相应的滴度.结果:孔蛋白基因型为A型的有35例,其余46例为B型.孔蛋白A型基因型变化较小,与抗体的反应性较一致;孔蛋白B型基因型变化稍大,但不影响与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活性,A型与B型存在交叉反应,但活性较低,滴度<1:40.结论:通过分析不同孔蛋白基因型淋病奈瑟菌与相应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情况,有助于考察孔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效应,对于人工合成出能针对绝大多数临床基因变异菌株的探针用于检测或治疗性抗体的制备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启发;廖芳;叶嗣颖;崔斌;熊萍;万沐芬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ESWL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行分析ESWL治疗小儿尿路结石62例诊治资料,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15岁,平均8.6岁.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41例,膀胱结石5例.结果:共行ES-WL治疗96次,成功率98.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5例患儿12~48个月,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及肾脏形态无异常改变.结论:ESWL是小儿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郑学清;陈小英;李有田;董世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索更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的佳办法.方法:在剖宫产术前进行产后出血的预测评分,有产后出血病理因素者,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于胎儿娩出宫肌注射催产素,实验组在剖宫产术中除常规用药外,胎儿娩出清理完宫腔后,立即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于子宫腔底部,用药后2 h再用相等剂量放置直肠5 cm处,失血量用容量法和沙布、专用纸垫计量法,以24 h内失血量为量,经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的方法,检验其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失血的效果.结果:2003年1月~2004年12月30日,有病理因素154例,实验组92例,术后2 h失血量均值为(182.30±80.2)ml,24 h(278.03±10.2)ml;对照组62例,术后2 h失血量均值为(226.18±93.2)ml,术后24 h(388.08±175)ml,术后2 h和24 h P值均<0.0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失血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良好.
作者:李艳英;颜容仙;黄瑾;劳燕;方虹;李苓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发生与围生期因素的相关性,以便早期发现及治疗,降低休克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33例新生儿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休克发生率为6.22%,疾病种类前3位为:新生儿窒息(45例,占33.8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42例,占31.57%)、肺透明膜病(21例,占15.78%),98例(占73.68%)新生儿休克的发生与围生期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围生期因素与新生儿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高危新生儿评估分类监护可早期发现及治疗新生儿休克,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梁雪枫;刘雯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及表现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对深圳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878例10~17岁女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24%,青春早期11.32%,青春中期16.96%,两期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班级学习成绩排名上、中、下女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4.92%、12.59%、15.16%.结论: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与腚国内研究结果大致相近,各行为因子检出率及排序在青春期不同时期有所差别,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对学绩的影响无明显关系,但以学习成绩排名下和上等级的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作者:何珊茹;马佳;静进;李秀红;宋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和探讨佳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卵巢内异症240例的诊治过程.结果:全部病例42.5%有痛经症状.而单纯卵巢病变75%轻度痛经,5%中度痛经,无重度痛经;合并盆腔子宫病灶的有38.68%中~重度痛经,有1.89%轻度痛经.分期Ⅰ期占3.3%,Ⅱ期24.58%,Ⅲ期62.92%,Ⅳ期9.17%.血清CA125异常率为72.5%,浓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9.6%,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60%,术中行卵巢内异症囊肿剥离有87.1%会剥破.保守性手术中的腹腔镜手术所需的时间及出血量均短于和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痛经并非卵巢内异症的必见症状,痛经的有否及程度的严重性与卵巢内异症囊肿的大小无关,而与子宫及盆底病灶浸润的程度有关.术前辅助B超+CA125可帮助诊断,而确诊有赖于手术或腹腔镜检查,手术治疗是卵巢内异症的主要手段,镜下操作以视野清晰、粘连松解彻底、时间短、出血少为优势.术中宜穿刺吸收囊内巧克力液后再行囊壁剥除以减少盆腹腔污染.
作者:陈拉妮;黄春容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据统计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HBV携带者达1亿人[1].为了探讨孕前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情况,我们对孕前健康检查的2470对健康人进行了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冯伟;丁红武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子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0月间收治126例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痫病人经过综合治疗,整体护理,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率33.3%,围产儿死亡率11.9%.结论:完善产前检查,重视子痫病人的心理及整体环境护理、药物的副反应:观察、控制血压、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志容;丁敏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业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064例农业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生殖道疾病患病率38.06%.宫颈炎居首位18.89%,阴道炎次之11.00%,子宫肌瘤5.83%,附件肿瘤2.44%等,生殖道疾病的高发人群为围绝经期妇女.结论:宫颈炎、阴道炎对妇女健康危害较大,是重点防治的疾病;围绝经期妇女是生殖道疾病的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焦丽;黄元英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生部位及盆腔情况;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76例重复异位妊娠均发生在输卵管,70例术中见输卵管与卵巢及盆腔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或输卵管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发生率为92.1%;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治疗82.6%原患侧再次发生异位妊娠;药物性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原患侧发生重复异位妊娠,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和输卵管炎症与保守性治疗是引起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越;刘丹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病,积极防治宫颈炎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2年应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6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4年6月就诊的712例停经≤49d的健康妇女中行药物流产后有出血淋漓不断、B超提示宫内残留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及期待疗法,观察残留物的排出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当日残留物排出率米索组为85.71%,催产素组为37.14%.7d内排出率3组分别为94.29%、42.86%、10.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阴道流血7d内血止者3组分别为77.14%、71.43%、47.50%,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两组与第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患者及时再次给予米索可有效促使残留物排出,避免长时间出血引起的感染及清宫术带来的痛苦.
作者:翟琦玮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应用新药新方法,安多福、磺胺嘧啶等综合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出生30 d~6个月133例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安多福、磺胺嘧啶、B2、珍珠层粉等药物治疗为综合治疗组68例,炉甘石洗剂、新霉素软膏治疗为对照组65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轻度尿布皮炎用药3 d,中重度用药5d与对照组用药5 d比较,综合治疗组有效率89.71%,对照组有效率61.54%,特别是中重度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安多福、磺胺嘧啶、B2、珍珠层粉等综合治疗婴儿尿布皮炎,时间短效果显著,稳定不易复发,是治疗尿布皮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胜妹;周东日;张汉奇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胎儿脉搏氧在产时不可靠胎心监护图形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1例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足月、单胎、头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在胎心电子监护(CTG)的同时使用胎儿脉搏氧监护胎儿的氧合状况,对照组80例行胎心电子监护.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脐动脉pH值与出生前胎儿脉搏氧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9.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4.94%和6.25%(P>0.05);研究组脐动脉pH值与出生前胎儿脉搏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812 3,P<0.05).结论:在产时胎心电子监护出现不可靠图形时,联合应用胎儿脉搏氧监测,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苏放明;郭晓辉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气质特性与行为偏异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及对长春市7所幼儿园720人学龄前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行为偏异组中难养型的比例明显增多且气质特点在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这6个气质维度的得分与无行为偏异儿童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在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学习问题这5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为偏异的儿童的气质类型以难养型居多并有其独特性,应根据其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邢杰;罗海英;李爱丽;冯玉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为了探讨我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本文对6所公立和12所私立幼儿园2 656例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及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进行测量,以均值离差法六等级评价分析.结果:身高在均值以上的儿童,公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大于私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在中上、上等的儿童公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大于私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中低、中下等的儿童私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大于公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发生率,私立幼儿园大于公立幼儿园儿童,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托幼卫生保健管理,制定合理的带量食谱,定期进行膳食调查,使儿童获得足量均衡的营养;适当开展体格锻炼,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作者:梁茂萍;李文珍;姜冰;陈绮琳;赖卫文;麦梅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月~3岁小儿多见.该病起病缓慢,常不为家长所注意,待出现症状时,已多属中度贫血,而轻度贫血患者则多在普查时发现.营养不良性贫血会使儿童生长发育缓慢,学习能力降低,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智力减退,也可以使儿童抗感染力降低,而易发生各种感染.为了解社区小儿贫血的患病情况,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实搞好儿童保健工作,我们对在大同市二医院防保地段内散居儿童进行了贫血调查.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做好产前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孕晚期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抑郁、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群(P<0.05).孕前有抑郁症状者占48.0%,有焦虑症状者占68.0%,两者与年龄、职业无关.结论:产前应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孕妇心理压力,以提高孕产妇身心健康.
作者:袁浓根;赵苗青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放置皮下埋植剂避孕方法的副反应高发生率与要求取出原因之间的关系,强调如何防治副反应的重要性,以便有利于皮下埋植剂的研究开发与放置方法的改进,减少停用率.方法:对55例在该站行皮下埋植剂取出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55例中因副反应要求取出43例,占78.18%(其中:雀斑1例,局部过敏反应1例,自觉体重增加1例,乳房胀痛1例,经期间点滴出血25例,月经血量过多8例,闭经1例,月经期过长5例).结论:皮下埋植剂避孕方法的非常规终止原因是高发生率的副反应.在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方法的前提下,放置前的知情选择和知情同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谷荣华;吴清华;毛新奇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鼻塞式CPAP加肺表面活性物质(Curosurf)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作用,并与常规的机械通气做比较.方法:27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Curosurf(100mg/kg),然后拔管予鼻塞式CPAP呼吸支持治疗,与25例常规的机械通气病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1 h,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6 h、12 h及24 h,两组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PAP组肺部感染及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氧疗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机械通气组,而且住院费用也较低.结论:鼻塞式CPAP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具有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少,住院费用少等特点.
作者:郑达;胥洪娟;黄润忠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