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休克与围生期因素的相关性临床探讨

梁雪枫;刘雯

关键词:新生儿, 休克, 围生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发生与围生期因素的相关性,以便早期发现及治疗,降低休克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33例新生儿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休克发生率为6.22%,疾病种类前3位为:新生儿窒息(45例,占33.8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42例,占31.57%)、肺透明膜病(21例,占15.78%),98例(占73.68%)新生儿休克的发生与围生期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围生期因素与新生儿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高危新生儿评估分类监护可早期发现及治疗新生儿休克,从而降低病死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在妊娠28、32、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分娩后检查脐血、初乳乙肝二对半及初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婴儿出生后24h内及第4周注射HBIG,并按0、1、6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出生2个月取静脉血测乙肝二对半.结果:100例婴儿中92例获得保护性抗体HBsAb,保护率92.00%(92/100).孕妇血清前S1抗原(PreS1)阳性与阴性者相比较乳汁HBsAg、HBeAg、HBV-DNA阳性率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01,P<0.001),婴儿保护率明显降低(78.79%:98.51%,P<0.05).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者相比较乳汁HBsAg、HBeAg、HBV-DNA阳性率、脐血HBeAg阳性率明显升高(均为P<0.001),婴儿保护率明显降低(77.27%:96.15%,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组婴儿感染率、保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免疫有助于减少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婴儿的免疫成功率.血清PreS1、HBeAg阳性孕妇的婴儿保护率低.联合免疫后阴道分娩、母乳喂养不增加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

    作者:王元;何成章;黄文琴;蔡祥莺;姚建敏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排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排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观察新生儿黄疸及排便情况.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抚触组第1次排胎便时间亦明显缩短(P<0.01).结论: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胎便排泄,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作者:董旭东;刘宁;孙琼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无锡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方法:收集1995~2003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病例进行意外死亡率、死亡类别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9年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居于第2位,并为1~4岁儿童死亡的第1分类死因.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中,农村高于城市;婴儿期主要意外死亡原因为窒息,1~4岁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为溺水.结论:意外死亡为儿童期可避免的死亡指标,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大限度地降低儿童因意外而造成的死亡.

    作者:眭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不孕症48例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内分泌紊乱中常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是一组表现为肥胖、多毛、不孕和卵巢囊性增大的综合征.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不孕症48例,并与单纯西药组42例进行对照.结果:2组妊娠率分别为70.83%和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提高患者受孕率.

    作者:林芸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子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子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0月间收治126例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痫病人经过综合治疗,整体护理,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率33.3%,围产儿死亡率11.9%.结论:完善产前检查,重视子痫病人的心理及整体环境护理、药物的副反应:观察、控制血压、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志容;丁敏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ESWL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ESWL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行分析ESWL治疗小儿尿路结石62例诊治资料,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15岁,平均8.6岁.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41例,膀胱结石5例.结果:共行ES-WL治疗96次,成功率98.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5例患儿12~48个月,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及肾脏形态无异常改变.结论:ESWL是小儿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郑学清;陈小英;李有田;董世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非妊高征孕足月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孕足月、非妊高征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92例,妊娠期糖耐量低减(GIGT)患者96例,妊娠期糖代谢正常者60例,分析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其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孕前体重:正常组与GIGT组、GDM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GIGT组、GDM组相比无差异(P>0.05),孕期增重:各组间无差异(P>0.05).空腹血糖:正常组与GIGT组相比无差异(P>0.05),与GDM组相比有差异(P<0.05),GIGT组与GDM组相比有差异(P<0.05).空腹血糖、胎儿体重随孕期增重增加而升高,空腹血糖,孕期增重<10 kg与10 kg~组间相比无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胎儿体重,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黄疸、巨大儿发生率随孕期增重增加而升高.剖宫产:孕期增重10kg~与15~20kg组相比无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产后出血、巨大儿:孕期增重>20kg组发生率增高,有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黄疸:孕期增重<10 kg与>20kg组发生率增高,与10kg~及15~20kg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孕前体重有一定关系,对孕期增重无影响.孕期增重对母儿具有一定影响,随孕期增重增加空腹血糖、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升高,以>20 kg组明显.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黄疸在<10 kg与>20kg组增高.因此孕期增重以不超过20kg为宜,好控制在10~15 kg.

    作者:张群;陈静;袁宏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2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和探讨佳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卵巢内异症240例的诊治过程.结果:全部病例42.5%有痛经症状.而单纯卵巢病变75%轻度痛经,5%中度痛经,无重度痛经;合并盆腔子宫病灶的有38.68%中~重度痛经,有1.89%轻度痛经.分期Ⅰ期占3.3%,Ⅱ期24.58%,Ⅲ期62.92%,Ⅳ期9.17%.血清CA125异常率为72.5%,浓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9.6%,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60%,术中行卵巢内异症囊肿剥离有87.1%会剥破.保守性手术中的腹腔镜手术所需的时间及出血量均短于和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痛经并非卵巢内异症的必见症状,痛经的有否及程度的严重性与卵巢内异症囊肿的大小无关,而与子宫及盆底病灶浸润的程度有关.术前辅助B超+CA125可帮助诊断,而确诊有赖于手术或腹腔镜检查,手术治疗是卵巢内异症的主要手段,镜下操作以视野清晰、粘连松解彻底、时间短、出血少为优势.术中宜穿刺吸收囊内巧克力液后再行囊壁剥除以减少盆腹腔污染.

    作者:陈拉妮;黄春容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新生儿休克与围生期因素的相关性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发生与围生期因素的相关性,以便早期发现及治疗,降低休克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33例新生儿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休克发生率为6.22%,疾病种类前3位为:新生儿窒息(45例,占33.8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42例,占31.57%)、肺透明膜病(21例,占15.78%),98例(占73.68%)新生儿休克的发生与围生期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围生期因素与新生儿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高危新生儿评估分类监护可早期发现及治疗新生儿休克,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梁雪枫;刘雯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早孕未产妇女行人工流产时对宫颈的扩张作用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未产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 h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术中官腔注入利多卡因,观察术中宫颈扩张的程度、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82%的受术者可直接通过7号吸管吸宫,术中无痛率达62%,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剖腹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剖腹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比较.方法:216例接受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106)和开腹组(n=110),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两种术式术后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腹腔镜组为3.8%(4/106),开腹组为4.5%(5/11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较腹式子宫全切术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稍低,但从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并不增加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而且美观,创伤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一平;陈惠茹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沐舒坦静脉注射辅治婴幼儿肺炎临床观察

    我们对133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在门诊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沐舒坦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满意,病程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敏;于翠娟;李莎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青春期女性心理行为问题表现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及表现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对深圳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878例10~17岁女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24%,青春早期11.32%,青春中期16.96%,两期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班级学习成绩排名上、中、下女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4.92%、12.59%、15.16%.结论: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与腚国内研究结果大致相近,各行为因子检出率及排序在青春期不同时期有所差别,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对学绩的影响无明显关系,但以学习成绩排名下和上等级的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作者:何珊茹;马佳;静进;李秀红;宋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更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的佳办法.方法:在剖宫产术前进行产后出血的预测评分,有产后出血病理因素者,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于胎儿娩出宫肌注射催产素,实验组在剖宫产术中除常规用药外,胎儿娩出清理完宫腔后,立即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于子宫腔底部,用药后2 h再用相等剂量放置直肠5 cm处,失血量用容量法和沙布、专用纸垫计量法,以24 h内失血量为量,经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的方法,检验其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失血的效果.结果:2003年1月~2004年12月30日,有病理因素154例,实验组92例,术后2 h失血量均值为(182.30±80.2)ml,24 h(278.03±10.2)ml;对照组62例,术后2 h失血量均值为(226.18±93.2)ml,术后24 h(388.08±175)ml,术后2 h和24 h P值均<0.0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失血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良好.

    作者:李艳英;颜容仙;黄瑾;劳燕;方虹;李苓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生部位及盆腔情况;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76例重复异位妊娠均发生在输卵管,70例术中见输卵管与卵巢及盆腔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或输卵管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发生率为92.1%;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治疗82.6%原患侧再次发生异位妊娠;药物性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原患侧发生重复异位妊娠,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和输卵管炎症与保守性治疗是引起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越;刘丹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笑气镇痛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在人工流产中镇痛的效果.方法:将采用笑气吸入镇痛的人工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与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麻醉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时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宫颈松弛情况、子宫收缩、阴道流出血和手术后病人身体状况.结果:笑气吸入组人工流产镇痛效果较利多卡因组好.结论:笑气吸入镇痛简单易行,无副作用,是妇产科门诊人工流产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英;郑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小儿喂养中的误区及对策

    婴幼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快的阶段,特别是婴儿期,此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如果家长不注意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轻则会引起小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症、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贫血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等,重则会影响小儿一生的健康.因此加强小儿喂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及时纠正错误的喂养观念和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袁爱梅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深圳市一般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妇女生殖道感染(RTI)流行情况,分析其中全市一般人群(一般人群)与罗湖区受检人群(罗湖区人群)RTI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普通人群RTI的防治办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生物学特征及其他相关情况;妇科检查阴道、宫颈情况,取相应分泌物及抽取静脉血分别进行相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查;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判断.结果:①深圳市一般人群RTI感染率(25.5%)与我国其他地区研究结果一致,而罗湖区人群RTI感染率(17.6%)则明显低于全市水平;②宫颈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25岁、未婚、近3个月有新性伴及没有使用避孕套,阴道感染中滴虫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25岁、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未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患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可能性较小;③罗湖区人群对部分RTI症状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加强对RTI、AIDS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各个不同层面开展多种形式的RTI、AIDS防治知识教育是提高一般人群对RTI、AIDS认识,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普治工作,尽早发现无症状RTI病人并进行规范治疗,是阻断疾病发展、传播,减少并发症发生和HIV感染机会的重要环节.

    作者:周立晓;张云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儿童睡眠呼吸异常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呼吸异常(SRD)的病因.方法:对2002年5月~2004年5月诊治的62例SRD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扁桃腺肥大占53.23%;腺样体肥大占30.65%;扁桃腺及腺样体同时肥大占8.06%;鼻息肉占3.23%;肥胖儿占3.2%;先心病占1.61%.结论:扁桃腺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是SRD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手段.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口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6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83例口服米索混悬液,每1 h 1次,每次10ml,出现宫缩即停药,否则直至服用达10次.B组83例静滴催产素引产作对照组.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2.78%和83.14%(P<0.05).宫颈评分≤5的孕妇A组引产有效率高于B组(P<0.05).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口服米索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作者:余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