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1-4411
  • 国内刊号:22-1127/R
  • 影响因子:1.48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94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5年19期文献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5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10年间该院产科DIC 15例做回顾性分析,分析DIC与产科合并症的关系及DIC的预防、治疗.结果:15例患者发生DIC的产科合并症病因有胎盘早剥5例(其中合并妊高征3例),羊水栓塞4例,重度妊高征3例,死胎2例,产后大出血1例;抢救成功13例.结论:产科DIC与多种产科合并症有关,早期诊断、去除病因是防治DIC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腹部B超引导下经阴道宫内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5例报告

    目的:为消除术者宫内操作的盲目性,减少和消除子宫损伤和穿孔的可能性,使官腔内手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B超监视引导子宫宫腔手术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应用腹部超声监视指导下经阴道宫内手术,完成的宫腔手术及取环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监护对于复杂的、困难的官腔内手术,包括人工流产、诊断性和治疗性刮宫、放环或取环有困难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丹那唑组(n=29)分别皮下注射丹那唑2、4、6、8周,对照组(n=6)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丹那唑对异位内膜生长情况的影响.取丹那唑治疗8周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内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丹那唑治疗内异症对异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建模后第3周异位内膜生长良好,各组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用丹那唑分别治疗2、4、6和8周后,异位内膜体积缩小(P<0.01),并且用药4、6和8周与用药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P<0.01).形态学检查显示,用丹那唑治疗2周后,异位内膜无明显增生;治疗4、6和8周后,异位内膜呈萎缩状态.大鼠成模后给予丹那唑治疗8周,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逐渐萎缩退化,其作用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早期妊娠选择流产方法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选择流产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16例早孕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妇女自愿选择流产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流产组和手术流产组,分析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因.结果:当有同等机会对流产方法作出选择时,更多的妇女选择药物流产.年轻、未婚、未产者选择药物流产居多,年长、已婚、已产者选择手术流产居多.结论:妇女对流产方法的认识并不全面,在选择流产方法时涉及许多问题,医生应尽可能为妇女提供适宜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孕产妇死亡及影响因素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聊城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措施,以期达到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女保健水平的目的,笔者对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资料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126例疗效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年轻者居多,她们渴望保留生育功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为主要方式,该术式的主要问题是创面渗血不易止血,往往改为输卵管切除或中转开腹.近2年来我们采取垂体后叶素注射于输卵管妊娠部位做预处理,而后行保守性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输卵管通畅性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在官腔镜下行输卵管口插管注液疏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80例不孕患者术前3 h口服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用WOLF外鞘21Fr的宫腔治疗镜进行注液疏通术,联合B超监测检查输卵管通畅性.结果:280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完全通畅65例,占23.21%;一侧通畅另一侧通而不畅80例,占28.57%;双侧通而不畅56例,占22.14%;一侧通畅而另一侧不通35例,占12.50%;双侧不通44例,占15.71%;发现宫腔异常35例,占12.51%.对44例双侧不通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除6位因患宫外孕切除6条患侧输卵管外,44例患者中共有82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远端不通48条,近端不通34条.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与宫腹腔镜联合两种检查方法相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监护下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液疏通术检查输卵管通畅性是一种诊断准确性高、安全、可同时达到诊断与治疗目的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半卧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半卧位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40例分成3组:A组40例用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B组50例.A、B两组均于宫口开大8 cm时上AD-980型产床,将产床倾斜角度调整为36.5°,背板角度以产妇卧姿舒适为宜.C组50例,采取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观察3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3组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镇痛半卧位分娩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568例药物流产相关因素分析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药流)相关因素及流产效果,为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高药物流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孕7周以内药物流产病例,计算率与χ2检验.结果:病例对象暂住人数比常住人数高1.3倍,未生育女性占55.28%,未生育女性暂住人数比常住人数高近3倍;药流的完全流产率达96.30%.结论:应重视暂住人群、青少年、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药流的完全流产率较以往报道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特征及期望寿命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及期望寿命.方法:采用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方法,对延吉市不同民族中老年妇女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编码及统计.结果:从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看,汉族中年组以肿瘤(38.5%)为主,其次是意外伤害(15.4%)和心血管病(10.3%);老年组以脑血管病(21.6%)、心血管病(19.8%)以及呼吸系统病(19.8%)为主.朝鲜族中年组以脑血管病(28.7%)及肿瘤(27.7%)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病(14.9%)和心血管病(8.9%);老年组以脑血管病(37.9%)、心血管病(26.6%)为主,其次是肿瘤(9.2%).延吉市女性汉族和朝鲜族的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82.29岁及79.40岁,汉族的期望寿命高于朝鲜族.朝鲜族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汉族,而恶性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汉族高于朝鲜族.结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差异较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未产妇人工流产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未产妇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可能性.方法:对继发不孕患者375例及同期原发不孕患者380例常规妇科检查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并行盆腔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造影剂为40%碘化油.结果:继发不孕组中有254例(67.8%)、原发不孕组中有98例(25.8%)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两组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继发不孕组中CT、UU的阳性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相对应的阳性率(P<0.05),输卵管梗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MMP-9及TIMP-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母胎界面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妊高征(轻度10例、中重度38例)胎盘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同时做HE染色观察妊高征时胎盘的病理改变.结果:MMP-9、TIMP-1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绒毛间质血管壁及蜕膜组织中.轻度妊高征MMP-9呈阳性表达,TIMP-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中、重度妊高征MMP-9和TIMP-1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分别与正常妊娠和轻度妊高征相比表达均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妊高征时胎盘组织绒毛数及间质血管数减少,出现典型的纤维素样坏死.结论:母胎界面MMP-9/TIMP-1表达异常与妊高征发病及胎盘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妊高征患者围产期脐动脉血流与胎盘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子宫胎盘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从而预测妊娠结局.方法:观察记录72例妊高征患者的脐动脉血流参数S/D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胎盘形态变化,分析血流参数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S/D值、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的增高,妊高征患者的胎盘重量减轻,呈现逐渐加重的病理改变.结论:妊高征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胎盘形态学病理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通过脐动脉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改变来判断胎盘病理变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212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结果分析

    子宫内膜组织学改变往往能反映体内性激素水平,通常用经前期子宫内膜有无分泌衡量体内孕激素水平,推测有无排卵、判断黄体功能,寻找不孕原因.不孕症的病因很多,就女性而言,排卵失调者约占48.40%.目前监测排卵的方法有测定黄体中期孕酮(P)值、促黄体生成素(LH)高峰值、B超动态观察等.但子宫内膜活检仍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笔者对212例子宫内膜活检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供同道参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围产期子宫切除术4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围产期子宫切除情况,寻找解决同类病例的佳方法.方法:对43例围产期子宫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急症子宫切除37例,选择性子宫切除6例;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5例.结论:围产期子宫切除是降低急症围产期母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2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严重撕裂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严重撕裂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993~2003年2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严重撕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撕裂原因中头位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术21例,占75%,居首位,其中胎头位置异常19例,先露深同17例,宫口扩张6~10 cm者16例,进入活跃期后试产时间超过8 h者11例;低年资医生为术者18例,占64%,居第二位.结论:术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时机,充分了解胎儿大小、胎方位、先露下降等因素;术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当的子宫切口和应对措施,以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CLN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癌

    目的:研究CLN3基因在卵巢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浆液性癌)组织、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正常卵巢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CLN3 mRNA表达为3.04±0.58,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为1.63±0.43,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差异显著(P<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CLN3表达高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P<0.01);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呈低表达,在所有的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中发现CLN3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①CLN3基因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是卵巢浆液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②CLN3基因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不同方法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异位妊娠部位注入高渗葡萄糖(组Ⅰ)、口服米非司酮(组Ⅱ)、中药(组Ⅲ)以及3者联合(组Ⅳ)应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组Ⅰ的治疗成功率为40%(8/20);组Ⅱ的治疗成功率为25%(10/20);组Ⅲ的成功率为30%(12/40);组Ⅳ的成功率为85%(24/28),保守治疗成功.组Ⅳ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01).结论:B超介入治疗联合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避免了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尤其适合年轻要求生育的妇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乙蔗酚、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稽留流产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123例稽留流产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按胚胎停止发育和滞留宫腔时间不同,将63例稽留流产患者分为A组43例(≤4 WK);B组20例(>4 WK)者.均给予乙蔗酚、米非司酮配伍阴道内置入米索前列醇排胎治疗,观察各组排胎、出血情况及患者一般状况.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A组完全排胎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乙蔗酚、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稽留流产的早期诊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高血钙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血钙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的相关性.方法:对宫颈癌6例、卵巢癌4例(透明细胞癌3例、卵巢甲状腺肿1例)所致高血钙患者术前进行PTHrP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血钙与PTHrP呈正相关(Y=2.433 9+0.455X),其相关系数r=0.903,对r进行假设检验,P<0.000 1.结论:PTHrP是妇科恶性肿瘤引起高血钙的主要体液因子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输卵管扭转的诊治--附18例分析

    输卵管扭转(包括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囊肿扭转)是临床比较少见的妇科急腹症,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国内外研究报告多为个案病例报道.本院1994年1月~2004年8月共收治了18例患者,占同期妇科急腹症的0.6%,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11%,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现就其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001~2003年的135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5例,对照组50例,都给予VitB6和益母草冲剂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强度及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系统治疗,痛经的症状得以缓解,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732例儿童血铅水平和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环境铅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儿童铅中毒被广泛关注.为了了解长春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我们对长春市732名1~9岁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并对高血铅的儿童采用派其安排铅胶囊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新生儿及婴儿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探讨

    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科诊疗技术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技术也不断改进.小儿因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其疾病常表现得不典型,且病情转变快,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常失去抢救机会.如小儿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矫治,感染性休克的抢救,输血、全静脉营养等均要求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血药浓度,以及在抢救中监护等都需要迅速开辟静脉通路予以治疗.自60年代初采用的塑料管头皮针,对治疗、监护和抢救起到了保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58名听力障碍儿2次听觉脑干反应听力随访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的听力发育变化,并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有效模式.方法: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诊断技术对205名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3个月时进行听力测试,并做高危因素回顾性调查;ABR异常者,6个月时做第2次ABR测试.结果:有58名听力障碍儿参加了第2次ABR复诊.该58名听力障碍儿ABR初诊时听力损失耳共计96只,平均听阈值为60.6±12.0 dBnHL;ABR复诊时平均听阈值下降到48.0±11.7dBnHL,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25名非高危儿与33名高危儿相比较,他们在ABR初诊、ABR复诊时听力损失耳的平均听阈以及前后听阈下降的平均差值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6个月时ABR复诊后再对其中的听力障碍儿推荐配戴助听器等干预措施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是经济可行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凋亡基因表达与FGR胎盘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在两组胎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在两组胎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Bax的表达强度在FG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FG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cl-2、Bax、P53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FGR组中的FGR不伴有PIH组及FGR伴有PIH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正常孕妇和FGR患者胎盘组织中均有细胞凋亡,但FGR患者胎盘细胞凋亡较多,这可能是引起FGR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②FGR胎盘细胞凋亡可能是非P53依赖性的,由Bax、Bcl-2介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梅州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135例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发病情况,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红霉素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单用阿奇霉素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36.3%,婴幼儿占28.4%,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全部病例的57.4%,表明MP在婴幼儿肺炎中并非少见,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显著差异(P>0.01),但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起效快,安全性及病人的耐受性、依从性好.结论:M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好发年龄明显提前,症状表现不典型,病程迁延,肺外并发症多见;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小儿弱视与微量元素硒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硒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对小儿弱视影响以及硒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遮盖加精细目力训练的基础上,A组37例患儿口服亚硒酸钠0.5 mg/d,连服1周,以后每周0.5 mg,疗程6个月;B组31例患儿未服用亚硒酸钠.观察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抽血检测血清硒(Se)、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随访1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Se(0.034±0.016)mg/L明显高于治疗前(0.013±0.00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血浆GSH-PX活力为(87.12±13.61)IU/L,较治疗前(53.62±18.70)IU/L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MDA含量(6.46±1.55)nmol/ml,较治疗前(8.68±1.49)nmol/m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Se与血浆GSH-PX呈正相关(r值=0.781,P<0.01),与MDA呈负相关(r值=-0.385,P<0.05).患儿视力恢复正常者A组22例(59.46%),B组11例(35.48%);视力进步者A组12例(32.43%),B组12例(38.71%);视力恢复率A组明显高于B组(χ2值=3.896,P<0.05),远期疗效较好.结论:用亚硒酸钠治疗该地区弱视患儿有明显的治疗效果;Se水平低表明该地区小儿弱视可能与缺硒有关.提示补充适量硒可提高该地区因低硒引起的弱视患儿的视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方法:ABO溶血、Rh溶血患儿各1例采用脐静脉单路换血术,余2例Rh溶血患儿及1例重度窒息并DIC伴重度贫血患儿采用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术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经脐静脉单路换血的2例患儿,1例ABO溶血患儿于术后72 h因心衰死亡,另1例Rh患儿术后9 d痊愈出院;经周围静脉连续换血的3例患儿,术中、术后经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优于脐静脉换血术,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可在具有新生儿监护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哮喘儿童缓解期吸入皮质激素维持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缓解期吸入皮质激素(BDP)小有效维持剂量.方法:将进入缓解期的哮喘患儿分成婴幼儿组和儿童组,每组再分两组,分别吸入不同剂量的BDP,观察长期缓解的效果.结果:婴幼儿组中吸入50μg/d与100μg/d,儿童组吸入100μg/d与200μg/d疗效无差异.结论:哮喘儿童缓解期吸入皮质激素小有效维持剂量推荐为婴幼儿50μg/d,儿童100μg/d.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婴幼儿辅食添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婴幼儿期是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营养补充尤为重要.儿童的营养补充关键时期有两个,一个是出生后4~6个月的母乳喂养,另一个是6个月~2岁期间的辅食添加.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同等重要.近年来,我国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状况较前有明显改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当前婴幼儿辅食添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一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小儿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

    目的:了解出生体重与小儿单纯性肥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6~10岁的50例巨大儿与小儿肥胖的关系,并与100例正常儿对照,对身长、体重定期随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10岁的50例巨大儿肥胖率为24%,高于对照组(7%),并且除外遗传、喂养、代谢性疾病等因素.结论:巨大儿与小儿肥胖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延吉市2~6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儿童睡眠状况,探讨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措施.方法:应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睡眠中心临床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延吉市2~6岁582名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全天睡眠时间均值为(10.98±0.96)h,各年龄组睡眠时间峰值位于10~12 h,各年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睡眠障碍总时点发病率为28.57%;睡眠障碍症状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睡眠不安(8.57%)、磨牙(5.54%)、张口呼吸(5.46%)、肢体抽动(5.36%)和打鼾(4.45%),而出生史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生活与睡眠环境不良、遗尿等是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延吉市2~6岁儿童全天睡眠时间低于上海地区和国外儿童,但与北京地区儿童相近;睡眠障碍发病率位于京沪两地之间;做好孕期保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积极治疗有关疾病,能有效降低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三种职业女性促进健康行为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女性的促进健康行为倾向出现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315名职业女性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将所有的数据运用SPSS/PC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医科大学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倾向普遍高于工程人员和工人.结论:促进健康行为因职业不同而有差异,工人是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并且健康行为倾向与实际行为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社会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其转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宜春市肥胖儿童血脂含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早期防治儿童肥胖,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方法:对比分析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结果:肥胖组儿童的TG、T-Ch、LDL-Ch均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h低于对照组,疑似高血脂和高脂血症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在儿童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肥胖和高血脂,可减少成年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对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50%N2O/O2混合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另选择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体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程中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波动;总产程时间、产后体力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产后产妇体力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重庆市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基线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有效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铜粱县的育龄妇女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妇女具有一定的生殖生理、避孕及性病知识,但明显不足,特别是涉及避孕知识和性病,尤其是爱滋病防治知识比较欠缺.她们现有的知识主要来自电视、书报传媒以及家人朋友.结论:应把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任务来抓,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内容和方法,形式应灵活多样,重点内容应包括性教育、性知识与性卫生、避孕与节育知识、卫生保健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阴式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阴式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宫腔及内膜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绝经后出现子宫出血的患者,首先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内膜厚度,然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得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阴道超声显示的子宫内膜厚度,有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内膜增殖和内膜癌者明显厚于萎缩性子宫内膜,内膜厚度≥5 mm为异常界限,敏感性92.6%,特异性73.7%,阳性预测值83.3%.宫腔镜检查对照病理提示异常的敏感性88.9%,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6%.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筛查手段,内膜厚度≥5 mm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理检查,明显提高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目的:探索简便、疗效可靠的异位妊娠治疗方法.方法: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喋呤(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2l例.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5.24%(20/21),治愈率为90.45%(19/21).对治愈者随访3个月,血β-HCG在4~46 d内转为正常,附件包块14~86 d内消失,月经在8~42 d内恢复.10例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均显示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简便、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氯米芬与Vit E治疗男性不育96例分析

    目的:总结该院用氯米芬与Vit E治愈男性不育96例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4年1月门诊治疗男性不育的精液质量、治疗方法和妊娠情况.结果:96例中以少精、死精及活动力差为主.用低中剂量氯米芬与Vit E 25d、停药5 d,重复用药2~12个月,大多数在用药4~6个月有孕.治愈96例已受孕75例,占78.12%.结论:治疗男性不育,必须详细询问病史,重在查精液质量,说服病员积极配合治疗.用该方案治疗效果好,几乎无副作用,可以在各地广泛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96例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RV)、肠道腺病毒(ETEC)感染引起,目前各种抗病毒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2002年10月~2004年6月收治的178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患儿中的96例,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静态屈光检测在儿童眼保健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眼静态屈光的检测,了解儿童目前的屈光状态,及时矫治屈光不正;对弱视儿童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视功能.方法:用1%阿托品眼膏对242例3~6岁儿童484眼进行散瞳验光.结果:≥+0.75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P<0.05),+0.75~0 D和>-0.25 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结论: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能对儿童发育状况及趋势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合理干预和矫治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3月~2004年4月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452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静脉炎45例发生率为10%,渗液36例发生率为8%,堵塞管54例发生率为12%.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未产生不良后果.结论:科学正确地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减少患儿痛苦及家长心理压力,且操作方便、便于治疗,对抢救危重病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探讨终止早期妊娠的两种方法

    目的:探讨终止早期妊娠的两种方法.方法:对249例早孕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妇女自愿选择流产方法及其自身条件的不同有选择地将早孕妇女分为两组:药物流产组120例和手术流产组129例.结果:手术组完全流产率100%;药流组完全流产109例(90.83%),不全流产9例(7.5%),失败2例.结论: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各有所长,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流产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宫外孕误诊3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5%,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因症状及体征出现的迟而且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入3例药流及人流术后异位妊娠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1337例儿童体重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长春市区儿童体重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我们对2004年6~8月份来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1 337名儿童的体重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人工流产中的静脉镇痛作用观察

    为了能够安全的在无疼痛刺激下顺利完成人工流产手术,我院应用静脉给予得普利麻-丙泊酚同时配合镇痛药物枸橼酸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影响学龄前儿童血压的生活行为习惯分析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及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病因对血压偏高的儿童及早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儿童一生的生活质量,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推迟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羊水粪染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粪染发生的因素,对母婴的影响以及正确处理方法,提高围生儿质量.方法:对70例羊水粪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羊水粪染高发于足月特别是40周以后;羊水粪染出现多的妊娠并发症为脐带因素,其次为羊水过少、妊高征、臀位、巨大胎儿等.羊水粪染组脐带绕颈、脐带过度扭曲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羊水粪染1 h内终止妊娠与1~2 h终止妊娠相比,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发现羊水粪染应及时处理,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76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国外及国内普遍开展,以治疗有、无生殖道脱垂而又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难点的操作,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108例新生儿低体温采取多种保温、复温、吸氧和补充营养等措施,同时注重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108例患儿中5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4例微循环障碍,3例继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经积极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新生儿低体温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病因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可使其恢复正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脐动脉S/D值对脐带绕颈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在孕晚期或分娩期可引起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虽然B超检查容易诊断,但其对胎儿的危害往往不易预测及防范.笔者就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孕妇于产前进行加压试验,检测试验前后脐动脉S/D值,以此来探讨该值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易误诊为躯体病的儿童焦虑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至少有10%~11%的学龄儿童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由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男女均可发病[2].儿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误诊为器质性疾病:心肌炎、癫痫、偏头痛等.现将我院46例儿童焦虑症患儿临床特点及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药物流产后加注催产素对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注催产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将645例早期妊娠妇女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排出孕囊后加注催产素20 U,对照组排出孕囊后不加注催产素,以观察流产效果.结果:完全流产率实验组为98.11%,对照组为89.9%,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3.22±14.13)d,对照组为(21.44±14.13)d,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催产素有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3月~2004年9月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思密达口服,两组均给予止血敏或6氨基乙酸或立止血治,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6.00%.结论:思密达治疗儿科因应激因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注意力缺陷障碍患儿脑电图68例分析

    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导致儿童的学习困难,并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1],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极大,并与患儿脑功能异常有关[1].但其脑电图特点尚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对我院近1年来被确诊的ADHD患儿脑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社会支持对妇科门诊中焦虑和抑郁共病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中焦虑和抑郁共病的发病率以及社会支持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焦虑和抑郁共病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筛查.结果:焦虑和抑郁共病在妇科门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6.00%).社会的支持和家庭的关心,可使大部分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结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疾病实体,社会支持、家庭的关心和照顾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并能改善焦虑和抑郁共病的预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支持度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探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需要住院治疗的孕妇分别采取针对性持续关爱式的强化指导和一般性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入院和出院作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实施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后,孕妇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持续主动的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于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适合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群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围绝经期(更年期)是每个妇女人生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妇女要经历生理上的卵巢功能衰退、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近年来WHO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身体没病或不虚弱,还要求心理上即精神上的健康和社会的良好适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67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RU 486)是一种合成甾体类药物,它具有在受体水平抗孕酮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抗早孕.近年来,国内外用来治疗一些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取得了满意效果.近有报道在体外RU 486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我们试用小剂量RU 486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卵巢早衰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及临床发病率

    目的:分析POF患者血清中相关性激素FSH、LH、E2、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发病率.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从711名测定激素的女性中,选取临床确诊、检测结果符合诊断的POF患者23例,围绝经期患者21例进行比较.结果:POF(A组35岁以下,B组35~40岁)FSH水平均值升高,与围绝经期FSH均值(C组41~45岁)比较,P>0.0 5.A、B两组E2水平均值下降,与C组比较,P>0.05.LH、P两项激素的水平均值,A、B、C 3组之间差别不大,结果均显示LH升高,P下降.A组4项激素检测结果标准差均明显大于B、C两组.A、B两组占总数的3.2%.结论:POF患者血清中FSH、LH水平明显升高,而E2、P则相应降低.A组激素水平不稳定性较大.本组资料临床发病率3.2%,支持POF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一观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深圳市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普查分析

    目的:(1)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2)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及其对心理和生活的影响;(3)探讨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服务水平及需求.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及妇科检查等方法对皇岗社区常住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结果:(1)皇岗社区妇女前3位妇科常见病患病率是:生殖道感染30.95%,月经失调23.50%,乳腺小叶增生3.87%.生殖道感染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下降(P<0.01).(2)约3成的妇女有更年期综合征.36~45岁组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为65.20%,与其他年龄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P<0.01).(3)超过8成的妇女认为现时深圳市妇女健康服务足够,并对自身保健具有自觉性和迫切感.结论:要确保社区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查,做好普查后的普治和随访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妇科常见病防治和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妇科专家为社区妇女举办妇女病和更年期知识讲座,努力满足社区妇女的健康需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