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长春市区儿童体重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我们对2004年6~8月份来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1 337名儿童的体重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及期望寿命.方法:采用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方法,对延吉市不同民族中老年妇女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编码及统计.结果:从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看,汉族中年组以肿瘤(38.5%)为主,其次是意外伤害(15.4%)和心血管病(10.3%);老年组以脑血管病(21.6%)、心血管病(19.8%)以及呼吸系统病(19.8%)为主.朝鲜族中年组以脑血管病(28.7%)及肿瘤(27.7%)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病(14.9%)和心血管病(8.9%);老年组以脑血管病(37.9%)、心血管病(26.6%)为主,其次是肿瘤(9.2%).延吉市女性汉族和朝鲜族的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82.29岁及79.40岁,汉族的期望寿命高于朝鲜族.朝鲜族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汉族,而恶性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汉族高于朝鲜族.结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差异较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丹那唑组(n=29)分别皮下注射丹那唑2、4、6、8周,对照组(n=6)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丹那唑对异位内膜生长情况的影响.取丹那唑治疗8周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内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丹那唑治疗内异症对异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建模后第3周异位内膜生长良好,各组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用丹那唑分别治疗2、4、6和8周后,异位内膜体积缩小(P<0.01),并且用药4、6和8周与用药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P<0.01).形态学检查显示,用丹那唑治疗2周后,异位内膜无明显增生;治疗4、6和8周后,异位内膜呈萎缩状态.大鼠成模后给予丹那唑治疗8周,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逐渐萎缩退化,其作用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加注催产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将645例早期妊娠妇女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排出孕囊后加注催产素20 U,对照组排出孕囊后不加注催产素,以观察流产效果.结果:完全流产率实验组为98.11%,对照组为89.9%,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3.22±14.13)d,对照组为(21.44±14.13)d,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催产素有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导致儿童的学习困难,并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1],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极大,并与患儿脑功能异常有关[1].但其脑电图特点尚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对我院近1年来被确诊的ADHD患儿脑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缓解期吸入皮质激素(BDP)小有效维持剂量.方法:将进入缓解期的哮喘患儿分成婴幼儿组和儿童组,每组再分两组,分别吸入不同剂量的BDP,观察长期缓解的效果.结果:婴幼儿组中吸入50μg/d与100μg/d,儿童组吸入100μg/d与200μg/d疗效无差异.结论:哮喘儿童缓解期吸入皮质激素小有效维持剂量推荐为婴幼儿50μg/d,儿童100μg/d.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子宫内膜组织学改变往往能反映体内性激素水平,通常用经前期子宫内膜有无分泌衡量体内孕激素水平,推测有无排卵、判断黄体功能,寻找不孕原因.不孕症的病因很多,就女性而言,排卵失调者约占48.40%.目前监测排卵的方法有测定黄体中期孕酮(P)值、促黄体生成素(LH)高峰值、B超动态观察等.但子宫内膜活检仍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笔者对212例子宫内膜活检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供同道参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子宫胎盘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从而预测妊娠结局.方法:观察记录72例妊高征患者的脐动脉血流参数S/D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胎盘形态变化,分析血流参数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S/D值、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的增高,妊高征患者的胎盘重量减轻,呈现逐渐加重的病理改变.结论:妊高征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胎盘形态学病理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通过脐动脉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改变来判断胎盘病理变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在两组胎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在两组胎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Bax的表达强度在FG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FG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cl-2、Bax、P53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FGR组中的FGR不伴有PIH组及FGR伴有PIH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正常孕妇和FGR患者胎盘组织中均有细胞凋亡,但FGR患者胎盘细胞凋亡较多,这可能是引起FGR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②FGR胎盘细胞凋亡可能是非P53依赖性的,由Bax、Bcl-2介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妊高征(轻度10例、中重度38例)胎盘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同时做HE染色观察妊高征时胎盘的病理改变.结果:MMP-9、TIMP-1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绒毛间质血管壁及蜕膜组织中.轻度妊高征MMP-9呈阳性表达,TIMP-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中、重度妊高征MMP-9和TIMP-1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分别与正常妊娠和轻度妊高征相比表达均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妊高征时胎盘组织绒毛数及间质血管数减少,出现典型的纤维素样坏死.结论:母胎界面MMP-9/TIMP-1表达异常与妊高征发病及胎盘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米非司酮(RU 486)是一种合成甾体类药物,它具有在受体水平抗孕酮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抗早孕.近年来,国内外用来治疗一些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取得了满意效果.近有报道在体外RU 486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我们试用小剂量RU 486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围产期子宫切除情况,寻找解决同类病例的佳方法.方法:对43例围产期子宫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急症子宫切除37例,选择性子宫切除6例;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5例.结论:围产期子宫切除是降低急症围产期母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简便、疗效可靠的异位妊娠治疗方法.方法: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喋呤(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2l例.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5.24%(20/21),治愈率为90.45%(19/21).对治愈者随访3个月,血β-HCG在4~46 d内转为正常,附件包块14~86 d内消失,月经在8~42 d内恢复.10例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均显示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简便、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终止早期妊娠的两种方法.方法:对249例早孕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妇女自愿选择流产方法及其自身条件的不同有选择地将早孕妇女分为两组:药物流产组120例和手术流产组129例.结果:手术组完全流产率100%;药流组完全流产109例(90.83%),不全流产9例(7.5%),失败2例.结论: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各有所长,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流产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硒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对小儿弱视影响以及硒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遮盖加精细目力训练的基础上,A组37例患儿口服亚硒酸钠0.5 mg/d,连服1周,以后每周0.5 mg,疗程6个月;B组31例患儿未服用亚硒酸钠.观察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抽血检测血清硒(Se)、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随访1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Se(0.034±0.016)mg/L明显高于治疗前(0.013±0.00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血浆GSH-PX活力为(87.12±13.61)IU/L,较治疗前(53.62±18.70)IU/L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MDA含量(6.46±1.55)nmol/ml,较治疗前(8.68±1.49)nmol/m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Se与血浆GSH-PX呈正相关(r值=0.781,P<0.01),与MDA呈负相关(r值=-0.385,P<0.05).患儿视力恢复正常者A组22例(59.46%),B组11例(35.48%);视力进步者A组12例(32.43%),B组12例(38.71%);视力恢复率A组明显高于B组(χ2值=3.896,P<0.05),远期疗效较好.结论:用亚硒酸钠治疗该地区弱视患儿有明显的治疗效果;Se水平低表明该地区小儿弱视可能与缺硒有关.提示补充适量硒可提高该地区因低硒引起的弱视患儿的视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输卵管扭转(包括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囊肿扭转)是临床比较少见的妇科急腹症,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国内外研究报告多为个案病例报道.本院1994年1月~2004年8月共收治了18例患者,占同期妇科急腹症的0.6%,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11%,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现就其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未产妇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可能性.方法:对继发不孕患者375例及同期原发不孕患者380例常规妇科检查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并行盆腔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造影剂为40%碘化油.结果:继发不孕组中有254例(67.8%)、原发不孕组中有98例(25.8%)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两组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继发不孕组中CT、UU的阳性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相对应的阳性率(P<0.05),输卵管梗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半卧位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40例分成3组:A组40例用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B组50例.A、B两组均于宫口开大8 cm时上AD-980型产床,将产床倾斜角度调整为36.5°,背板角度以产妇卧姿舒适为宜.C组50例,采取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观察3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3组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镇痛半卧位分娩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出生体重与小儿单纯性肥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6~10岁的50例巨大儿与小儿肥胖的关系,并与100例正常儿对照,对身长、体重定期随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10岁的50例巨大儿肥胖率为24%,高于对照组(7%),并且除外遗传、喂养、代谢性疾病等因素.结论:巨大儿与小儿肥胖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至少有10%~11%的学龄儿童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由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男女均可发病[2].儿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误诊为器质性疾病:心肌炎、癫痫、偏头痛等.现将我院46例儿童焦虑症患儿临床特点及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