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在两组胎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在两组胎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Bax的表达强度在FG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FG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cl-2、Bax、P53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FGR组中的FGR不伴有PIH组及FGR伴有PIH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正常孕妇和FGR患者胎盘组织中均有细胞凋亡,但FGR患者胎盘细胞凋亡较多,这可能是引起FGR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②FGR胎盘细胞凋亡可能是非P53依赖性的,由Bax、Bcl-2介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阴式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宫腔及内膜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绝经后出现子宫出血的患者,首先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内膜厚度,然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得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阴道超声显示的子宫内膜厚度,有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内膜增殖和内膜癌者明显厚于萎缩性子宫内膜,内膜厚度≥5 mm为异常界限,敏感性92.6%,特异性73.7%,阳性预测值83.3%.宫腔镜检查对照病理提示异常的敏感性88.9%,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6%.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筛查手段,内膜厚度≥5 mm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理检查,明显提高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聊城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措施,以期达到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女保健水平的目的,笔者对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资料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在孕晚期或分娩期可引起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虽然B超检查容易诊断,但其对胎儿的危害往往不易预测及防范.笔者就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孕妇于产前进行加压试验,检测试验前后脐动脉S/D值,以此来探讨该值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对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50%N2O/O2混合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另选择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体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程中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波动;总产程时间、产后体力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产后产妇体力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RV)、肠道腺病毒(ETEC)感染引起,目前各种抗病毒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2002年10月~2004年6月收治的178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患儿中的96例,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5%,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因症状及体征出现的迟而且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入3例药流及人流术后异位妊娠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儿童睡眠状况,探讨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措施.方法:应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睡眠中心临床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延吉市2~6岁582名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全天睡眠时间均值为(10.98±0.96)h,各年龄组睡眠时间峰值位于10~12 h,各年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睡眠障碍总时点发病率为28.57%;睡眠障碍症状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睡眠不安(8.57%)、磨牙(5.54%)、张口呼吸(5.46%)、肢体抽动(5.36%)和打鼾(4.45%),而出生史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生活与睡眠环境不良、遗尿等是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延吉市2~6岁儿童全天睡眠时间低于上海地区和国外儿童,但与北京地区儿童相近;睡眠障碍发病率位于京沪两地之间;做好孕期保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积极治疗有关疾病,能有效降低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半卧位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40例分成3组:A组40例用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B组50例.A、B两组均于宫口开大8 cm时上AD-980型产床,将产床倾斜角度调整为36.5°,背板角度以产妇卧姿舒适为宜.C组50例,采取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观察3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3组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镇痛半卧位分娩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CLN3基因在卵巢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浆液性癌)组织、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正常卵巢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CLN3 mRNA表达为3.04±0.58,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为1.63±0.43,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差异显著(P<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CLN3表达高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P<0.01);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呈低表达,在所有的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中发现CLN3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①CLN3基因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是卵巢浆液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②CLN3基因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简便、疗效可靠的异位妊娠治疗方法.方法: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喋呤(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2l例.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5.24%(20/21),治愈率为90.45%(19/21).对治愈者随访3个月,血β-HCG在4~46 d内转为正常,附件包块14~86 d内消失,月经在8~42 d内恢复.10例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均显示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简便、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子宫胎盘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从而预测妊娠结局.方法:观察记录72例妊高征患者的脐动脉血流参数S/D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胎盘形态变化,分析血流参数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S/D值、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的增高,妊高征患者的胎盘重量减轻,呈现逐渐加重的病理改变.结论:妊高征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胎盘形态学病理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通过脐动脉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改变来判断胎盘病理变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米非司酮(RU 486)是一种合成甾体类药物,它具有在受体水平抗孕酮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抗早孕.近年来,国内外用来治疗一些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取得了满意效果.近有报道在体外RU 486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我们试用小剂量RU 486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001~2003年的135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5例,对照组50例,都给予VitB6和益母草冲剂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强度及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系统治疗,痛经的症状得以缓解,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及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病因对血压偏高的儿童及早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儿童一生的生活质量,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推迟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早期防治儿童肥胖,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方法:对比分析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结果:肥胖组儿童的TG、T-Ch、LDL-Ch均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h低于对照组,疑似高血脂和高脂血症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在儿童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肥胖和高血脂,可减少成年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3月~2004年4月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452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静脉炎45例发生率为10%,渗液36例发生率为8%,堵塞管54例发生率为12%.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未产生不良后果.结论:科学正确地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减少患儿痛苦及家长心理压力,且操作方便、便于治疗,对抢救危重病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及期望寿命.方法:采用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方法,对延吉市不同民族中老年妇女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编码及统计.结果:从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看,汉族中年组以肿瘤(38.5%)为主,其次是意外伤害(15.4%)和心血管病(10.3%);老年组以脑血管病(21.6%)、心血管病(19.8%)以及呼吸系统病(19.8%)为主.朝鲜族中年组以脑血管病(28.7%)及肿瘤(27.7%)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病(14.9%)和心血管病(8.9%);老年组以脑血管病(37.9%)、心血管病(26.6%)为主,其次是肿瘤(9.2%).延吉市女性汉族和朝鲜族的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82.29岁及79.40岁,汉族的期望寿命高于朝鲜族.朝鲜族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汉族,而恶性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汉族高于朝鲜族.结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差异较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108例新生儿低体温采取多种保温、复温、吸氧和补充营养等措施,同时注重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108例患儿中5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4例微循环障碍,3例继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经积极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新生儿低体温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病因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可使其恢复正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眼静态屈光的检测,了解儿童目前的屈光状态,及时矫治屈光不正;对弱视儿童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视功能.方法:用1%阿托品眼膏对242例3~6岁儿童484眼进行散瞳验光.结果:≥+0.75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P<0.05),+0.75~0 D和>-0.25 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结论: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能对儿童发育状况及趋势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合理干预和矫治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